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興遭美封殺警示:自主智慧財產權才是核心競爭力!

4月16日,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佈, 今後7年內, 將禁止該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

上個月22日, 特朗普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在此特殊背景下, 中興遭遇了有史以來的最嚴制裁, 輿論普遍將此解讀為“中美貿易摩擦在通訊技術領域的一個縮影”。

這不僅反映出新一輪中美貿易摩擦正向技術產業蔓延, 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中國通訊企業在出海過程中屢屢受挫的窘境以及存在的技術“痛點”。 此事件也給啟發我們討論:中國科技企業出路在哪?

一紙禁令兩敗俱傷

作為中國最早的手機自主品牌, 成立於1985年的中興通訊是一家以通信設備製造起家的公司, 最初通過進入手機製造領域不斷拓展電信運營商市場。

目前中興通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網路設備製造商,

美國市場第四大智慧手機廠商。 本次遭遇的出口管制對其現有業務帶來的衝擊有多大, 暫時還難以確切地進行評估。 但考慮到該公司電信設備、手機中有大量來自美國公司的元器件和軟體, 其中很多都是無替代方案的, 中興未來的產品銷售、規劃、開發均會遭受挫折, 7年時間足以嚴重拖累一家科技公司, 更不用提5G時代已近在眼前。

以手機為例, 高通的晶片在中興手機中占比近六成, 聯發科占比三成左右。 但即便全部換作聯發科, 也還有其他元器件如PA功率放大器無法取而代之, 這部分幾乎全部來自于美國廠商, 比如Avago、Qorvo、Skyworks等。

系統軟體方面的掣肘就更不用說了, 來自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GMS認證), 是海外發售手機繞不開的一道牆,

再加上中興手機在美國的市場占比高達15%, 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國智慧手機市場有顯著份額的廠商。

而幾乎在美國制裁大棒落下的同時, 美國最重要的盟友英國也以安全擔憂為由, 通過英網路安全監督機構警告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 這意味著中興很可能無緣5G普及前夜英國運營商基礎設施升級的巨額合同。

連續遭遇重創, 這意味著中興在智慧手機產品上很可能會走進“死胡同”。 而美國作為施力的一方, 也難逃反作用力的影響。 作為全球主要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中興通訊與眾多美國供應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為全美近13萬個高科技就業崗位提供支援。 由於合作關係緊密, 此次出口制裁無疑使高通、英特爾等這些中興在美國的供應商蒙受損失。

國產晶片之痛

這一事件對包括中興在內的高科技企業產生很大影響, 輿論譁然之後, 更多的聲音開始指向國內晶片市場。 其中的一個關注焦點是, 出口禁運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核心技術缺乏的痛點。

“缺芯少魂”的問題, 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有人稱, 中興看似擁有比較多的專利, 事實上大多數產品領域還是很依賴美國的廠商。 據AI財經社獲悉的數據稱, “甚至高端晶片90%以上依賴進口”, 甚至有說法認為中國晶片自給率之低遠低於石油。

隨著近幾年中國對本土晶片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包括最近發佈的《中國製造2025》, 意味著中國將加強在晶片、人工智慧、5G方面的投入力度。

但由於技術、人才等欠缺, 國產晶片整體上只能在低端領域打轉, 短期內很難實現突破。 於是通過收購與合資加速發展、縮小與外資同行的距離, 就成了企業最常用、最好用的發展路線。 因此, “全球沒有幾家企業能做, 嚴重依賴美國進口”成為國內不少缺乏晶片技術自主研發條件的企業的常態。

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此次事件讓我們再次認識到: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自主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中興之痛警示我們:無論是企業反躬自省還是自救,在被動制裁的海外市場,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層面的投入,不斷創新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

中國高鐵的發展之路或許可以給中國企業以導向。曾經中國沒有高鐵,各方面技術都很落後。而中國高鐵從零開始,加大研發投入,堅持自主創新,10年時間從無到有,從追趕者成超越者,從“跟跑”到“領跑”,一路向前,憑藉技術領先、安全可靠、性價比高,走向世界前列。

人民日報評論稱:面對技術差距不能盲目悲觀,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喪失信心,而應該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通過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可以預見,從現在開始,中國將不計成本加大在晶片產業的投入,整個產業將迎來歷史性的機遇。”一位投資人如此評論。

中興之痛,也告誡告誡中國企業:只有長期堅持創新研發,打造自主智慧財產權,企業發展才能更加長遠!

獲取智慧財產權服務,關注高沃智慧財產權~

嚴重依賴美國進口”成為國內不少缺乏晶片技術自主研發條件的企業的常態。

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此次事件讓我們再次認識到: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自主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中興之痛警示我們:無論是企業反躬自省還是自救,在被動制裁的海外市場,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層面的投入,不斷創新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

中國高鐵的發展之路或許可以給中國企業以導向。曾經中國沒有高鐵,各方面技術都很落後。而中國高鐵從零開始,加大研發投入,堅持自主創新,10年時間從無到有,從追趕者成超越者,從“跟跑”到“領跑”,一路向前,憑藉技術領先、安全可靠、性價比高,走向世界前列。

人民日報評論稱:面對技術差距不能盲目悲觀,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喪失信心,而應該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通過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可以預見,從現在開始,中國將不計成本加大在晶片產業的投入,整個產業將迎來歷史性的機遇。”一位投資人如此評論。

中興之痛,也告誡告誡中國企業:只有長期堅持創新研發,打造自主智慧財產權,企業發展才能更加長遠!

獲取智慧財產權服務,關注高沃智慧財產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