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道德經大全深意 第五十四章 德澤天下 造福萬代

道德經大全深意

第五十四章 德澤天下 造福萬代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 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 其「德」乃真;修之於家, 其「德」乃餘;修之於鄉, 其「德」乃長;修之於邦, 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 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 以鄉觀鄉, 以邦觀邦, 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經文妙解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 子孫以祭祀不輟。

鐵橋建在河面上, 所以能拔掉。

海浪不能從大海裡拔掉, 因為海浪跟大海是一體的, 你就像這個海浪, 你本來跟大海就是一體, 這就是“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 這句是在告訴我們:你體會的道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是真是假不是用嘴巴講、不是用辯論, 而是實際曆緣對境中, 你的展現會告訴眾生一切。

如果你真的體會到“道不可須臾離, 可離非道也”, 與“道”合一的話, 不管別人用什麼神通玄秘考驗、引誘你, 都不會讓你脫離道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體悟很高, 而別人用一些神通、花招就把你拐走了, 表示你體會的是假的。 因為“道”還在你的身外, 所以就可以被拿走。 這不是頭腦或是信仰, 你就算百分之三百虔誠地信仰, 你信那個“道”, 表示它跟你還沒有一體。

當你體會到真正是一體的時候, 那拔也拔不掉、脫也脫不掉, 穿的衣服、戴的首飾可以脫得掉, 能夠脫得掉的東西是身外之物別人就可以搶走。 但你的愛心、智慧、德行、特徵別人不能搶走, 因為它是你一體世界裡面的。

子孫以祭祀不輟。

如果你體會的“道”是真的, 不管到哪裡你所作所為、流露出來的身、口、意都會是無我無私, 不管做什麼事情, 對你來講沒有貴賤之分, 當下就是把自己跟眾生一起考量,

所作所為都是實質上在利益一切眾生。

這樣的人不會炫耀、邀功, 也不會跟人家講條件, 他會默默地春風化雨, 無形之中累積了很多陰德, 陰德才會超越時空而存在, 所以子子孫孫自然都感恩戴德。

修之於身, 其「德」乃真;

“修”有“用”的意思。 體會“道”, 就會把“道”的特徵特性用來修身, 改變自己、淨化自己, 就會脫胎換骨, 本身就會不斷地改變、成長。 言行舉止都會越柔軟、越懂得感恩。 這樣你所修的就會是真的, 你展現出的道德就會是真的, 自己也獲益。

修之於家, 其「德」乃餘;

在家庭裡面自己本身改變了, 這種特徵、德行自然會應用出來利益家庭裡面的人。 你的德行、你的修道除了自己受益之外, 有多餘的可以利益更多人了。

修之於鄉,

其「德」乃長;

如果把體會的“道”的德行、特徵展現出來造福鄉鄰, 利益的人就越多。 你流露出來的玄德、陰德就越廣、越長, 也越尊貴。

修之於邦, 其「德」乃豐;

一個人如果能夠把所學的“道”的智慧、德行, 除了自己受益、改變之外, 又能夠把高等的心靈跟智慧來利益整個國家、社會、百姓, 這樣的人流露出來的德行、玄德就非常的豐隆充沛!

所以一個人的心量跟智慧與累積的陰德有關係。 智慧越高、越深, 眼光看得越廣、越遠, 流露出來的德行就會自然利益越多的人!

修之於天下, 其「德」乃普。

如果你能夠體會到:普天下人都是我的家人, 都是我的同胞。 所作所為沒有自私之心, 我不是在為我個人, 我也不是在為我這個小小的家庭而已, 我在為整個天下蒼生。

超越種族、宗派、宗教、國界, 利益天下眾生。 這樣的話, 你所積的玄德就普遍十方!它不是局限在一個城鄉裡面或國家範圍裡, 是超越時空而存在。

故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 以鄉觀鄉, 以邦觀邦, 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這段就是在告訴我們:老子能夠懂得這麼廣大的宇宙真理, 能瞭解普天下眾生的內心世界的秘訣就在這裡。

