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6年,一部相機,和他一起走進你不曾瞭解的關中帝王陵……

古有民諺雲:“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 陝西的黃土埋皇上。 ”

關中大地

坐擁厚重的歷史積澱與豐富文化遺產資源

周秦漢唐…多少帝王將相埋葬於此

從渭河南北的沖積平原上望去

星羅棋佈著大大小小幾十座帝王陵墓

作為十三朝古都

這裡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我們解讀

那些前人留下的寶貴智慧

等待著一代代西安人去發掘

又到一年國際古跡遺址日

今年的主題是:“遺產事業 繼往開來”

繼承前人事業, 開闢未來道路

在西安, 就有這樣一個用雙腳“丈量歷史”的人

6年時間, 他背起一部相機走過45座帝王陵

在他的筆下, 一座座死氣沉沉的巨大墳塚

變成了生機勃勃的文化寶庫

金石

西安日報記者

自2012年起, 《西安日報》“文化視點”專欄

陸續刊發《走訪關中帝王陵》系列報導50餘期

今天

就和小布一起跟隨他——記者金石的腳步

揭秘關中帝王陵之謎

盤點關中帝王陵九大獨具魅力的看點

陵墓多到成排成行

茂陵

渭北串珠狀的西漢帝王陵自東向西排列

遙相呼應

大有咸陽原舍我其誰之勢

而這僅僅是關中帝王陵的一個縮影

在關中,帝王陵多得成排成行,論座數則難以數清。據統計,有明確位置、生前在帝王位上坐過的獨立王朝帝王的陵墓有40多座,如果再加上追封的帝王和諸侯國王的陵,足有70座左右。

曾有民諺道:“南方才子北方將,陝西黃土埋皇上。”而陝西境內的帝王陵,則集中分佈在陝西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關中地區。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關中沃野千里,四周的山脈既攔截了北來的寒流、拒絕了南來的熱浪,氣候溫和,且進可攻,退可守,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此,遠古時期的炎、黃部族就發源於此,以後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亦一個接一個慣性般地定都於此,帝王身後葬地自然而然也沒有比關中更高端的選擇。二是關中人歷盡大是大非,見多識廣,秉性穩健,遠謀深算,不隨王朝更迭而癲狂失性丟棄規矩,不為一時之利而忘乎所以翻天覆地,帝王陵得以較好保存。

唐宣宗貞陵

因此許多人來到西安,看到連圍牆都沒有的帝王陵,都震驚到不可思議。也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到這麼多沒有任何現代開發痕跡、未設任何參觀門檻的帝王陵。

帝王陵墓也任性

杜陵

自秦昭襄王開始,似乎帝王陵多遵守一個規則,帝都在渭河北,帝王陵在渭河南;帝都在渭河南,帝王陵則在渭河北。

漢文帝劉恒、漢宣帝劉詢分別讓自己的霸陵、杜陵退出了擁擠的咸陽原,與世無爭地挪到了與多數西漢帝陵隔河相望的杜陵原、白鹿原。地理位置看似孤單,但由於他們開創了文景之治、孝宣中興,如今的帝陵反而別具風光。

陽陵

此後,唐高祖李淵的獻陵依照漢制積土為陵,唐太宗李世民則把昭陵選在禮泉九嵕山人工山洞裡,開創了唐朝帝王陵依山為陵的先河。不受傳統禮俗制約的女皇武則天,打破祖訓,將自己埋入先前葬了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從而使乾陵一座地宮安葬了兩個皇上,絕無僅有。

乾陵

如此看來,關中帝王陵不但數量巨大,且各不相同。不僅積土為陵、依山為陵這兩大類型俱全,而且積土為陵的有的為覆鬥形封土,有的為圓丘型封土。同時,既有石窟墓,也有土墓。土墓中有的有封土堆,有的沒有封土堆;有的為土洞墓,有的為土壙墓。

亞字型墓

土墓中有4出墓道的亞字型墓,有一條墓道的甲字型墓,還有非中字型的單側雙墓道墓。有的皇帝墓葬與皇后墓葬位於同一封土下,有的皇帝墓葬和皇后墓葬同陵區不同封土;有的皇帝與皇后同封土同穴,有的皇帝與皇后同封土而不同穴。

