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村落系列」走進大灣鎮古道村

關注英德旅遊, 獲取最新旅遊資訊

“古立名鄉是上村, 道行天下得傳聞;名人自出撥奇萃, 鄉有賢良舉世尊。 ”這就是英德市大灣鎮古道上村街, 它地處粵北山區, 距離英德市區45公里、大灣鎮墟7公里, 曾為英德縣重要之鄉。 村莊周邊環境優美, 隨處可見古屋、古樹與田園風光相遇成趣。 該村有英德市文物保護單位廻龍祠, 二隊觀音廳, 三隊黃氏宗祠及黃氏總祠等歷史傳統建築, 是一個保存相當完好的明清時期的古村落。

該村民居民風獨特, 文化底蘊豐富, 極具研究和開發價值。 目前大灣鎮以打造傳統文化生態旅遊小鎮為“十三五”期間發展目標, 而古道上村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 是大灣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村落基本情況

古道區域面積48.48平方公里, 人口6339人, 其中黃姓3000多人, 包括上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及花灣、寨下、鳳雁、黃屋、新閣、新圍、下村、九乃等14個村組。 兼少數鄧、鐘姓氏。 該村廣闊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無旱澇之災, 是大灣糧食主產區。 年均氣溫20.7℃, 年均降水量1900毫米, 氣候溫和, 陽光充足, 適合農業種植生產, 當地村民以種植傳統作物水稻、玉米、花生為主, 兼種水果、藥材、竹筍等經濟作物, 盛產黑皮冬瓜。

在上村街東面有個山洞出水口, 當地稱之為水頭岩, 是整個上村街及下洞片飲用水及農業灌溉的水源。 據當地老人家講述, 此水源是從乳源縣大布鎮九菜村某岩洞經山洞流到該處, 水質優良, 富含對身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 冬曖夏涼, 長年不枯,

即使大旱三年也水源充足, 是上村街的母親河。 且在九乃村有個排水山洞, 直通長山瑤步, 當地人稱之為岱涵督(諧音), 確保洪災時及時排水, 正是水頭岩和岱涵督, 保證了古道上村街無澇旱之災。

人文歷史

古道上村街歷史悠久, 據古道黃氏族譜(殘缺)統計,

古道上村街出的人共有布政司知印1人、貢生10人、監生16人、庠生35人、廩生3人、捕盜義官5人、軍功五品4人、壽官3人。 由此可見, 古道上村街於明清時期是人才輩出的, 正是“上堂習文下堂練武, 村居汝德里汝人”。 據現在英德檔案館存藏的康熙十三年、二十六年、乾隆、道光及民國等年代《英德縣誌》的不完全截查為“古道人”的有黃秀裳、黃秀芳、黃桂、黃裳、黃潤色、黃月池、黃天福等人, 故此民間流傳有“古道上村街, 九代不扶犁”之說法。 上村街是古道的經濟、文化中心, 又是黃氏族姓居住之地, 因五城兵馬使司黃秀裳敕封為“古道名鄉”而聞名, 有詩傳曰“古立名鄉是上村, 道行天下得傳聞;名人自出撥奇萃, 鄉有賢良舉世尊。 ”

古道村落建築簡介

迴龍祠

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黃氏後裔集資在村西面建成了黃家祠堂——迴龍祠。該祠堂造型宏偉,古樸莊嚴,工藝精湛,坐北向南,三間二進一天井,總面寬17.48米,總進深22.56米。磚木結構,階磚地面。頭門木門夾花崗岩石門枕,石門額刻“迴龍祠”,上款“嘉慶丁醜季舂重建”,下款“眾信仝敬立”。石門聯:上聯:“大唐口著坤貞德”,下款:“天府薇傳女丈人”。二根前簷柱,蝦公梁,明間前有五級石灰石階。中堂四根花崗岩石柱,石柱礎,後堂六根花崗岩石柱,石柱礎,王架棚頂。明間後部設香案,後堂前帶天井,天井石灰石鋪面。祠內所有石柱都刻有楹聯,四周牆上均有壁畫及題有詩句。建成初期大廳用於供奉曹主娘娘,4間內房用於黃氏子弟讀書,後因種種原因所有詩畫及梁上的雕刻悉被破壞,後改為“修文社學”,作書院用。該祠堂於2011年12月列入英德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觀音廳

