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專訪 |《紅海行動》總製片人唐靜:這是屬於主旋律最好的時代

要說今年春節檔最強的一批黑馬, 必屬《紅海行動》無疑。 從公映悄無聲息到一路披荊斬棘摘得春節檔票房冠軍, 突破35億元票房、榮登內地影史票房亞軍的《紅海行動》讓曾經小眾而令無數電影人望而卻步的主旋律題材成為了影視行業真正的“主旋律”。

近日, 《紅海行動》總製片人、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主任唐靜接受了胡扒醫的專訪。 根正苗紅的紅色主題影視作品成為了現象級的熱點。 以商業類型片的表達手法去回應著大國情懷、點燃國人的自豪感, 而《紅海行動》要傳達給我們的卻遠遠不止這些。

未來, 是軍旅題材的天下

“未來這三五年, 將是軍旅題材的天下, 我們努力。 ”唐靜的語氣中透露著自信與篤定。 《紅海行動》的成功令業內看到了主旋律題材作品極大的發展空間。

“我從做製片人到今天, 基本上做的都是軍事題材。 在十八大、十九大以後,

我們國家應該說在國際社會上也占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我們有大國擔當的精神。 我覺得這正是主旋律題材和軍事題材一個特別好的生長與發展的空間。 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我們肯定還是堅決地做主旋律題材。 ”

從《士兵突擊》再到《特種兵》系列,

之後的《火藍刀鋒》系列和現在的《紅海行動》到達一個高峰階段。 不難看出主旋律題材影視作品一直以來都有著固定的受眾群, 且近幾年都在不斷的擴大。

對於這樣的現象級熱潮, 唐靜似乎早有預感:“其實從國家到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是渴望看到這樣的影視作品的。 ”

軍旅不是傳奇, 它得“落地”

“有很多的製作公司都想往軍旅劇方面去轉, 確實我們非常歡迎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 但很多的編劇或者創作人員對於軍隊的瞭解相當匱乏, 而這並不是能靠空想就寫出來的。 ”

“很多東西用我們的話來說是完全脫離部隊的, 就像抗戰劇最後淪落為抗戰神劇, 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 ”些許的幽默也透露著無奈。 當大鍋騰出了香餑餑, 眾人紛紛想去捧得一碗羹, 但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優秀的軍旅題材作品來源於對真正的軍隊的認識, 也來源於切實落地的軍旅生活。

而一旦脫離這一切, 這些井噴的影視作品就宛如空中樓閣, 不穩不實不長久。 他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談到這一點, 唐靜的語氣格外認真:“軍旅題材劇的創作要把氛圍做好, 要懷著敬畏的心理, 要真正地講好中國軍隊故事。 一旦娛樂化就會有損軍隊與軍人的形象。 ”

IP會退燒, 但“情懷”能取勝

主旋律的情懷不是懵懵懂懂的復古情節, 也不是燈紅酒綠的都市情感。它淩駕於軍隊生活之上,存在於每一個對軍隊、對國家流露著骨子裡的情感的影視製作人的身上。

“軍旅的戲,它該是塑造人物的,我們也必須和有情懷的人在一起。”

製作公司的風格展現在他們的每一部作品之中,而豐富的軍旅題材影視作品製作經驗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最終被選擇的理由。唐靜舉了個例子,在成堆的合作公司中,《紅海行動》之所以選擇博納,正是看重它的創作規劃,出品的主旋律作品不勝其數,從《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動》再到《建軍大業》,都引起過不容小覷的反響。採訪中她也透露,未來將與其有共性的上象娛樂達成合作共識。近幾年,上象娛樂陸續推出了《真正男子漢》、《青春集結號》以及火爆小螢屏的《利刃出擊》等聚焦男兒血性和正能量的影視作品。從長遠來看,與有企業文化擔當、有情懷的製作公司合作是將來的最佳選擇。

“風險是有的。要不以盈利為目的,去注重社會效益,注重這個國家和人民的這種需求,敢於這麼去做,才是我們大家共同合作的最重要的因素。”

如今,回望《紅海行動》一步步逆襲到35億的票房,這份擔當與選擇給了唐靜一個滿意的回報。

跨過“高門檻”,這是中國電影的國際時代

做軍旅有多難?投資大風險高,要引領正確的價值觀,還要具備相當的專業性。

而在編劇,這個入門的檻上就難倒了無數人。“好的創作人才真的可遇不可求,老一輩的軍旅創作大家在部隊摸爬滾打,創作出了非常輝煌的作品。但是新的一輩能接上來的,很少很少。”

