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家譜交流——靜海於氏介紹及會川《於氏族譜》欣賞

【編著注】本平臺發佈的所有家譜資料均不做考證, 僅供宗親研究參考, 如有不同看法和記載, 請宗親撰文並提供佐證資料和大家分享, 本平臺第一時間予以推送。 由於歷史原因各支系家譜記載可能因為口傳、轉抄、損毀等原因造成記載出現不準確也是在所難免的, 希望宗親用客觀的態度看待, 切勿攻擊詆毀。

靜海于氏“……山東文登縣大水波望族也, 自前明永樂二年遷徙靜海占辛口裡民籍”(續修家譜緣起載)。 于國義與其兄國仁同遷直隸永清信安鎮, 農耕為生, 漸致富發家。 明永樂二年(1404)詔郡邑撥戶口充畿輔,

于國義以“大丈夫何地不可以托業”的氣派, 留兄國仁占籍永清, 而自己帶著簡單的行李, 獨自應詔遷來靜海, 占籍辛口裡, 仍以農耕為生。 由於他善於經營策劃, 種植豐收, 畜牧業興旺, 家境更為富饒, 並建有別業, 名曰“陶居”。 他常常教育子孫以忠厚相勖, 以耕讀共勉。 他說:“子孫雖愚魯, 經書不可不讀, 能成立則出仕為忠良, 不能成立則務農守淳樸, 此經久繼世之法, 子孫共勉之。 ”

自始遷祖于國義傳四世為俊、鑒、銑、傑昆仲, 分作伯、仲、叔、季四門。

天津靜海《會川於氏家譜》始創於明嘉靖間七世祖於道行, 經順治、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光緒, 至1918年增補修訂, 前後達十餘次之多, 今存1918年抄本四冊, 藏于南開大學圖書館。 此次修譜是2017年版本續修, 一套共計15卷。

現選擇並整理其中:新修序言、例言和部分世系, 和宗親分享。

一、序

國家有史, 述朝代, 記政事, 地方有志, 明沿革, 載土風;家族有譜, 考世系, 識宗支。 族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是一個家族的傳家寶, 是子子孫孫的根系所在, 是維繫家族和睦的紐帶。

我國民族素重血緣、親緣、鄉緣之關係, 歷時既久, 形成強烈之宗族觀念, 鄉土觀念, 進而融合為國家觀念, 此我民族之所以具有強大凝聚力, 曆五千年經久不衰之奧秘所在也。 持家譜者, 詳生沒, 記葬處, 別親疏, 睦宗族。 自宋代以來, 儒家認為, 先祖的嘉言、德、行、不宜聽其湮沒,

家族世系, 不可以無考, 親族齒序不可以無稽。 持家譜者, 家之序也, 有如參天大樹, 論其樹冠枝葉如何繁茂而其主幹為一;亦如黃河發自青海, 東流入海, 毋論其沿途注入百千之流而主流僅一條耳。 正如譜中所述靜海於氏謹支流之末耳, 倘或族譜不敘, 不惟祖功德無由以彰, 竊恐後之子孫支繁派廣, 世遠年湮, 而視親之為途人, 以近族為陌路者矣。 族譜作為家族之史料, 對於研究家族史, 乃至整個社會史都是寶貴的原始資料, 因而也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族人豈有不重之理乎。

近年來, 國泰民安, 氏族文化研究盛行, 建譜、修譜者比比皆是。 吾靜海于氏祖籍山東文登縣大水泊旺族也, 自西元1404年國義公,

遷徒靜海北閣街, 自仲門七世祖文煥公於明嘉靖年間始創修族譜, 後世眾賢增補續修達十幾次, 繼而形成了民國十九年(一九三零年)之版本, 一九九零年和二零零四年的兩次續修, 皆按此版本複印補續。 可稱之以史實為準繩, 綜述始末。 以正本清源, 取信除疑, 清根理枝, 尋親歸宗為重點續修出一部貫古今列明世系、決疑補闕, 統一祖系, 立明輩分, 完整清晰的靜海於氏大家族新族譜。