動輒幾十萬人建造的秦始皇陵,目前留存的封土占地面積24萬多平方米,封土體積458萬多立方米,也是世界三大帝王陵中,封土占地面積最多、體積最大的一座。

觸手可及的寶庫

唐宣宗貞陵西門石獅

在人們心目中

寶庫

是自然、隱蔽又神秘的

許多人對此饒有興趣

不求進入寶庫內

只求近距離看看寶庫所在地

昭陵

關中的帝王陵,不僅僅有封土堆,有陵園,還有封域。尤其是依山為陵的唐陵,大得出乎一般人的想像,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面積113.15平方公里,接近聖馬利諾共和國面積的兩倍,是吐瓦魯國面積的4倍,比摩納哥公國面積的50倍還多。相比之下號稱世界上三大帝王陵的古埃及國王胡夫金字塔、秦始皇陵、日本仁德天皇陵的封域不足掛齒。

而每一個帝王陵區周圍,都有大量稀世珍寶成群結隊的隨葬坑。古文獻曾有說:帝王們每年用“天下貢賦三分之一”為自己建陵。而建一個陵往往需要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秦始皇陵隨葬坑之一的兵馬俑一面世就震驚全球,成為世界第8大奇跡。漢陽陵出土的隨葬品,更在國際考古界享有崇高聲譽。

漢陽陵羅經石

如果你仔細看,也許還會在帝王陵封域內發現1000年前甚至2000年前陵園的殘垣、門闕的土台。目前,關中帝王陵中30多座闊步進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余座榮登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兩千年前的“特區”

茂陵

並不是所有帝王都希望自己的陵墓處在一個人煙稀少、冷冷清清的地方。小布瞭解到,西漢就有7位皇帝很有趣,他們把自己的陵定在了與都城有一定距離的地方,以陵為中心、以陵號為名,分別建了7個縣,縣城就在陵邊,尤其是長陵邑的南城牆,一部分與陵園的北城牆共用一道牆。

西漢建陵邑,綜合考慮到了供奉陵園,“強幹弱枝”鞏固中央統治,繁榮帝陵附近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等等。為此遷徙關東大族、達官巨富充填其中,使陵邑迅速繁榮起來,成了“經濟開發特區”。當時名震全國的富商大賈,不少出自陵邑。由於除了霸陵、杜陵,其他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等5陵邑在咸陽原,咸陽原又稱五陵原。此外陵邑中還雲集大量其他方面的達官顯貴和社會名流。漢代期間,屬五陵邑人為侯者逾70名。漢宣帝曾把“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者遷到杜陵邑。有人說,西漢中、晚期,全國政治中心在三輔;三輔中心在諸陵邑。陵邑裡也曾出現過文化、思想界巨星那璀璨的身影,“史界太祖”司馬遷曾徙家茂陵;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的推動者、西漢思想家董仲舒亦定居茂陵。兩漢辭賦最為著名的作者大多出自陵邑,其中以西漢的司馬相如最為耀眼。

西漢帝陵陵邑,至今不僅保留有遺址,長陵邑和安陵邑等遺址地面上還傲然挺立著2000年前、像長長列車一樣的城牆殘垣。

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

唐獻陵南巨大的石虎

在一般人的眼裡

涉及到皇家的珍貴文物

只有在櫥窗裡

或是戒備森嚴的博物館裡才能看到

然而

關中唐陵數百尊上千年的石刻

依舊同千年前一般

大大方方、毫無羞澀地屹立在田野裡或荒山上

沒有圍牆,沒有遮擋

遊客可以零距離接觸

無障礙全方位觀察

乾陵青龍門的兩尊石獅

關中帝王陵石刻數量多、題材廣、體量大、雕刻技藝精湛,不算陪葬墓的石刻,現存有400餘件,大類有人、動物、石碑、華表四種。動物類裡有石獅、石虎、犀牛、仗馬、鴕鳥、古代傳說中的瑞獸翼馬等等;石人類裡有高大的石翁仲,仗馬旁的控馬官,做出貢獻的傑出少數民族將領、酋長或後來唐代冊命的都督蕃人像等。

唐建陵華表

這些石雕多數高大,橋陵石翁仲相當兩個大高個的真人,高3.67——4.28米;在類別裡華表往往出類拔萃、傲視群雄,最高的橋陵華表有3層樓高,通高8.64米;乾陵無字碑則以自己厚重的體量一劍封喉,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與一輛5噸卡車的體積相當,但就是4輛5噸卡車也載不動它。

無字碑

這些石刻多為圓雕,也有浮雕、線雕,無不出自巨匠、大師之手。這些大師窮其所能,精雕細琢,後人無不讚歎先人的藝術造詣。當你從石刻夾道的神道走過,就像是穿過時間隧道,目睹當年群臣恭迎帝王歸來的隆重場面。這些“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讓我們離歷史更近了一步。