以身觀身, 就是能夠將心比心。 如果一個人真的如實面對自己、問自己的良心:我內心真正要的是什麼?你會體會到:我要的是溫馨、幸福、和諧、被尊重。 別人不也是希望有這種生活嗎?所以你很自然地能夠將心比心。 能夠這樣的話, 你可以從本身出發去瞭解到普天下眾生的心。

以家觀家,我希望有溫馨、幸福的家庭,將心比心,普天下眾生都會有跟我同樣的需要。每個人都希望溫馨、安定、幸福的家庭。同樣的我們也會尊重每個人,也會祝福每個人都能夠有溫馨、幸福、和諧的家庭。以此可以類推下去。你把你的心弄明白了,你把你的心弄清靜了,很自然地你就能夠看到真正的生命實相,體會到一體的世界,當溶入一體的世界,眾生有苦就是我的苦,如果我去傷害任何人就是在傷害自己的生命,絕對不會瞧不起任何人,本身沒有那些優越感,也沒有絲毫的自卑。會愛護普天下眾生,你的所作所為自然地就是利益一切眾生。

智慧分享

這一章在跟我們勉勵:我們所作所為利益的範圍大小,與我們的德行有關。後代子孫是把我們忘掉還是永遠不會遺忘取決於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果一個人都是從自我、自私考量出發,為了個人的名利權情在爭奪、勾心鬥角,沒有留下陰德給子孫或是給別人。那你兩眼一閉離開這個世間,什麼都沒有,家人把你的物品有價值的瓜分掉,沒有價值的燒掉。頂多幫你立個牌位拜一拜,拜你的也只有你少數幾位家人,隔兩三代之後就把你忘了。

如果你的所作所為是能夠利益廣大眾生的話,就不一樣。你的生命會跟天地日月同在!我們要見賢思齊,我們要跟古今中外的那些高等心靈智慧的人看齊學習。要學習“道”的特徵、特性—無我無私,的大愛無邊無際,讓我們的生命能夠真的發揮出來、能夠利益一切眾生。

希望大家要用心靈去體會,研習《道德經》的智慧,要能夠應用得出來,不只是頭腦知見,要學到真的。要常常都浸泡在裡面去沉思、去吟詠、去體悟、去體證,甚至每天、每個小時、每一分鐘都要去體悟、都要去體證。這樣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在積陰德。別人看得懂、看不懂那都不重要,別人再怎麼誤解、再怎麼批評沒關係,因為一般人看不懂很正常。就像太陽,每天在給我們愛、能量,絕大多數的眾生看不到、看不懂,甚至還罵它、批評它。太陽有沒有因此而罷工?有沒有因此而嗔恨?沒有!所以我們要學的就是天、地的德行特徵,“道”的德行特徵。

成長啟示

如何行道?進一步做到“德澤天下,造福萬代”?

行道才是真正的體道、無道,透過行道的篩選、檢驗,你真的經得起考驗,沒有任何私心,沒有任何欺騙,沒有任何爾虞我詐,沒有任何名利心,你真的做到了,才是來到與道合一,才會是真正的得道。

一、要能夠知恩、感恩、報恩。

首先要清楚瞭解道是什麼、道在哪裡、道的特徵特性是什麼。以前我們不知道天地父母對我們的重要,所以不知恩,不知道看齊學習,透過正確深入的學習之後,終於知道“道”在哪裡,瞭解“道”對我們生命的養育,瞭解天地父母對我們的恩,瞭解天地之道特徵特性,開始練習學習天地的精神,做到無我無私,行道才會扎扎實實。

行道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天地父母,不然去做義工或是做什麼事情,會用一種我慢的心做,這就不是真正在行道,他只是在找地方、找舞臺來展現自我。

當我們知道要跟天地父母看齊學習,從以前不知恩,現在漸漸學會去感恩,所以行道不是在展現我是、我能、我慢,而是一種體道、悟道、行道,是一種報恩。當我們用報恩之心來行道的時候,你不會越做我慢越大,你會越做就是一種感恩的心。逐漸與天地之道的特徵特性相符合,從知恩、感恩、報恩的心出發做人做事,就不會偏離了道。

