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興被禁,華為告急!貿易戰之矛直刺中國缺“芯”軟肋

美東時間 4 月 16 日, 美國商務部宣佈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7 年, 直到 2025年3月13日。 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

中興產品有大量進口自美國的元器件, 尤其是晶片, 中興將因此蒙受巨大損失。 消息傳出後, 中興A股、H股雙雙停牌, 其美國供應商的股票大幅下跌, 最嚴重的跌了30%以上。

“封殺”中興的來龍去脈

這件事的起源是在2016年。 當年3月, 美國政府以中興通訊及其三家關聯公司違反美相關出口禁令為由, 將中興列入出口限制名單, 限制美國供應商向中興出口包括晶片在內的美國產品。

▲ 美國財政部

在2017年3月, 中興通訊與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和司法部達成和解協定, 中興通訊同意支付約8.9億美元罰金。 同時,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興的3億美元罰金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被暫緩執行。

這一和解協議達成後, 中興被從美國出口限制名單中移除, 中興與美國供應商的業務恢復正常。

但16日美國商務部在聲明中宣稱, 在2016年和解協議談判期間, 以及2017年暫緩執行期間, 中興違反了相關和解協定內容。

美國針對中興的目的何在?

當下, 圍繞中美貿易摩擦, 特朗普多次提到的一個理由就是美國對中國逆差太多。

而中方也多次表示, 希望美國放開對華科技產品出口。

美國這次以這樣的理由封殺中興通訊, 拒絕向中興通訊出口電信零部件產品。 說明美國仍然沒有太多意願通過擴大對華科技產品出口來削減逆差。

美國《紐約時報》就認為, “中興”遭到的封殺是特朗普對華貿易戰不斷激化的一個必然結果。

而且他封殺中興的根本原因, 還是為了打擊中國政府籌畫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 不讓中國利用美國的技術去超越美國。

《紐約時報》還特別提到, 除了“中興”, 中國另一家通訊設備巨頭“華為”也面臨著被特朗普制裁的高風險。

實際上, 美國政府早已經開始要求其執法部門去搜集“華為”可能涉及“間諜行為”和向美國制裁的國家出售美國技術的“罪證”了。

而在今年1月和3月, 美國的AT&T和百思買(Best Buy)這兩家手機零售商也先後出於“安全因素”中止了“華為”的智慧手機在他們管道上的銷售。

▲圖為今年1月和3月“華為”已經在美國遭受的兩輪打擊

另外, 從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來看, “中興”這次遭到的封殺, 也只是特朗普扼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一個開端。

該報引用瞭解美國白宮政策的消息人士的話說, “電腦雲技術”等高科技IT領域將很可能成為特朗普下一個重點“關照”中國的對象, 因為中國並沒有對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這一領域的企業做到“開放”, 而是要求這些企業和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 並把技術轉讓給中方。

該報採訪的美國通訊業專家說,中國的做法導致外資企業無法獨立進入中國的雲技術等高科技IT領域,可美國對中國的企業卻沒有這樣的限制,所以這個情況確實應該得到修正。

目前,美國貿易代表處的官員們已經開始為此籌備新一批要制裁的中國產品名單了,只是特朗普最終是否要在已經宣佈要打擊的1500億中國進口產品上【再加入】這些高科技IT產品,還尚不清楚。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時此刻,一些美國的產業機構和媒體也已經開始在配合特朗普營造封殺另一種中國產品的“輿論氛圍”了。

這不,美國CNN和CNET等主流媒體今天就都紛紛刊文,稱美國的“無線通訊和互聯網協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0079000項下。

初裁後,商務部將繼續對本案進行調查並作出最終裁定。商務部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保障各利害關係方的正當程式權利。

發展國產晶片中國不能再緩!

中國的整體技術力量低於美國,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也打下了相當的基礎,積累了實力。今天的中國如果下決心攻克一個難題,通常是能夠做到的。

中國已經能夠生產中低端的晶片,生產更精密的晶片需要更大投入,也需要市場的回應。中國每年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晶片,如果這一巨大市場有相當一部分用來支援國產晶片的發展,那麼這一發展就將不可阻擋。

而一旦失去了中國的這部分市場,美國的高科技公司繼續升級換代產品的後勁將丟掉一大塊。

過去中國市場不懷疑美國供應商的信譽,沒怎麼去想美方如果斷供會怎麼樣。但是中興的遭遇證明了,美方的供應並不可靠。

世界供應鏈在政治面前是脆弱的,美國人已經開始認真考慮如何遏制中國崛起,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是它的一直在使用的王牌,它今後很可能會擴大這張王牌的適用範圍。

