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重陽撤回公募申請早已不是秘密,其它“私轉公”也會跟進嗎?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當市場行情好的時候, 往往很多公募人士都會奔私, 但這兩年, 不少私募人士又紛紛表達了對公募的嚮往, 甚至有公募人士就表示, 此前奔私的同事又再回來了。

除了人員的回流, 這兩年公私募之間還有一點也是備受關注, 那就是不少知名私募紛紛提出設立公募的申請, 重陽、博道、朱雀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不過來自中國基金報的最新報導顯示, 重陽投資已主動撤回了公募牌照申請, 並且表示這是出於主動選擇, 在經過反復討論研究之後, 做出暫不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的決定。

那麼, 對於其它私募巨頭來說, 他們會不會也緊隨其後, 是不是也有撤回的想法呢?

從證監會截止4月7日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來看, 目前還有博道基金、朱雀基金等仍在排隊當中, 其中博道基金處於在審查的第一次回饋意見階段, 而朱雀基金則是在受理補正階段。

另外, 朱雀投資相關人士也說道, “申請公募還在進行之中, 至於後續的具體情況, 目前還不方便多說。 ”

按理說私募在考慮轉公募時, 應該是已經做了充足的考慮, 並且也有了成功的例子, 為什麼還會叫停呢?

值得關注的是, 業內也還有一個說法, 認為私募申請公募牌照,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可以拿到委外資金,

賺機構的錢。

在這點上, 確實也有私募人士曾向記者提過, 如果能夠拿到公募牌照, 那麼, 就有銀行願意拿出錢來讓他們管理。 而如果委外有收緊的趨勢, 這種影響確實也是顯而易見。

不過上述業內人士倒是指出, “其實也不能簡單說是想賺機構的錢, 主要還是在於做私募規模做不大, 私募雖然現在總規模在11萬億元, 但是有1萬多家, 平均到每家機構, 規模很小, 能管100多億元已經算不錯了;而公募雖然是將近9萬億元, 但是只有120家左右, 哪個平均規模顯然很大, 這還是在不算專戶和子公司的情況下。 ”

另外, 即使不考慮行銷等方面的成本增加, 私募轉公募, 在人才方面的激勵, 也是不得不考慮的環節, 眾所周知,

公私募之間此前一直備受詬病的就是關於激勵機制, 也就是說, 私募轉公募後, 能否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也是非常關鍵。

而這一點在公募基金經理看來, 也是越來越看重。 有公募基金經理就表示, 過去幾年, 公募覺得比私募差, 主要也是因為激勵機制, 所以實際上這個也是比較重要, 事業部制的這種激勵, 有利於把業績做得更好, 讓人更有價值的感覺, 以往業績做得再好, 可能對基金經理直觀的影響不是特別大, 讓人覺得業績和價值不匹配, 但有了事業部制就感覺像幹了個事業。

但據記者瞭解, 雖然公募基金激勵機制推行也有一段時間, 比如事業部制等等方式, 但是在實施激勵的過程中,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反映其中還是非常複雜和不易,

甚至也還有基金經理放棄激勵奔私。 這顯然也是私募申請公募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