吾等曾與祖輩、父輩、族中宗親多次切磋, 推敲譜例, 研究體裁, 確定吾族譜為十五卷分敘式。

各部分既獨成體系, 明其一端, 又相互印證, 合而為一。 吾不敢假託以失真, 亦不敢借重以矜美, 謹以祖宗實際纂輯成冊, 以昭化序, 以傳後世而已。

此次家譜的續修是于氏族人智慧、力量與精神的繼承和延續, 是家風、家魂的砥礪和昇華,為追思先人,啟迪今生,激勵後人,樹君子之風,行仁義之舉,開萬世基業之功效,增纂了:一、"楹聯",追遠情深,報本思源;二、祖訓,始祖譜中抄錄;三、族史“三字經”,閱譜者展卷即悉吾族史。

新譜印刷113部,在原於氏族譜存天津南開大學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歷史文獻部外,將新譜分送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天津西青區區檔案館收藏傳世。並主送山東文登縣大水泊於氏家族祠堂備藏,以互通歷代流動動態。

此次續修族譜,辛苦了主、協修等人員,查閱老譜搜集口碑史料,尋脈絡,遍訪家門,匯眾聲,不辭辛苦,不計酬資,奔波顛簸,遍訪族之耆老,追念先祖,實屬不易耳。感謝族人宗親自願捐款拾貳萬餘元,望我于氏後裔將此精神萬世萬代傳承下去,為使我靜海於氏興旺發達提倡勤勞致富,崇尚文化教育,振奮精神團結一致,勤勉奮進,續寫我族的錦繡篇章,共創于氏後裔的輝煌未來。然而此次續修族譜,依據老譜詳考,其後續修記敘,就所知所聞,詳宗族嚼諱,記子孫行名,敘纂大略,逐一錄譜。但吾等德薄識淺,狂瞽之見,在所難免,懇求族中長輩和閱譜者增修堪正,敬此拙作。是為序!

伯門二十一世裔福海謹識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歲在丁酉仲秋

二、例言

於氏自野王封殖以來,源遠流長,其支流派衍、族黨遍寰,區靜海於氏僅支流之末耳,何以世祖稱始祖也?蓋有說焉,大傳雲別子為祖為始遷於其地者言之也,又雲繼別為宗且為百世不遷之廟,不與五世即遷者比,故以始祖稱之也。遵以敘譜正考諸禮而慎審雲通譜敘次固按四代延及,而四世分定四門,又系自然昭穆。譜內於每代敘次,即以伯、仲、叔、季為先後,頂格標明伯門、仲門等字樣,一展閱即悉某世某門,若而人其世及之大。昭穆厘然不紊矣。譜系圖內敘次亦如之。

每代正敘各名次於本名額端,橫列系出其,下貫注字某、次號某、次別號某、行幾次、官爵次、品行事蹟次、生卒月日、享年次、娶某氏,雙行並注系出、官爵、品性、事蹟次、生卒月日、享年。敘次亦如之,次生男幾、名某次、生女幾、名某、終葬某地。未考詳者闕之。

品性、事蹟其十世以上者,世遠年湮傳聞未確,必考諸神道碑及載輯郡邑各志者,書之高曾以下則擇其親族所共悉,子孫所詳諳者,書之毋遺略,毋浮飾,遣略不孝,浮飾更不孝也。凡此所以彰先人之善,亦所以垂示後人也,故不敢以不慎然,必遵蓋棺論定之義,凡及世者不書焉。

外氏之族,如娶、配某氏,前已注明,女適某門,系出有應。附注者,則雙行並書,以別於正譜。其有賢淑懿行、孝慈節烈以及封贈品秩則正書焉。

凡妖者、殤者、未娶無嗣者,僅注名,本父生男某之下其世及正敘不書焉;他如出家為僧道、為中湞及有故出亡無後者,若無事蹟可載其書法亦如之。

族人之散處各境者,必載明某代自某人遷居某村鎮者,非置有田廬僅為浮居暫寓者,不書焉;他如宦遊而寄籍別郡,遷徙而入籍鄰封,俱載明年月日事由,其有官封事蹟應署名,仍以祖籍系之,如韓子稱昌黎、朱子稱新安,率此義也。

凡各代各有失敘無考,以及遠遷無蹤者,俱另幅詳錄於後,以備隨時隨地訪問,可俟將來補續焉。

三、世系選

(整理:于振華、于之、於君才、海洋雲飛 上述文章及圖片材料版權歸原作者和【於姓的天空】所有,未經同意引用、轉載發佈請注明出處,隨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權歸屬屬於侵權!)