建於清代。坐北向南。磚、木結構,二進一天井。頭門單間,面寬11.02米,總進深18.81米,建築占地面積207.3平方米。青磚地板,石門枕雕刻精美圖案,雀替雕刻精美。頭門木門夾,石灰石門枕,明間前有三級石灰石階。中堂四根金柱。後堂明間後設神龕、香案,後堂前帶一天井,石灰石砌築。門樓兩邊各擺設兩對石凳,可供村民乘涼聊天、增進感情。

黃氏宗祠

建於清代。坐北向南。青磚、木結構,三進一天井,面闊7.06米,總進深26.46米,建築面積186.8平方米。頭門單間,木門夾,石門枕,木趟櫳,門額陰刻“嶺南名家”,下款“青增貢生七十七歲陽山林紹殷書”,明間前五級石灰石石階。中堂兩根圓木柱,石柱礎,設兩扇屏門,門間掛一布簾。後堂兩根圓木柱,石柱礎,青磚地面,後牆前擺放香爐,左右牆上掛木對聯“江城產英賢教化穎川稱第一;夏中崇孝友圖書東觀仰無雙”。

古道名鄉

明嘉靖十二年,古道上村人黃秀裳考取撥貢生,授封廣西潯州府遷福建邵武府同知,後升光祿寺署正並被招為郡馬,連任五城兵馬使司。深得嘉靖皇(明世宗朱厚熄)信任,封升為北京東城兵馬指揮。封升後黃秀裳回家探親,因歸家心切,加上路途勞累,回家途中染病在身,回到張陂的燕石渡口時不幸病故。因其政績昭然,其家鄉古道被敕封為“古道名鄉”,並附有一石匾,嵌在古驛道燕石與古道接壤處(佛乸逕)的一石拱閘門上,外人經此逕口抬頭便可見。此石匾於1966年修建古道“六流坑”水庫時,被人折下用於水涵的板蓋。

古驛道

古道素有“古道名鄉通九州”之美譽,古道域內眾山連綿,屬於典型山區地貌。雖地處偏僻,然而在燕石處有連江(即洭水)流過,水路交通較便利,靠近古縣治浛洸,且古道上村街又是個富饒之鄉,來往客商不絕,古時乳源、三山、英陽經商外出必經之路,一直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咽喉要道。在古道與燕石交界處佛乸逕、上村街村後的佛仔坳仍保存有由石塊、石子砌成的古驛道,據有關專家推測,該古驛道有可能是英州的“西京古道”,有待我們考究。目前,該古驛道已吸引了戶外愛好者和學者們的關注。

濃郁的民俗文化

古道上村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進入年價(界)至下一年正月十五晚元宵為止,歷時20餘天。在這段時間,習慣在日期的頭上加個(年)字,如“年二十三”“三十晚”“年初一”“年初十”等,但從十一至十五日,習慣加上“正月” 二字,稱“正月十一”“正月十五”等。年二十三稱為“小年”,送灶君上天彙報人間善惡事,要修建爐灶的人家可以從這一天開始,整個村敲鑼打鼓,外出人員陸續回家過年;年二十四開始大清潔;年二十八、 二十九炸油糍、糖環、角仔、烘米餅;年三十掛燈籠(或彩燈)、貼對聯、門神、殺雞、宰鴨做年飯;除夕,一家人高高興興吃一頓豐盛的團年飯。晚上,給小孩壓歲錢,人人洗澡換新衣,通宵玩樂,油燈不熄到天亮,至年初一淩晨,家家戶戶燃放爆竹迎新年,稱為燒“開門炮”。現在,人們習慣在淩晨零點燃放煙花爆竹。年初一,忌說不吉利的話,人們相見互相道賀,恭祝新年發財、快樂如意等。這一天不殺生,一些人家以腐竹、粉絲為菜,謂之吃齋。年初二習慣早上殺雞。菜式和和團年飯不相上下。年初三為 “窮鬼日”,不出門、不探親。清早起床搞清潔,把屋內外爆竹紙片、垃圾、汙物打掃乾淨,清除出去燒毀,稱為“送窮鬼”。年初四起,婦女回娘家或探親訪友。年初七是“人日”,照例燃放爆竹慶賀一番。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各家照例吃頓豐盛的晚餐,燃放煙花爆竹。

