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三觀就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合的人不可能做朋友

一、三觀不合, 不相為友

《易經》:「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

人能成為朋友, 靠的是相同的志趣, 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場與觀點接近。

真正的朋友應該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乃至理想追求,

或者說, 朋友應該是同道。

相反的情況, 古人稱之為「道不同, 不相為謀」, 用現在的話來說, 叫做「三觀不合, 不相為友」。

三觀就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這「三觀」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 勉強不來的。

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三觀, 才是人和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三觀不合的人, 所說的話難有交集, 更談不上碰出火花, 寒暄片刻尚可, 相處時間稍長, 便如雞同鴨講, 彼此都覺得索然無味, 甚至有可能互相傷害。

有一則寓言說, 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 想時時刻刻都在一起。 於是, 它們把腳綁在了一起。

剛開始, 它們在地面上行走正常, 還能吃到穀子。

當它們來到池塘邊時, 青蛙一下就跳進了水裡, 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裡玩得高興, 而可憐的老鼠不會游泳, 淹死了。

最後, 老鼠的屍體浮上水面, 它的腳仍然和青蛙綁在一起。

一隻老鷹發現了老鼠, 便沖向水面, 抓起老鼠, 而青蛙也跟著被提出水面, 成了老鷹的美食。

三觀不同的人密切來往, 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

只會給雙方帶來傷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 不必費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遠躲, 不必勞神去猜測。 人生短暫, 精力有限。 我們應該將所有傾注於所愛的人、相處愉快的人。

對於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 我們大可以選擇悄悄離開。 畢竟, 誰的生活裡也不會缺了一個人就不行。

所謂打交道, 交在其次, 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 也就是「三觀」要合。

二、大路朝天, 各走一邊

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並不容易, 觀念差異大的人則更難。

貪婪的人怎麼也無法理解有些人視錢財如浮雲, 勢利的人怎麼也不會相信有些人對待別人可以做到一視同仁。

人都容易以自己內心所想的為標準, 以此來分析和判斷他人。

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內心的標準不一致, 則認為他人是裝腔作勢, 虛偽透頂, 這實在是自以為是!

在這個世界上, 總有一些人是看你不順眼的。 沒關係, 你走你的陽關道, 我過我的獨木橋, 相安無事便好。

朋友, 沒有必要強求, 意氣相投就真心相處, 看不慣的就拂袖而去,

大路朝天, 各走一邊。

不必把太多人, 請進生命裡。 若他們走進不了你內心, 就只會把你的生活攪擾得一地雞毛。

生活無需過多陪襯, 三觀不和的朋友多了, 越熱鬧反而越讓人感到冷清。

三、圈子不同, 不必強融

人是群居動物, 怎麼可能離開群居而獨自生存?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

對我們平常百姓來說,處世方式相近,三觀較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個圈子,相互幫助,同進同退。

如果我們一路同行,那便風雨同舟;如果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那便淡淡一笑,無需多言。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

當然,志同道合指的並不是完全一樣,而是求同存異,互相包容。

人生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中途陸陸續續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

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過,有人會短暫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終點。

當有人要下車的時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漸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為,分別,不會讓你們漸行漸遠;而三觀,才是你們之間最遙遠的距離。

對我們平常百姓來說,處世方式相近,三觀較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個圈子,相互幫助,同進同退。

如果我們一路同行,那便風雨同舟;如果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那便淡淡一笑,無需多言。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

當然,志同道合指的並不是完全一樣,而是求同存異,互相包容。

人生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中途陸陸續續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

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過,有人會短暫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終點。

當有人要下車的時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漸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為,分別,不會讓你們漸行漸遠;而三觀,才是你們之間最遙遠的距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