“巨星”的落幕之地

杜陵

站在漢宣帝杜陵封土上

展目東望,兩排土堆

由近向遠,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猶如彗星的長尾

那不是普通的土堆,而是陪葬墓

昭陵俯瞰圖

西漢帝陵和部分唐陵,浩浩蕩蕩的陪葬墓眾星拱月般分佈在其周圍,或以東側為主,或以南側為要,或排為兩行,或呈扇狀分佈。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陪葬墓數量創世界之最,達到200多座。

陪葬墓下埋的,除了皇上的恩妻愛妃、寵子嬌女等皇室宗親,還有許多當年耀眼的巨星,有的馳騁疆場,摧城拔寨,威震四海;有的著書立說,字字珠璣,文名五湖。有如在平息安史之亂立下汗馬之勞、陪葬唐肅宗建陵、“上以調三光、下以蒙五嶽,勳高今古,柱石四朝”的軍事家郭子儀。還有許多人把漢武帝劉徹茂陵當做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墓號。

這些巨星升起的地方如今已灰飛煙滅,但他們的墓葬,仍完好地保存在關中。西漢著名大將軍霍去病的墓在茂陵東,茂陵博物館就建在霍去病墓園。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神話傳說中的托塔天王李靖墓,傳說中以三板斧著稱的唐朝開國名將程咬金墓,被民間尊為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3個門神的右門神尉遲敬德、左門神秦瓊、單門門神魏征的墓均在昭陵南。儘管千年已過,他們依舊如昨夜星辰般閃爍。

高顏值的風水經典寶庫

隋文帝楊堅泰陵

許多遊客對自然景觀情有獨鍾

把帝王陵列為純粹的人文景觀而敬而遠之

殊不知

關中帝王陵自古以來被看做風水經典寶庫

均為形勝之地

建陵墓本就是一種給後人看的形式

帝王們又怎麼可能忽略了墓地的顏值

唐景陵

西漢帝陵所在的渭北第一道高原咸陽原、杜陵原、白鹿原,以及積土為陵的4座唐陵所在渭北第二道黃土高原,地高土闊,田禾春綠秋黃,攀上陵首,800裡渭河川道盡收眼底,頃刻盪氣迴腸,心寬胸廣;依山為陵的14座唐陵所在北山山脈,巍峨蜿蜒,每座陵所在山峰,更是鬼斧神工,天工巧成,或龍蟠、或虎踞,或筆架,唐乾陵所在地梁山猶若睡美人,唐昭陵的九嵕山似臥虎,唐中宗定陵所在的鳳凰山猶如展翅飛翔鳳凰,唐德宗崇陵所在的嵯峨山猶如蓮花綻放,唐順宗李誦豐陵所在的虎頭山分明就是一面虎頭,登臨其頂,放眼南望,山環水抱、四面拱衛,頓時豪情滿懷,意氣風發。位於橋山的黃帝陵,居於天臺山的炎帝陵,景色亦是壯麗、雄奇。帝王陵的自然景觀,因有人文景觀支撐,顯得風韻十足、可圈可點。

再生動不過的互動節目

漢長陵陵邑城牆

每一個座帝王陵,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初來乍到的遊客其實很難自己發現。打開大門的簡便辦法,就是尋找掌握“鑰匙”的人。而掌握此“鑰匙”的人,就是陵周圍的群眾,特別是村落裡的村民。

當你走進帝王陵周圍的村落就會發現,那裡有數以百計的民間傳說故事和祭祀、洗石獅祈雨、拜石人幹大(爹)等等風俗。那些早已故去的帝王們、千年不老的石人石馬石獅等,都被啟動,活靈活現地活躍在其中,或扮演主角,或扮演配角,或以正面人物出場,或以反面人物露臉,一切都由那些不求報酬的民間人士靈巧高妙地安排、導演。那些用貌似土的掉渣、實則底蘊深厚得和文言文接軌的關中方言講述的傳說,有神話傳說,有傳奇故事,有歌頌友情、愛情的,有鞭笞背信棄義、好逸惡勞的,個個趣味橫生。這些燦爛的民間文化是在已開發景區裡難以找到、再生動不過的互動節目。而帝王陵地面遺存和最佳景色所在,往往就包含在這些傳說裡。

濃縮波瀾壯闊歷史畫卷的硬碟

炎帝陵

一座陵,就是一個君王的句號。這些帝王陵,不僅是集中展示中國墓葬文化的展廳,也是一個個濃縮波瀾壯闊歷史畫卷的硬碟。關中帝王陵不但數量多,涉及朝代也最多。走進這裡,你就能觀察到同一工種的十多個朝代、近百人的人生,而且是極具特色的工種帝王,收穫必豐。

