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霍亂時期的愛情》:害怕接受現實打擊的人,別看瑪律克斯的書

《霍亂時期的愛情》:害怕接受現實打擊的人, 還是別看瑪律克斯的書

我曾經以為《挪威的森林》是我喜歡的小說, 直到我遇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一直以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我最喜歡的小說,

直到我遇到《霍亂時期的愛情》。

相比《百年孤獨》這本書更通俗, 看起來也更順暢, 雖然少了那種魔幻的奇異色彩, 但多了細膩和真實, 同時對愛情、婚姻、性、人生、衰老等主題都有非常深刻而獨特的見解。

我毫不懷疑地斷定, 這本充滿遲暮感傷的書, 出自一位老者。 作為無愧於“大師”稱謂的少數作家之一, 瑪律克斯給予我的閱讀經驗, 與“溫情”、“感動”毫不相關, 他習慣于以一個平靜從容的手勢, 把溫情撕裂給人看, 無論何時, 他都顯得無比優雅。

在這本書中, “霍亂”是“愛情”的一個策略性修辭, 而那些典型的瑪律克斯式意象――貧窮、嚴熱、骯髒、疾病、黨派之爭、滿街發臭的屍體、成為殖民符號的香蕉公司在小說中也只是模糊而遙遠的陪襯。

事實上, 沒有這些浮光掠影的點觸, 這本“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也足夠完整了。

瑪律克斯曾經低調地表示, 這是一本關於愛情的小說。 與此同時, 他在暗地裡鼓足了野心, 要窮盡這個題材的一切可能:暗戀、初戀、失戀、單戀、等待、殉情、喪偶、偷情、婚外戀、夫妻親情、露水姻緣、黃昏暮情、老少畸愛……這個龐大但絕不臃腫的囊括,

再加上能夠包容讀者自身的想像和體驗的開放式結局, 使得它成為一本奇異而富足的書。

瑪律克斯的寫作, 忠實於一種叫“生活”的東西。 這種忠實表現在文本中, 就要求剔除一切“浮誇文風、詞藻的堆砌和誇張性的聲響法”, 要求還原、下降, 要求隨手可觸的細節而非不著邊際的想像。 這樣的文本, 始終處於綿延的狀態中, 它們在空間上打破大情境, 削弱高潮、填平細部, 從而使得敘述在時間上呈現平靜、克制、不間斷的流動, 這種奇特的敘述流, 其實就是瑪律克斯一直追求的那種外祖父母講故事時不緊不慢的方式。

文學的真正力量, 是把我們從這種漠然、偏誤和漫不經心中驚醒。 瑪律克斯的高明在於, 他用於打破閱讀與書寫惰性的, 不是故作驚人語和花哨的出位, 而是戳穿幻相, 讓直指人心的真實本身浮現。

男人和女人的愛, 在瑪律克斯筆下,

潺潺流出。 這是任何外界環境都改變不了的, 哪怕霍亂橫行, 哪怕再沒有了木炭、海馬, 愛依然在。 很多人說, 這是寫給女人的小說。 但我這個男人看後也分外感動。 和心愛的人結婚吧, 不要以幼稚和衰老為理由而葬送幸福的降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