二、要能夠來到見賢思齊,取法乎上,得法乎中

宇宙最高的心靈品質—道之心、良心,我們每個人都有。也就是說我們本來都有這樣的潛能,我們本來就有很崇高的人格、神格。問題是我們看不到“道”、遺忘了“道”,也遺忘了我們的清淨本心、良心。見賢思齊就是要啟發出我們的良心、清淨本心。

如何見賢思齊呢?跟父母、師長、古聖先賢看齊學習—釋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穌、默罕默德等,一般人都比較容易做到。現在我們要進一步提升學會向大自然看齊學習,古聖先賢那些真正的大智慧者,他們一定都是跟大自然看齊學習。

只是大自然這一部無字天書一般人不容易看懂,我們要透過聞思修之後逐漸地學會去看懂大自然的浩瀚、偉大,練習著往這方面去做。當我們跟天地看齊學習,越學越深,開啟的智慧就會超高,心胸肚量就越大,而且這樣要消融自我才會快。天地以身作則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無我無私,什麼叫做不為名不為利,什麼叫做超越所有二元對立,天地都在展現這個特徵特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要跟大自然來看齊學習,才會了悟真正的宇宙真理。

三、透過服務眾生來練習。

一般人很容易犯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錯把知見當證量。學了一些經典懂了一些名相,會解析了、會講了,就認為已經做到了,已經是了,結果我慢越來越大,瞧不起別人。所以如何行道,第三個階段,一定要透過服務眾生來練習。你要做到才算真的知道,你要做到才能來到所謂的得道。前面聞思過程中所謂的知道,那還是一種理解,一種抽象的觀念知見,當你真正去做到之後,你的生命、你的存在就跟“道”相同,這時候不必談合一不合一,他就自然的與道合一。

要透過行道來檢驗自己,到底我們的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到底我們做到了多少?如果你光只是在叢林裡面,閉關精進用功個一二十年,然而你卻沒有實際在滾滾紅塵來跟眾生服務,或是不敢去承擔法務工作。只是捧著經典在那裡看,在那裡思維,十年、二十年都過去了,還是一樣苦、一樣不安。

有了正確的方向之後,就是要去做。要透過曆緣對境跟眾生來服務,不管是做義工,或是回到家庭中,回到工作崗位,一樣都要練習著去做。怎麼樣去做到真的沒有我慢、沒有私心,怎麼樣去做到真誠真心、誠實講信用不欺騙眾生,怎麼樣去做到憑著良心來為人處事,這些都是要在曆緣對境裡面,要練習去做出來、要做到的,不是做給別人看。

在服務的過程中,很多過去所累積下來的錯誤觀念知見、毛病、習氣、習性、貪心、嗔心、忌妒心、心量狹窄才會真的浮現出來。當透過服務之後,才會知道:“原來過去我以為我懂,事實上沒有真的懂,我以為我知道,事實上那時候沒有真正的知道。因為透過服務之後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是在自我催眠、自我欺騙”。

打開心胸肚量虛心的學習,在服務中來學習,學習中來服務,我們學習就是在增加智慧,跟眾生服務就是在修福報,也感恩有機會跟眾生服務,這樣的平臺讓我們可以反觀照見自己的問題,讓我們可以進步得更快。

四、真誠真心地為眾生服務。

行道一定要真誠真心,如果你不真誠、不真實,就不可能與道相應。你不真就是繼續在欺騙,那就是用自我在傷害自己,也在傷害別人。只我們都是真誠、真心善待每個人,不管到哪裡都是跟眾生廣善緣,誠信不欺騙任何人,不傷害任何人。你能夠秉持這些原則,所作所為就逐漸超越了自私、自利、小我的格局了。

開始是練習著去做,到後面就是不管到哪裡,就是憑著良心去做人做事,憑著愛心去善待一切眾生,沒有個人的名利心,沒有那些爾虞我詐,沒有那些欺騙別人之心。就是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所作所為都是在利益眾生,利益後代的子子孫孫,你的作為就是實際在積陰德。這時候你的所作所為跟“道”的特徵特性,跟“道”的頻率就從越來越接近,到後面完全相同,就真正的與道合一。此時,不管你到哪裡所展現出來的,就是跟“道”的特徵特性一樣,不去傷害任何人,不去製造二元對立,慈悲善待一切眾生,利益地球上的子子孫孫。