中國必須要做好應對更壞情況的準備,形成把本國市場組織起來支援核心技術發展的強大預案。我們不能被美方對華出口松一松、緊一緊而打亂自己開發本國核心技術的節奏,現在到了我們真正下決心的時候。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信市場,而市場就是力量,我們一直希望以市場換技術,這是有道理的。美方很拒絕我們的做法,那我們就應該用這個市場直接扶持本國高技術公司的研發。

或許在一段時間裡,我們將比較困難,但這個困難期肯定能夠度過去,結局將是中國本土公司的技術能力煥然一新。

我們肯定不能允許美方將晶片當做大棒對中國揮舞。如果說以往的採購方便讓中國發展本國晶片三心二意的話,那麼從現在起,我們可以靠美國晶片活得很好的幻想應該破滅了。

中國有組織科技攻關的能力,也有推動國產晶片逐漸替代外來晶片所需要的動員力,最重要的就是決心。

特朗普政府在幫助我們下這個決心。如果中國真的轉換了思路,也許過多少年之後,我們會感謝美國今天做出的限制決定,慶倖它促使中國早一點恢復了清醒。

一旦中國加速研發使用國產晶片的工作全面上路,美國方面的態度也將隨之軟下來。美國半導體產品還可以進入中國,但到那時主動權將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為了那一格局的轉換,我們必須行動。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該報採訪的美國通訊業專家說,中國的做法導致外資企業無法獨立進入中國的雲技術等高科技IT領域,可美國對中國的企業卻沒有這樣的限制,所以這個情況確實應該得到修正。

目前,美國貿易代表處的官員們已經開始為此籌備新一批要制裁的中國產品名單了,只是特朗普最終是否要在已經宣佈要打擊的1500億中國進口產品上【再加入】這些高科技IT產品,還尚不清楚。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時此刻,一些美國的產業機構和媒體也已經開始在配合特朗普營造封殺另一種中國產品的“輿論氛圍”了。

這不,美國CNN和CNET等主流媒體今天就都紛紛刊文,稱美國的“無線通訊和互聯網協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0079000項下。

初裁後,商務部將繼續對本案進行調查並作出最終裁定。商務部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保障各利害關係方的正當程式權利。

發展國產晶片中國不能再緩!

中國的整體技術力量低於美國,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也打下了相當的基礎,積累了實力。今天的中國如果下決心攻克一個難題,通常是能夠做到的。

中國已經能夠生產中低端的晶片,生產更精密的晶片需要更大投入,也需要市場的回應。中國每年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晶片,如果這一巨大市場有相當一部分用來支援國產晶片的發展,那麼這一發展就將不可阻擋。

而一旦失去了中國的這部分市場,美國的高科技公司繼續升級換代產品的後勁將丟掉一大塊。

過去中國市場不懷疑美國供應商的信譽,沒怎麼去想美方如果斷供會怎麼樣。但是中興的遭遇證明了,美方的供應並不可靠。

世界供應鏈在政治面前是脆弱的,美國人已經開始認真考慮如何遏制中國崛起,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是它的一直在使用的王牌,它今後很可能會擴大這張王牌的適用範圍。

中國必須要做好應對更壞情況的準備,形成把本國市場組織起來支援核心技術發展的強大預案。我們不能被美方對華出口松一松、緊一緊而打亂自己開發本國核心技術的節奏,現在到了我們真正下決心的時候。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信市場,而市場就是力量,我們一直希望以市場換技術,這是有道理的。美方很拒絕我們的做法,那我們就應該用這個市場直接扶持本國高技術公司的研發。

或許在一段時間裡,我們將比較困難,但這個困難期肯定能夠度過去,結局將是中國本土公司的技術能力煥然一新。

我們肯定不能允許美方將晶片當做大棒對中國揮舞。如果說以往的採購方便讓中國發展本國晶片三心二意的話,那麼從現在起,我們可以靠美國晶片活得很好的幻想應該破滅了。

中國有組織科技攻關的能力,也有推動國產晶片逐漸替代外來晶片所需要的動員力,最重要的就是決心。

特朗普政府在幫助我們下這個決心。如果中國真的轉換了思路,也許過多少年之後,我們會感謝美國今天做出的限制決定,慶倖它促使中國早一點恢復了清醒。

一旦中國加速研發使用國產晶片的工作全面上路,美國方面的態度也將隨之軟下來。美國半導體產品還可以進入中國,但到那時主動權將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為了那一格局的轉換,我們必須行動。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