古道上村街黃氏各堂口從年初一開始組織獅隊到各村拜年,直至年初十結束。元宵節晚,村裡有觀燈的習俗,還有鎮上的舞火麒麟等鬧元宵活動,更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吸引周邊群眾前來觀看。

黃秀裳與“馬上貴人”

古道,是由黃氏開基祖友信公于1343年從福建遷來,經英德坪地烏塔村後遷移到古道上村興建的,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他作古後,被後人葬于馬鞍山上的半壁石上,形如一貴人正坐于馬鞍上往前行。該穴名為“壁上掛燈”,正好照耀著馬上的貴人和黃氏子孫開枝散葉,世代有子孫為官任職,造福萬民。古道謂之名鄉,緣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拔貢生黃秀裳。黃秀裳(1512—1554),明嘉靖十二年(1533)拔貢生,授封廣西潯州府遷福建邵武府同知,後升光祿署正並招為郡馬,連升五城兵馬使司,深得嘉靖皇帝的信任,封升為北京東城兵馬指揮(明代,不但內外諸衛皆置指揮使等官,且建都指揮司,為一省軍務最高之機關,長官曰都指揮使)。因為黃秀裳政績昭然,嘉靖皇帝很是欣賞,其家鄉古道被皇上封為“古道名鄉” ,並授之一匾書“古道名鄉”。黃秀裳封升後,有生之年並不長,其中有一個故事,至今還在古道流傳著。

按照古時的慣例,黃秀裳被招為郡馬,皇上要派人查問其家族中的風水,看看是否真能出此人才。初時,黃秀裳不敢將自己家的風水圖如實稟報皇上,便將燕石的馬鞍山說成自家的風水山,並將圖呈上。皇上一看便知道是假。黃秀裳看無法隱瞞實情,於是將自己家族的風水圖呈上。皇上一看,非常激動,御筆一揮,拍手稱道:“對,就是這裡了!” 不料,皇上手中的御筆滴出一滴紅朱,正好滴在馬鞍山上墓地的位置。頓時天地也為之一震,黃秀裳頓覺天旋地轉,差點暈倒。按族人說,宗祠前的馬鞍山墓地上一直聳立的“馬上貴人”,也于此時立刻跌地身亡,散落一地。每年清明掃墓時,在墓前仍然可見當年“馬上貴人”散落一地的碎石。

話說黃秀裳官運亨通,政績昭然。但自被皇上御筆的紅朱滴中馬鞍山後,一直鬱鬱寡歡,身體也每況愈下。於是向皇上提出思親心切,想回鄉探親。皇上一番封賞之後,恩准由郡主帶三個丫鬟陪黃秀裳回家探親。因歸家心切,加上長途勞累,不幸染病在身,回到張坡的燕石渡口便病亡了,黃秀裳被安葬于燕石一山坡上。

黃秀裳正值仕途青雲直上時,卻英年早逝,後人一直傳說,是因為當年皇上在查看黃秀裳家族風水時,御用紅朱撒到馬鞍山,致使“馬上貴人”跌馬身亡。而“馬上貴人”是扶持黃秀裳的,現在已經被皇上不小心判決,黃秀裳沒有了風水中扶持自己的貴人,所以命不長了。

後來,黃秀裳父親黃珊貴贈文林城兵馬司副指揮,母親朱氏贈孺人,妻子吳氏、鄧氏皆封孺人。嘉靖十七年(1538),英德縣知縣楊貴為黃秀裳在城內西巷建有光祿坊。

遊玩熱點推薦

山環水潤 大美英德

英德之美,等你來發現

點擊下麵的標籤

會有驚喜哦

↓↓↓

美景|美宿|美食 | 特產

{廣東省縣(市)域最具影響力旅遊微信公眾號}

迴龍祠

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黃氏後裔集資在村西面建成了黃家祠堂——迴龍祠。該祠堂造型宏偉,古樸莊嚴,工藝精湛,坐北向南,三間二進一天井,總面寬17.48米,總進深22.56米。磚木結構,階磚地面。頭門木門夾花崗岩石門枕,石門額刻“迴龍祠”,上款“嘉慶丁醜季舂重建”,下款“眾信仝敬立”。石門聯:上聯:“大唐口著坤貞德”,下款:“天府薇傳女丈人”。二根前簷柱,蝦公梁,明間前有五級石灰石階。中堂四根花崗岩石柱,石柱礎,後堂六根花崗岩石柱,石柱礎,王架棚頂。明間後部設香案,後堂前帶天井,天井石灰石鋪面。祠內所有石柱都刻有楹聯,四周牆上均有壁畫及題有詩句。建成初期大廳用於供奉曹主娘娘,4間內房用於黃氏子弟讀書,後因種種原因所有詩畫及梁上的雕刻悉被破壞,後改為“修文社學”,作書院用。該祠堂於2011年12月列入英德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觀音廳