“德澤天下,造福萬代”,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有人真的做到,可以讓我們參考學習、見賢思齊。

四川有個有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這個都江堰是秦朝時距今兩千兩百多年前,李冰父子所興建的。

李冰父子善觀天時、地利,知道如何利用豐沛的水,雨量大、豐水期的時候,成都平原不會有水災,又有足夠的水可以用。枯水期的時候,成都平原也不會鬧旱災。這樣一個智慧筋,讓成都平原所統轄的範圍都能夠受到這個工程的利益,造福18300多畝的良田,37個縣市都都因此而灌溉、獲益,受益面積很廣。一般水庫、水壩的壽命很難超過300年,而都江堰是世界唯一的、僅有的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到現在還發揮它巨大的功效。

李冰父子用18年的時間開鑿的這一條人工管道,然後把岷江的水引入成都平原。這樣的處處都用智慧、用順天之道配合物理原理、用科學方式來治理,所以讓這一條都江堰的水兩千多年來沒有堵塞,真所謂“創科學治水之先例,建華夏文明之瑰寶”。

他們用智慧累積了很多陰德,處處所想的是為天下百姓,這些陰德就是利益子子孫孫。所以,後代的人感恩戴德,把他們敬佩的大德稱為“二王”,建立了二王廟,其中就是李冰和他的女婿。

大家把他們列為聖賢,感恩他們,敬拜他們。像這樣用智慧、愛心所做出來的水利工程,讓子子孫孫受益,值不值得我們敬佩?值不值得我們學習?你看,在2000多年前兩位父子有形的肉體早就離開了人間,但是他們的德行、智慧、有沒有消失?2000多年後眾生會不會忘掉他們?

地震後整個二王廟都毀壞了,大自然的無常變化會把廟毀壞掉,能不能把眾生的恭敬心、感恩心毀壞掉?毀壞不掉!政府跟百姓聯合起來,很快地把二王廟又修復好了。。只要他的功德、玄德繼續利益子孫,子孫就永遠感恩!“子孫以祭祀不輟”,歷來都會有很多人敬拜、感恩他們。不用搞迷信,他們的德行是具體事實,不是傳說。我們來感恩這樣的人,跟他們看齊學習,可也!

有沒有需要爭辯?有沒有需要你去跟人家吹捧“我多麼的厲害,我多麼的重要,我建立了多少功勞”?不需要。

近代的幾位元中國領導人都會到這個地方來考察,也來讚歎。這都是證明這個工程它是多麼地受重視。他們所作所為是真正在“造福萬代”。

無爭,不必爭論什麼。你做的是真的,歷史、時空會證明一切!

在都江堰工程這裡,因為有河道的阻隔道路很不方便,所以有人就發心來興建索橋。這個索橋一樣會有毀壞的時候,但是會有那些大德他們發心來帶動修復。

這就是何仙德夫婦,在清朝的時候,他們倡議鄉民一起來興建、修復索橋。造橋、鋪路都是在真正利益眾生,眾生就不會忘掉你,就感恩你。所以,大家為了感恩他們為他們立像。不是自己為自己標功立像,是別人為你來立像、來感恩才是真實的。這些都是真實的存在,

像孔子也是一樣,2500多年前他就“有教無類”、普愛一切眾生、春風化雨,顛沛流離、三餐不濟無所謂。有教無類的精神讓很多人受益。所以,2560多年了,還會有很多人來感恩它,跟他看齊、學習。

老子要我們學的就是這種心胸、度量、智慧,不是為了成聖成賢而去做。你如果為了成聖成賢而去做,那背後是有名利心,你是要呈現

“我很行、我很厲害,我慢”。你只要好好地體會“道”、體會生命的實相,把我們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真的去利益一切眾生,後代的子子孫孫就不會忘掉你。只要你的陰德、玄德繼續存在,後代的子子孫孫就自然地感恩你。

不要小看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不要小看我們的潛能。也不要認為一定要做什麼大官才能做大事,孔子也沒有做什麼大官,老子也是辭官之後才留下很多的立功立德。所以,不是在官位的高低,不是在金錢的多少,而是在於我們的慈悲心,我們的智慧。所作所為不必去爭個人的名利權勢,只要能夠真的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子子孫孫,很自然地你的生命就會跟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