這些陵墓,既展示了陵墓主人時期的歷史,也折射出後來的歷史。透過它們,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歷史上曾經的戰亂、生靈塗炭的黑夜;後代的保護碑,又讓我們看到和平、興盛、百姓安康的陽光。近些年,帝王陵周圍佈滿了監控儀器,更讓人們看到了帝陵保護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

據《陝西帝王陵墓志》

小布整合了陝西42座帝王陵資訊

如果你想瞭解一段迷人的歷史

或許用的上

想瞭解中華文明

不妨從關中帝王陵墓開始

近兩千年間

先後13個王朝在陝西建都

通過對帝王陵的地下世界的探索

我們更能瞭解到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

為現代社會提供更多的經驗和服務

如今的大西安

正不斷積極探索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

這是西安的軟實力

也是西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的天空是如此迷人

在西安

或許你一不小心就會被一段傳說吸引

踏入那個金戈鐵馬、縱橫山河的流金年代

文字:皓月

(部分文字內容及圖片由金石提供)

編輯:皓月丨審核:何礫、周粟

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關中,帝王陵多得成排成行,論座數則難以數清。據統計,有明確位置、生前在帝王位上坐過的獨立王朝帝王的陵墓有40多座,如果再加上追封的帝王和諸侯國王的陵,足有70座左右。

曾有民諺道:“南方才子北方將,陝西黃土埋皇上。”而陝西境內的帝王陵,則集中分佈在陝西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關中地區。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關中沃野千里,四周的山脈既攔截了北來的寒流、拒絕了南來的熱浪,氣候溫和,且進可攻,退可守,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此,遠古時期的炎、黃部族就發源於此,以後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亦一個接一個慣性般地定都於此,帝王身後葬地自然而然也沒有比關中更高端的選擇。二是關中人歷盡大是大非,見多識廣,秉性穩健,遠謀深算,不隨王朝更迭而癲狂失性丟棄規矩,不為一時之利而忘乎所以翻天覆地,帝王陵得以較好保存。

唐宣宗貞陵

因此許多人來到西安,看到連圍牆都沒有的帝王陵,都震驚到不可思議。也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到這麼多沒有任何現代開發痕跡、未設任何參觀門檻的帝王陵。

帝王陵墓也任性

杜陵

自秦昭襄王開始,似乎帝王陵多遵守一個規則,帝都在渭河北,帝王陵在渭河南;帝都在渭河南,帝王陵則在渭河北。

漢文帝劉恒、漢宣帝劉詢分別讓自己的霸陵、杜陵退出了擁擠的咸陽原,與世無爭地挪到了與多數西漢帝陵隔河相望的杜陵原、白鹿原。地理位置看似孤單,但由於他們開創了文景之治、孝宣中興,如今的帝陵反而別具風光。

陽陵

此後,唐高祖李淵的獻陵依照漢制積土為陵,唐太宗李世民則把昭陵選在禮泉九嵕山人工山洞裡,開創了唐朝帝王陵依山為陵的先河。不受傳統禮俗制約的女皇武則天,打破祖訓,將自己埋入先前葬了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從而使乾陵一座地宮安葬了兩個皇上,絕無僅有。

乾陵

如此看來,關中帝王陵不但數量巨大,且各不相同。不僅積土為陵、依山為陵這兩大類型俱全,而且積土為陵的有的為覆鬥形封土,有的為圓丘型封土。同時,既有石窟墓,也有土墓。土墓中有的有封土堆,有的沒有封土堆;有的為土洞墓,有的為土壙墓。

亞字型墓

土墓中有4出墓道的亞字型墓,有一條墓道的甲字型墓,還有非中字型的單側雙墓道墓。有的皇帝墓葬與皇后墓葬位於同一封土下,有的皇帝墓葬和皇后墓葬同陵區不同封土;有的皇帝與皇后同封土同穴,有的皇帝與皇后同封土而不同穴。

動輒幾十萬人建造的秦始皇陵,目前留存的封土占地面積24萬多平方米,封土體積458萬多立方米,也是世界三大帝王陵中,封土占地面積最多、體積最大的一座。

觸手可及的寶庫

唐宣宗貞陵西門石獅

在人們心目中

寶庫

是自然、隱蔽又神秘的

許多人對此饒有興趣

不求進入寶庫內

只求近距離看看寶庫所在地

昭陵

關中的帝王陵,不僅僅有封土堆,有陵園,還有封域。尤其是依山為陵的唐陵,大得出乎一般人的想像,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面積113.15平方公里,接近聖馬利諾共和國面積的兩倍,是吐瓦魯國面積的4倍,比摩納哥公國面積的50倍還多。相比之下號稱世界上三大帝王陵的古埃及國王胡夫金字塔、秦始皇陵、日本仁德天皇陵的封域不足掛齒。

