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經濟 穩中有進、進中育新(經濟觀察·一季度資料怎麼看)

“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 國民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品質效益持續提升, 經濟發展開局良好。 ”17日,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邢志宏用“穩、新、優、好”概括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特點。

穩與新: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 就業充分活力足

——運行穩。 “一季度經濟增長平穩、就業擴大、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運行格局良好。 ”邢志宏說。

經濟增長平穩。 一季度經濟增長6.8%, 與去年四季度持平, 經濟增速連續11個季度穩定在6.7%—6.9%區間。

就業穩步擴大。 1—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

分別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9%、4.8%和4.9%, 分別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個百分點。

“一季度, 各月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 特別是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5%以下。 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88萬人, 就業比較充分是經濟穩定運行的一個重要標誌。 ”邢志宏說。

物價總體穩定。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 繼續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商品供應充足、供需基本平衡。 同時, 工業生產價格漲勢在放緩, 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7%, 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7個百分點。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快速增長, 特別是進口增速繼續高於出口增速,

順差有所收窄, 進出口更趨平衡, 外匯儲備保持基本穩定。

——動能新。 “一季度創新驅動效應非常明顯, 創業創新蓬勃發展, 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邢志宏介紹, 今年以來, 新市場主體大量增加。 據統計, 一季度新登記企業132萬戶, 日均新登記企業1.47萬戶, 增量可觀。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9.6%, 增長幅度明顯高於規上工業平均增速。 同時, 網上零售額增長35.4%, 快遞業務量增長30%以上, 增速繼續加快。 “‘互聯網+’深度融入各行業各領域, 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用經濟繼續快速發展, 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邢志宏說。

優與好: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7.8%, 民間投資增長8.9%

——結構優。 一季度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發展協調性持續提高。

看產業結構, 服務業主導作用繼續增強。 一季度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達到56.6%, 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1.6%, 高於二產25.5個百分點。 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 在規上工業中, 高技術製造業比重達到12.7%, 裝備製造業比重達32.2%。

看需求結構, 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繼續增強。 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8%, 高於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46.5個百分點。 “在消費中, 商品性消費正在向品質消費轉變, 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 都是消費領域新變化。 ”邢志宏說。

看投資結構, 在補短板、強弱項、增後勁過程中,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今年以來, 農業、社會領域投資增長均超20%,

高技術產業投資在產業投資中的占比不斷提升。 最重要的是, 民間投資活力增強, 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60%以上, 一季度增長8.9%, 增幅比去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

看外貿結構, 從貿易方式來看, 一般貿易占比在提升;從貿易主體來看, 民營企業出口占比進一步提高;從區域來看, 中西部地區進出口增長明顯快於全國。

——效益好。 一季度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綠色發展積極推進, 成為經濟運行亮點。

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一季度, 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5%, 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 1—2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1%, 規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增長4.5%。 “在去年很高的基數上繼續保持增長, 非常不容易、非常難得,

反映了企業效益進一步提升。 ”邢志宏說。

全國居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依然快於人均GDP增長, 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2%, 清潔能源比例上升,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升。

韌與足:中美貿易摩擦難不倒中國經濟, 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近期, 中美貿易摩擦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何種影響, 成為關注焦點。 對此, 邢志宏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中國經濟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增強, 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 中美貿易摩擦難不倒中國經濟, 更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

中國經濟韌性好, 調整適應能力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國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向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 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中國從出口大國轉向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

“過去幾年,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內需為主的經濟結構。”邢志宏透露,2008年到2017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105.7%,中國通過內需對沖了外需減弱影響。“最終消費支出連續5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和出口、投資相比,消費波動性明顯小一些,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化對於中國經濟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潛力足。中國每天新增企業上萬家,去年研發投入占GDP比例2.12%,超過歐盟15國平均水準,研發投入總量位居世界第二。根據世界相關組織排名,去年中國創新指數排名第二十二位。

“創業創新使人口紅利正在向人才紅利轉變。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是了不起的潛力,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希望所在。”邢志宏說,經濟活力、動力、潛力不斷釋放,使經濟創新力、競爭力大大增強,提高了應對複雜局勢的能力。

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作為發展中大國,無論是從發展空間、產業體系,還是宏觀調控空間看,中國經濟都有很大迴旋餘地。

“中國產業體系比較完備,即使有些行業受到影響,另外一些行業可能還在加快發展,能彌補、促進、支持遇到困難的行業。”邢志宏說,中國財政金融穩健運行,外匯儲備規模世界第一,政策調控工具多、空間大。所以,中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和風險挑戰,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中國從出口大國轉向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

“過去幾年,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內需為主的經濟結構。”邢志宏透露,2008年到2017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105.7%,中國通過內需對沖了外需減弱影響。“最終消費支出連續5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和出口、投資相比,消費波動性明顯小一些,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化對於中國經濟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潛力足。中國每天新增企業上萬家,去年研發投入占GDP比例2.12%,超過歐盟15國平均水準,研發投入總量位居世界第二。根據世界相關組織排名,去年中國創新指數排名第二十二位。

“創業創新使人口紅利正在向人才紅利轉變。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是了不起的潛力,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希望所在。”邢志宏說,經濟活力、動力、潛力不斷釋放,使經濟創新力、競爭力大大增強,提高了應對複雜局勢的能力。

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作為發展中大國,無論是從發展空間、產業體系,還是宏觀調控空間看,中國經濟都有很大迴旋餘地。

“中國產業體系比較完備,即使有些行業受到影響,另外一些行業可能還在加快發展,能彌補、促進、支持遇到困難的行業。”邢志宏說,中國財政金融穩健運行,外匯儲備規模世界第一,政策調控工具多、空間大。所以,中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和風險挑戰,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