以家觀家,我希望有溫馨、幸福的家庭,將心比心,普天下眾生都會有跟我同樣的需要。每個人都希望溫馨、安定、幸福的家庭。同樣的我們也會尊重每個人,也會祝福每個人都能夠有溫馨、幸福、和諧的家庭。以此可以類推下去。你把你的心弄明白了,你把你的心弄清靜了,很自然地你就能夠看到真正的生命實相,體會到一體的世界,當溶入一體的世界,眾生有苦就是我的苦,如果我去傷害任何人就是在傷害自己的生命,絕對不會瞧不起任何人,本身沒有那些優越感,也沒有絲毫的自卑。會愛護普天下眾生,你的所作所為自然地就是利益一切眾生。

智慧分享

這一章在跟我們勉勵:我們所作所為利益的範圍大小,與我們的德行有關。後代子孫是把我們忘掉還是永遠不會遺忘取決於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果一個人都是從自我、自私考量出發,為了個人的名利權情在爭奪、勾心鬥角,沒有留下陰德給子孫或是給別人。那你兩眼一閉離開這個世間,什麼都沒有,家人把你的物品有價值的瓜分掉,沒有價值的燒掉。頂多幫你立個牌位拜一拜,拜你的也只有你少數幾位家人,隔兩三代之後就把你忘了。

如果你的所作所為是能夠利益廣大眾生的話,就不一樣。你的生命會跟天地日月同在!我們要見賢思齊,我們要跟古今中外的那些高等心靈智慧的人看齊學習。要學習“道”的特徵、特性—無我無私,的大愛無邊無際,讓我們的生命能夠真的發揮出來、能夠利益一切眾生。

希望大家要用心靈去體會,研習《道德經》的智慧,要能夠應用得出來,不只是頭腦知見,要學到真的。要常常都浸泡在裡面去沉思、去吟詠、去體悟、去體證,甚至每天、每個小時、每一分鐘都要去體悟、都要去體證。這樣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在積陰德。別人看得懂、看不懂那都不重要,別人再怎麼誤解、再怎麼批評沒關係,因為一般人看不懂很正常。就像太陽,每天在給我們愛、能量,絕大多數的眾生看不到、看不懂,甚至還罵它、批評它。太陽有沒有因此而罷工?有沒有因此而嗔恨?沒有!所以我們要學的就是天、地的德行特徵,“道”的德行特徵。

成長啟示

如何行道?進一步做到“德澤天下,造福萬代”?

行道才是真正的體道、無道,透過行道的篩選、檢驗,你真的經得起考驗,沒有任何私心,沒有任何欺騙,沒有任何爾虞我詐,沒有任何名利心,你真的做到了,才是來到與道合一,才會是真正的得道。

一、要能夠知恩、感恩、報恩。

首先要清楚瞭解道是什麼、道在哪裡、道的特徵特性是什麼。以前我們不知道天地父母對我們的重要,所以不知恩,不知道看齊學習,透過正確深入的學習之後,終於知道“道”在哪裡,瞭解“道”對我們生命的養育,瞭解天地父母對我們的恩,瞭解天地之道特徵特性,開始練習學習天地的精神,做到無我無私,行道才會扎扎實實。

行道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天地父母,不然去做義工或是做什麼事情,會用一種我慢的心做,這就不是真正在行道,他只是在找地方、找舞臺來展現自我。

當我們知道要跟天地父母看齊學習,從以前不知恩,現在漸漸學會去感恩,所以行道不是在展現我是、我能、我慢,而是一種體道、悟道、行道,是一種報恩。當我們用報恩之心來行道的時候,你不會越做我慢越大,你會越做就是一種感恩的心。逐漸與天地之道的特徵特性相符合,從知恩、感恩、報恩的心出發做人做事,就不會偏離了道。

二、要能夠來到見賢思齊,取法乎上,得法乎中

宇宙最高的心靈品質—道之心、良心,我們每個人都有。也就是說我們本來都有這樣的潛能,我們本來就有很崇高的人格、神格。問題是我們看不到“道”、遺忘了“道”,也遺忘了我們的清淨本心、良心。見賢思齊就是要啟發出我們的良心、清淨本心。

