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原創丨誠實守信 從我做起

古人雲“誠者天之道也, 思誠者人之道也。 至誠而不動者, 未之有也;不誠, 未有能動者也。 ”這就是孟子所宣導的“以誠待人”的原則。

《呂氏春秋》上也有說過“誠,五常之體,百行之源也”。 自古以來,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一直是社會和諧的紐帶,它是根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價值共識。

掩卷沉思, 從古至今, 中華民族講誠守信, 著誠去偽的故事層出不窮, 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就記載著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如北宋以誠信著稱的詞人晏殊, 因考試題目是自己練習過的, 便請求真宗改換其他題目。 又如“一諾千金”的主人公季布, 向來重誠守信, 很多人都與他建立了濃厚的友情。 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諾。 古人守信的小故事比比皆是, 不勝枚舉。 就連《莊子》中也有記載“韋生與女子期於梁下, 女子不來, 水至不去, 抱柱而死。 ”這個小故事雖有些極端,

但同樣向世人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 那就是:誠實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才能有所作為。

然而, 回首凝眸, 在我們的生活中, 失誠的不道德現象仍然比較突出, 電話資訊中的“中大獎”, 大街小巷的“清倉大處理”, 某些保健品公司的“免費體驗”, 電視購物中的“神奇產品”, 還有那些背棄了誓言, 違背了初衷的貪官、那製作假藥的小商販……幾天前曾發生這樣一件事:在下班路上我遇到一位母親, 領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 她稱錢包被偷了, 想要點車費回家, 我給了錢後她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但轉天早晨, 我又看到她帶著孩子在跟其他人重複著跟我說過的話, 看到我在一邊, 瞅了我一眼就趕緊離開了。 我沒有生氣,

只是感覺很悲哀, 這些現象的存在說到底是我們人格德育的失敗, 我只是感慨那小小的孩子每日耳濡目染學到的都會是些什麼。

當然, 這些只是少數人的做法, 社會上正能量的事情還是很多,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源遠流長, 誠實守信的人還大有人在, 即使我們消除不了不誠實的行為, 但可以維持一個大體誠實而守信的社會。 北宋詩人林逋曾說“推誠而不欺, 守信而不疑。 ”誠實不僅是令德之核心, 同時也是一種品格、一種涵養。 就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也提到了“誠信”, 只有人人從我做起, 才能促使整個國家、社會營造一個誠信的氛圍。 切記, 誠信不可失!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 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

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