“絕對不能去迎合市場,去嘩眾取寵,認認真真的去把劇本創作好,在寫實的基礎上去潤色,讓其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追求好的影視作品,對唐靜來說就是支撐她與她的團隊不斷去創新和努力的理由。

“好的影視作品會讓觀眾內心產生一種共鳴,一種共振,就是一種激動,有這樣的東西才可能會引起現象級的熱潮。而這種共鳴和共振一定是和國家的命運聯合在一起的。”

很難說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是否會有所謂的捷徑,但作為製片人與影視工作者,摸清觀眾的需求,清晰準確的找到作品的定位,才有可能讓更多的作品走出國內市場,踏入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平臺。

“我想讓中國的軍旅主旋律成為一個獨特的大IP,用中國式軍事電影的全新模式去進國外市場。”

中國電影一路走來有數不清的坎坷與磨難,而支撐著電影業不斷去衝擊更高平臺的影視工作者無不有屬於自己的堅持與理想。或許很多人感慨國內電影的水準與好萊塢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但正如唐靜所說:

“美國人都能夠拍出自己的關於軍事方面的主旋律的片子,我覺得我們應該更可以。”

這是屬於主旋律題材的嶄新時代,也是屬於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

也不是燈紅酒綠的都市情感。它淩駕於軍隊生活之上,存在於每一個對軍隊、對國家流露著骨子裡的情感的影視製作人的身上。

“軍旅的戲,它該是塑造人物的,我們也必須和有情懷的人在一起。”

製作公司的風格展現在他們的每一部作品之中,而豐富的軍旅題材影視作品製作經驗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最終被選擇的理由。唐靜舉了個例子,在成堆的合作公司中,《紅海行動》之所以選擇博納,正是看重它的創作規劃,出品的主旋律作品不勝其數,從《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動》再到《建軍大業》,都引起過不容小覷的反響。採訪中她也透露,未來將與其有共性的上象娛樂達成合作共識。近幾年,上象娛樂陸續推出了《真正男子漢》、《青春集結號》以及火爆小螢屏的《利刃出擊》等聚焦男兒血性和正能量的影視作品。從長遠來看,與有企業文化擔當、有情懷的製作公司合作是將來的最佳選擇。

“風險是有的。要不以盈利為目的,去注重社會效益,注重這個國家和人民的這種需求,敢於這麼去做,才是我們大家共同合作的最重要的因素。”

如今,回望《紅海行動》一步步逆襲到35億的票房,這份擔當與選擇給了唐靜一個滿意的回報。

跨過“高門檻”,這是中國電影的國際時代

做軍旅有多難?投資大風險高,要引領正確的價值觀,還要具備相當的專業性。

而在編劇,這個入門的檻上就難倒了無數人。“好的創作人才真的可遇不可求,老一輩的軍旅創作大家在部隊摸爬滾打,創作出了非常輝煌的作品。但是新的一輩能接上來的,很少很少。”

“絕對不能去迎合市場,去嘩眾取寵,認認真真的去把劇本創作好,在寫實的基礎上去潤色,讓其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追求好的影視作品,對唐靜來說就是支撐她與她的團隊不斷去創新和努力的理由。

“好的影視作品會讓觀眾內心產生一種共鳴,一種共振,就是一種激動,有這樣的東西才可能會引起現象級的熱潮。而這種共鳴和共振一定是和國家的命運聯合在一起的。”

很難說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是否會有所謂的捷徑,但作為製片人與影視工作者,摸清觀眾的需求,清晰準確的找到作品的定位,才有可能讓更多的作品走出國內市場,踏入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平臺。

“我想讓中國的軍旅主旋律成為一個獨特的大IP,用中國式軍事電影的全新模式去進國外市場。”

中國電影一路走來有數不清的坎坷與磨難,而支撐著電影業不斷去衝擊更高平臺的影視工作者無不有屬於自己的堅持與理想。或許很多人感慨國內電影的水準與好萊塢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但正如唐靜所說:

“美國人都能夠拍出自己的關於軍事方面的主旋律的片子,我覺得我們應該更可以。”

這是屬於主旋律題材的嶄新時代,也是屬於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