如何見賢思齊呢?跟父母、師長、古聖先賢看齊學習—釋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穌、默罕默德等,一般人都比較容易做到。現在我們要進一步提升學會向大自然看齊學習,古聖先賢那些真正的大智慧者,他們一定都是跟大自然看齊學習。

只是大自然這一部無字天書一般人不容易看懂,我們要透過聞思修之後逐漸地學會去看懂大自然的浩瀚、偉大,練習著往這方面去做。當我們跟天地看齊學習,越學越深,開啟的智慧就會超高,心胸肚量就越大,而且這樣要消融自我才會快。天地以身作則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無我無私,什麼叫做不為名不為利,什麼叫做超越所有二元對立,天地都在展現這個特徵特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要跟大自然來看齊學習,才會了悟真正的宇宙真理。

三、透過服務眾生來練習。

一般人很容易犯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錯把知見當證量。學了一些經典懂了一些名相,會解析了、會講了,就認為已經做到了,已經是了,結果我慢越來越大,瞧不起別人。所以如何行道,第三個階段,一定要透過服務眾生來練習。你要做到才算真的知道,你要做到才能來到所謂的得道。前面聞思過程中所謂的知道,那還是一種理解,一種抽象的觀念知見,當你真正去做到之後,你的生命、你的存在就跟“道”相同,這時候不必談合一不合一,他就自然的與道合一。

要透過行道來檢驗自己,到底我們的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到底我們做到了多少?如果你光只是在叢林裡面,閉關精進用功個一二十年,然而你卻沒有實際在滾滾紅塵來跟眾生服務,或是不敢去承擔法務工作。只是捧著經典在那裡看,在那裡思維,十年、二十年都過去了,還是一樣苦、一樣不安。

有了正確的方向之後,就是要去做。要透過曆緣對境跟眾生來服務,不管是做義工,或是回到家庭中,回到工作崗位,一樣都要練習著去做。怎麼樣去做到真的沒有我慢、沒有私心,怎麼樣去做到真誠真心、誠實講信用不欺騙眾生,怎麼樣去做到憑著良心來為人處事,這些都是要在曆緣對境裡面,要練習去做出來、要做到的,不是做給別人看。

在服務的過程中,很多過去所累積下來的錯誤觀念知見、毛病、習氣、習性、貪心、嗔心、忌妒心、心量狹窄才會真的浮現出來。當透過服務之後,才會知道:“原來過去我以為我懂,事實上沒有真的懂,我以為我知道,事實上那時候沒有真正的知道。因為透過服務之後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是在自我催眠、自我欺騙”。

打開心胸肚量虛心的學習,在服務中來學習,學習中來服務,我們學習就是在增加智慧,跟眾生服務就是在修福報,也感恩有機會跟眾生服務,這樣的平臺讓我們可以反觀照見自己的問題,讓我們可以進步得更快。

四、真誠真心地為眾生服務。

行道一定要真誠真心,如果你不真誠、不真實,就不可能與道相應。你不真就是繼續在欺騙,那就是用自我在傷害自己,也在傷害別人。只我們都是真誠、真心善待每個人,不管到哪裡都是跟眾生廣善緣,誠信不欺騙任何人,不傷害任何人。你能夠秉持這些原則,所作所為就逐漸超越了自私、自利、小我的格局了。

開始是練習著去做,到後面就是不管到哪裡,就是憑著良心去做人做事,憑著愛心去善待一切眾生,沒有個人的名利心,沒有那些爾虞我詐,沒有那些欺騙別人之心。就是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所作所為都是在利益眾生,利益後代的子子孫孫,你的作為就是實際在積陰德。這時候你的所作所為跟“道”的特徵特性,跟“道”的頻率就從越來越接近,到後面完全相同,就真正的與道合一。此時,不管你到哪裡所展現出來的,就是跟“道”的特徵特性一樣,不去傷害任何人,不去製造二元對立,慈悲善待一切眾生,利益地球上的子子孫孫。

“德澤天下,造福萬代”,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有人真的做到,可以讓我們參考學習、見賢思齊。