建於清代。坐北向南。磚、木結構,二進一天井。頭門單間,面寬11.02米,總進深18.81米,建築占地面積207.3平方米。青磚地板,石門枕雕刻精美圖案,雀替雕刻精美。頭門木門夾,石灰石門枕,明間前有三級石灰石階。中堂四根金柱。後堂明間後設神龕、香案,後堂前帶一天井,石灰石砌築。門樓兩邊各擺設兩對石凳,可供村民乘涼聊天、增進感情。

黃氏宗祠

建於清代。坐北向南。青磚、木結構,三進一天井,面闊7.06米,總進深26.46米,建築面積186.8平方米。頭門單間,木門夾,石門枕,木趟櫳,門額陰刻“嶺南名家”,下款“青增貢生七十七歲陽山林紹殷書”,明間前五級石灰石石階。中堂兩根圓木柱,石柱礎,設兩扇屏門,門間掛一布簾。後堂兩根圓木柱,石柱礎,青磚地面,後牆前擺放香爐,左右牆上掛木對聯“江城產英賢教化穎川稱第一;夏中崇孝友圖書東觀仰無雙”。

古道名鄉

明嘉靖十二年,古道上村人黃秀裳考取撥貢生,授封廣西潯州府遷福建邵武府同知,後升光祿寺署正並被招為郡馬,連任五城兵馬使司。深得嘉靖皇(明世宗朱厚熄)信任,封升為北京東城兵馬指揮。封升後黃秀裳回家探親,因歸家心切,加上路途勞累,回家途中染病在身,回到張陂的燕石渡口時不幸病故。因其政績昭然,其家鄉古道被敕封為“古道名鄉”,並附有一石匾,嵌在古驛道燕石與古道接壤處(佛乸逕)的一石拱閘門上,外人經此逕口抬頭便可見。此石匾於1966年修建古道“六流坑”水庫時,被人折下用於水涵的板蓋。

古驛道

古道素有“古道名鄉通九州”之美譽,古道域內眾山連綿,屬於典型山區地貌。雖地處偏僻,然而在燕石處有連江(即洭水)流過,水路交通較便利,靠近古縣治浛洸,且古道上村街又是個富饒之鄉,來往客商不絕,古時乳源、三山、英陽經商外出必經之路,一直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咽喉要道。在古道與燕石交界處佛乸逕、上村街村後的佛仔坳仍保存有由石塊、石子砌成的古驛道,據有關專家推測,該古驛道有可能是英州的“西京古道”,有待我們考究。目前,該古驛道已吸引了戶外愛好者和學者們的關注。

濃郁的民俗文化

古道上村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進入年價(界)至下一年正月十五晚元宵為止,歷時20餘天。在這段時間,習慣在日期的頭上加個(年)字,如“年二十三”“三十晚”“年初一”“年初十”等,但從十一至十五日,習慣加上“正月” 二字,稱“正月十一”“正月十五”等。年二十三稱為“小年”,送灶君上天彙報人間善惡事,要修建爐灶的人家可以從這一天開始,整個村敲鑼打鼓,外出人員陸續回家過年;年二十四開始大清潔;年二十八、 二十九炸油糍、糖環、角仔、烘米餅;年三十掛燈籠(或彩燈)、貼對聯、門神、殺雞、宰鴨做年飯;除夕,一家人高高興興吃一頓豐盛的團年飯。晚上,給小孩壓歲錢,人人洗澡換新衣,通宵玩樂,油燈不熄到天亮,至年初一淩晨,家家戶戶燃放爆竹迎新年,稱為燒“開門炮”。現在,人們習慣在淩晨零點燃放煙花爆竹。年初一,忌說不吉利的話,人們相見互相道賀,恭祝新年發財、快樂如意等。這一天不殺生,一些人家以腐竹、粉絲為菜,謂之吃齋。年初二習慣早上殺雞。菜式和和團年飯不相上下。年初三為 “窮鬼日”,不出門、不探親。清早起床搞清潔,把屋內外爆竹紙片、垃圾、汙物打掃乾淨,清除出去燒毀,稱為“送窮鬼”。年初四起,婦女回娘家或探親訪友。年初七是“人日”,照例燃放爆竹慶賀一番。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各家照例吃頓豐盛的晚餐,燃放煙花爆竹。