是家風、家魂的砥礪和昇華,為追思先人,啟迪今生,激勵後人,樹君子之風,行仁義之舉,開萬世基業之功效,增纂了:一、"楹聯",追遠情深,報本思源;二、祖訓,始祖譜中抄錄;三、族史“三字經”,閱譜者展卷即悉吾族史。

新譜印刷113部,在原於氏族譜存天津南開大學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歷史文獻部外,將新譜分送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天津西青區區檔案館收藏傳世。並主送山東文登縣大水泊於氏家族祠堂備藏,以互通歷代流動動態。

此次續修族譜,辛苦了主、協修等人員,查閱老譜搜集口碑史料,尋脈絡,遍訪家門,匯眾聲,不辭辛苦,不計酬資,奔波顛簸,遍訪族之耆老,追念先祖,實屬不易耳。感謝族人宗親自願捐款拾貳萬餘元,望我于氏後裔將此精神萬世萬代傳承下去,為使我靜海於氏興旺發達提倡勤勞致富,崇尚文化教育,振奮精神團結一致,勤勉奮進,續寫我族的錦繡篇章,共創于氏後裔的輝煌未來。然而此次續修族譜,依據老譜詳考,其後續修記敘,就所知所聞,詳宗族嚼諱,記子孫行名,敘纂大略,逐一錄譜。但吾等德薄識淺,狂瞽之見,在所難免,懇求族中長輩和閱譜者增修堪正,敬此拙作。是為序!

伯門二十一世裔福海謹識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歲在丁酉仲秋

二、例言

於氏自野王封殖以來,源遠流長,其支流派衍、族黨遍寰,區靜海於氏僅支流之末耳,何以世祖稱始祖也?蓋有說焉,大傳雲別子為祖為始遷於其地者言之也,又雲繼別為宗且為百世不遷之廟,不與五世即遷者比,故以始祖稱之也。遵以敘譜正考諸禮而慎審雲通譜敘次固按四代延及,而四世分定四門,又系自然昭穆。譜內於每代敘次,即以伯、仲、叔、季為先後,頂格標明伯門、仲門等字樣,一展閱即悉某世某門,若而人其世及之大。昭穆厘然不紊矣。譜系圖內敘次亦如之。

每代正敘各名次於本名額端,橫列系出其,下貫注字某、次號某、次別號某、行幾次、官爵次、品行事蹟次、生卒月日、享年次、娶某氏,雙行並注系出、官爵、品性、事蹟次、生卒月日、享年。敘次亦如之,次生男幾、名某次、生女幾、名某、終葬某地。未考詳者闕之。

品性、事蹟其十世以上者,世遠年湮傳聞未確,必考諸神道碑及載輯郡邑各志者,書之高曾以下則擇其親族所共悉,子孫所詳諳者,書之毋遺略,毋浮飾,遣略不孝,浮飾更不孝也。凡此所以彰先人之善,亦所以垂示後人也,故不敢以不慎然,必遵蓋棺論定之義,凡及世者不書焉。

外氏之族,如娶、配某氏,前已注明,女適某門,系出有應。附注者,則雙行並書,以別於正譜。其有賢淑懿行、孝慈節烈以及封贈品秩則正書焉。

凡妖者、殤者、未娶無嗣者,僅注名,本父生男某之下其世及正敘不書焉;他如出家為僧道、為中湞及有故出亡無後者,若無事蹟可載其書法亦如之。

族人之散處各境者,必載明某代自某人遷居某村鎮者,非置有田廬僅為浮居暫寓者,不書焉;他如宦遊而寄籍別郡,遷徙而入籍鄰封,俱載明年月日事由,其有官封事蹟應署名,仍以祖籍系之,如韓子稱昌黎、朱子稱新安,率此義也。

凡各代各有失敘無考,以及遠遷無蹤者,俱另幅詳錄於後,以備隨時隨地訪問,可俟將來補續焉。

三、世系選

(整理:于振華、于之、於君才、海洋雲飛 上述文章及圖片材料版權歸原作者和【於姓的天空】所有,未經同意引用、轉載發佈請注明出處,隨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權歸屬屬於侵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