四川有個有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這個都江堰是秦朝時距今兩千兩百多年前,李冰父子所興建的。

李冰父子善觀天時、地利,知道如何利用豐沛的水,雨量大、豐水期的時候,成都平原不會有水災,又有足夠的水可以用。枯水期的時候,成都平原也不會鬧旱災。這樣一個智慧筋,讓成都平原所統轄的範圍都能夠受到這個工程的利益,造福18300多畝的良田,37個縣市都都因此而灌溉、獲益,受益面積很廣。一般水庫、水壩的壽命很難超過300年,而都江堰是世界唯一的、僅有的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到現在還發揮它巨大的功效。

李冰父子用18年的時間開鑿的這一條人工管道,然後把岷江的水引入成都平原。這樣的處處都用智慧、用順天之道配合物理原理、用科學方式來治理,所以讓這一條都江堰的水兩千多年來沒有堵塞,真所謂“創科學治水之先例,建華夏文明之瑰寶”。

他們用智慧累積了很多陰德,處處所想的是為天下百姓,這些陰德就是利益子子孫孫。所以,後代的人感恩戴德,把他們敬佩的大德稱為“二王”,建立了二王廟,其中就是李冰和他的女婿。

大家把他們列為聖賢,感恩他們,敬拜他們。像這樣用智慧、愛心所做出來的水利工程,讓子子孫孫受益,值不值得我們敬佩?值不值得我們學習?你看,在2000多年前兩位父子有形的肉體早就離開了人間,但是他們的德行、智慧、有沒有消失?2000多年後眾生會不會忘掉他們?

地震後整個二王廟都毀壞了,大自然的無常變化會把廟毀壞掉,能不能把眾生的恭敬心、感恩心毀壞掉?毀壞不掉!政府跟百姓聯合起來,很快地把二王廟又修復好了。。只要他的功德、玄德繼續利益子孫,子孫就永遠感恩!“子孫以祭祀不輟”,歷來都會有很多人敬拜、感恩他們。不用搞迷信,他們的德行是具體事實,不是傳說。我們來感恩這樣的人,跟他們看齊學習,可也!

有沒有需要爭辯?有沒有需要你去跟人家吹捧“我多麼的厲害,我多麼的重要,我建立了多少功勞”?不需要。

近代的幾位元中國領導人都會到這個地方來考察,也來讚歎。這都是證明這個工程它是多麼地受重視。他們所作所為是真正在“造福萬代”。

無爭,不必爭論什麼。你做的是真的,歷史、時空會證明一切!

在都江堰工程這裡,因為有河道的阻隔道路很不方便,所以有人就發心來興建索橋。這個索橋一樣會有毀壞的時候,但是會有那些大德他們發心來帶動修復。

這就是何仙德夫婦,在清朝的時候,他們倡議鄉民一起來興建、修復索橋。造橋、鋪路都是在真正利益眾生,眾生就不會忘掉你,就感恩你。所以,大家為了感恩他們為他們立像。不是自己為自己標功立像,是別人為你來立像、來感恩才是真實的。這些都是真實的存在,

像孔子也是一樣,2500多年前他就“有教無類”、普愛一切眾生、春風化雨,顛沛流離、三餐不濟無所謂。有教無類的精神讓很多人受益。所以,2560多年了,還會有很多人來感恩它,跟他看齊、學習。

老子要我們學的就是這種心胸、度量、智慧,不是為了成聖成賢而去做。你如果為了成聖成賢而去做,那背後是有名利心,你是要呈現

“我很行、我很厲害,我慢”。你只要好好地體會“道”、體會生命的實相,把我們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真的去利益一切眾生,後代的子子孫孫就不會忘掉你。只要你的陰德、玄德繼續存在,後代的子子孫孫就自然地感恩你。

不要小看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不要小看我們的潛能。也不要認為一定要做什麼大官才能做大事,孔子也沒有做什麼大官,老子也是辭官之後才留下很多的立功立德。所以,不是在官位的高低,不是在金錢的多少,而是在於我們的慈悲心,我們的智慧。所作所為不必去爭個人的名利權勢,只要能夠真的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子子孫孫,很自然地你的生命就會跟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