古道上村街黃氏各堂口從年初一開始組織獅隊到各村拜年,直至年初十結束。元宵節晚,村裡有觀燈的習俗,還有鎮上的舞火麒麟等鬧元宵活動,更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吸引周邊群眾前來觀看。

黃秀裳與“馬上貴人”

古道,是由黃氏開基祖友信公于1343年從福建遷來,經英德坪地烏塔村後遷移到古道上村興建的,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他作古後,被後人葬于馬鞍山上的半壁石上,形如一貴人正坐于馬鞍上往前行。該穴名為“壁上掛燈”,正好照耀著馬上的貴人和黃氏子孫開枝散葉,世代有子孫為官任職,造福萬民。古道謂之名鄉,緣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拔貢生黃秀裳。黃秀裳(1512—1554),明嘉靖十二年(1533)拔貢生,授封廣西潯州府遷福建邵武府同知,後升光祿署正並招為郡馬,連升五城兵馬使司,深得嘉靖皇帝的信任,封升為北京東城兵馬指揮(明代,不但內外諸衛皆置指揮使等官,且建都指揮司,為一省軍務最高之機關,長官曰都指揮使)。因為黃秀裳政績昭然,嘉靖皇帝很是欣賞,其家鄉古道被皇上封為“古道名鄉” ,並授之一匾書“古道名鄉”。黃秀裳封升後,有生之年並不長,其中有一個故事,至今還在古道流傳著。

按照古時的慣例,黃秀裳被招為郡馬,皇上要派人查問其家族中的風水,看看是否真能出此人才。初時,黃秀裳不敢將自己家的風水圖如實稟報皇上,便將燕石的馬鞍山說成自家的風水山,並將圖呈上。皇上一看便知道是假。黃秀裳看無法隱瞞實情,於是將自己家族的風水圖呈上。皇上一看,非常激動,御筆一揮,拍手稱道:“對,就是這裡了!” 不料,皇上手中的御筆滴出一滴紅朱,正好滴在馬鞍山上墓地的位置。頓時天地也為之一震,黃秀裳頓覺天旋地轉,差點暈倒。按族人說,宗祠前的馬鞍山墓地上一直聳立的“馬上貴人”,也于此時立刻跌地身亡,散落一地。每年清明掃墓時,在墓前仍然可見當年“馬上貴人”散落一地的碎石。

話說黃秀裳官運亨通,政績昭然。但自被皇上御筆的紅朱滴中馬鞍山後,一直鬱鬱寡歡,身體也每況愈下。於是向皇上提出思親心切,想回鄉探親。皇上一番封賞之後,恩准由郡主帶三個丫鬟陪黃秀裳回家探親。因歸家心切,加上長途勞累,不幸染病在身,回到張坡的燕石渡口便病亡了,黃秀裳被安葬于燕石一山坡上。

黃秀裳正值仕途青雲直上時,卻英年早逝,後人一直傳說,是因為當年皇上在查看黃秀裳家族風水時,御用紅朱撒到馬鞍山,致使“馬上貴人”跌馬身亡。而“馬上貴人”是扶持黃秀裳的,現在已經被皇上不小心判決,黃秀裳沒有了風水中扶持自己的貴人,所以命不長了。

後來,黃秀裳父親黃珊貴贈文林城兵馬司副指揮,母親朱氏贈孺人,妻子吳氏、鄧氏皆封孺人。嘉靖十七年(1538),英德縣知縣楊貴為黃秀裳在城內西巷建有光祿坊。

遊玩熱點推薦

山環水潤 大美英德

英德之美,等你來發現

點擊下麵的標籤

會有驚喜哦

↓↓↓

美景|美宿|美食 | 特產

{廣東省縣(市)域最具影響力旅遊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