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春秋時期最偉大的兩個靈魂相遇:君子和而不同

文/劉瑞

春秋是中國人最初文化覺醒的時代, 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哲學等方面的問題, 原來只能是貴族才享有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 大約在孔子三十歲左右, 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 孔子廣收門徒, 成為當時私人講學的先驅, 開創諸子百家之先。

孔子經常向弟子們流露出自己的心願:“你們知道嗎?在我仰慕的周公所建的城洛邑有個了不起的人, 姓李名耳字伯陽, 還有人叫他老聃, 我卻尊稱他為老子, 他博古通今, 在那大周禮儀文物典籍薈萃的地方, 而老子掌管著這些書籍與文物。 我多想帶你們去向他學習啊……”

現代看來, 從山東曲阜到河南洛陽, 不過是趟高鐵, 不到四個小時的旅程, 但在古代這對於一個清貧的夫子來說, 並沒那麼容易。 但孔子想見老子的願望那麼強烈, 其中一個名叫南宮敬叔的貴族弟子, 也心嚮往之。

於是, 他想到個好辦法, 他面見魯昭公, 請求他資助老師前往洛邑。 魯昭公覺得這是好事, 欣然贊同。 派了一輛駕馭兩匹馬的馬車和一個隨侍左右的僕人, 讓南宮敬叔陪同前往。

西元前518年的某一天, 三十三歲的孔子與弟子南宮敬叔來到了天子之城洛邑, 問“道”於五十多歲的老子。 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靈魂相遇了, 兩位先賢所交流的思想如同兩道江河的彙聚, 留給後世永遠不會枯竭的精神湖泊。

他們談論最多的, 還是關於“仁愛”的話題。 他們都嚮往仁愛, 但是他們各自心中的“仁愛”又是不同的, 他們徹夜長談、爭論不休。

孔子的“仁愛”是推己及人。 把對自己父母、孩子的愛, 推及到族人, 延伸到所有人, 讓世界充滿愛。 如果大家都能這樣約束自己有所不為, 就是“克己”;遵守禮節秩序, 就是“複禮”。 克己復禮, 天下才能達到無為而治。

老子主張行“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他的“仁愛”更多是對於自然。 認為天下事物自有其發展規律, 稱之為“道”。 天自來高, 地自來厚, 日月自來放射光芒, 星辰自來排列有序, 草木鳥獸自來就有區別, 順其自然就行, 不必去管它。

面對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誨, 孔子有不同的看法:“人總不能與鳥獸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啊, 我更想和芸芸眾生生活在一起, 與他們共擔不幸, 都說天下無道, 但正是因為天下無道,

眾生才需要我們去承擔責任啊。 假如天下有道, 還需要我們嗎?”孔子覺得身在這個時代, 就必須盡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人們。 說到激烈處, 他的臉上還洋溢著一種叫做青春的神采。

他刻苦勤奮, 學而不厭,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 難道還未入仕, 就此卷而懷之嗎?他有教無類, 誨人不倦,難道就是為了培養一批隱士,或懂文化的農夫嗎?孔子更想讓統治者們施仁政,愛護百姓。但當今的天下卻是戰爭連連、民不聊生。這場爭論一直到東方已經有些泛白。

老子把自己的“道”傾盡所有傳授給孔子。他們思想不停的碰撞,時而互相交融,時而迸發出新的火花。雖然關於入世還是出世的見解不同,但他們一直是彼此欣賞的,那時的先賢們及其學派,有著寬闊的胸襟和高遠的視野,不像後世“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小氣狹隘。

相對於老子及其後世的隱者,孔子更注重行動和實踐。所以孔子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芸芸眾生,去改變這個時代。

誨人不倦,難道就是為了培養一批隱士,或懂文化的農夫嗎?孔子更想讓統治者們施仁政,愛護百姓。但當今的天下卻是戰爭連連、民不聊生。這場爭論一直到東方已經有些泛白。

老子把自己的“道”傾盡所有傳授給孔子。他們思想不停的碰撞,時而互相交融,時而迸發出新的火花。雖然關於入世還是出世的見解不同,但他們一直是彼此欣賞的,那時的先賢們及其學派,有著寬闊的胸襟和高遠的視野,不像後世“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小氣狹隘。

相對於老子及其後世的隱者,孔子更注重行動和實踐。所以孔子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芸芸眾生,去改變這個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