而每一個帝王陵區周圍,都有大量稀世珍寶成群結隊的隨葬坑。古文獻曾有說:帝王們每年用“天下貢賦三分之一”為自己建陵。而建一個陵往往需要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秦始皇陵隨葬坑之一的兵馬俑一面世就震驚全球,成為世界第8大奇跡。漢陽陵出土的隨葬品,更在國際考古界享有崇高聲譽。

漢陽陵羅經石

如果你仔細看,也許還會在帝王陵封域內發現1000年前甚至2000年前陵園的殘垣、門闕的土台。目前,關中帝王陵中30多座闊步進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余座榮登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兩千年前的“特區”

茂陵

並不是所有帝王都希望自己的陵墓處在一個人煙稀少、冷冷清清的地方。小布瞭解到,西漢就有7位皇帝很有趣,他們把自己的陵定在了與都城有一定距離的地方,以陵為中心、以陵號為名,分別建了7個縣,縣城就在陵邊,尤其是長陵邑的南城牆,一部分與陵園的北城牆共用一道牆。

西漢建陵邑,綜合考慮到了供奉陵園,“強幹弱枝”鞏固中央統治,繁榮帝陵附近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等等。為此遷徙關東大族、達官巨富充填其中,使陵邑迅速繁榮起來,成了“經濟開發特區”。當時名震全國的富商大賈,不少出自陵邑。由於除了霸陵、杜陵,其他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等5陵邑在咸陽原,咸陽原又稱五陵原。此外陵邑中還雲集大量其他方面的達官顯貴和社會名流。漢代期間,屬五陵邑人為侯者逾70名。漢宣帝曾把“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者遷到杜陵邑。有人說,西漢中、晚期,全國政治中心在三輔;三輔中心在諸陵邑。陵邑裡也曾出現過文化、思想界巨星那璀璨的身影,“史界太祖”司馬遷曾徙家茂陵;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的推動者、西漢思想家董仲舒亦定居茂陵。兩漢辭賦最為著名的作者大多出自陵邑,其中以西漢的司馬相如最為耀眼。

西漢帝陵陵邑,至今不僅保留有遺址,長陵邑和安陵邑等遺址地面上還傲然挺立著2000年前、像長長列車一樣的城牆殘垣。

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

唐獻陵南巨大的石虎

在一般人的眼裡

涉及到皇家的珍貴文物

只有在櫥窗裡

或是戒備森嚴的博物館裡才能看到

然而

關中唐陵數百尊上千年的石刻

依舊同千年前一般

大大方方、毫無羞澀地屹立在田野裡或荒山上

沒有圍牆,沒有遮擋

遊客可以零距離接觸

無障礙全方位觀察

乾陵青龍門的兩尊石獅

關中帝王陵石刻數量多、題材廣、體量大、雕刻技藝精湛,不算陪葬墓的石刻,現存有400餘件,大類有人、動物、石碑、華表四種。動物類裡有石獅、石虎、犀牛、仗馬、鴕鳥、古代傳說中的瑞獸翼馬等等;石人類裡有高大的石翁仲,仗馬旁的控馬官,做出貢獻的傑出少數民族將領、酋長或後來唐代冊命的都督蕃人像等。

唐建陵華表

這些石雕多數高大,橋陵石翁仲相當兩個大高個的真人,高3.67——4.28米;在類別裡華表往往出類拔萃、傲視群雄,最高的橋陵華表有3層樓高,通高8.64米;乾陵無字碑則以自己厚重的體量一劍封喉,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與一輛5噸卡車的體積相當,但就是4輛5噸卡車也載不動它。

無字碑

這些石刻多為圓雕,也有浮雕、線雕,無不出自巨匠、大師之手。這些大師窮其所能,精雕細琢,後人無不讚歎先人的藝術造詣。當你從石刻夾道的神道走過,就像是穿過時間隧道,目睹當年群臣恭迎帝王歸來的隆重場面。這些“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讓我們離歷史更近了一步。

“巨星”的落幕之地

杜陵

站在漢宣帝杜陵封土上

展目東望,兩排土堆

由近向遠,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猶如彗星的長尾

那不是普通的土堆,而是陪葬墓

昭陵俯瞰圖

西漢帝陵和部分唐陵,浩浩蕩蕩的陪葬墓眾星拱月般分佈在其周圍,或以東側為主,或以南側為要,或排為兩行,或呈扇狀分佈。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陪葬墓數量創世界之最,達到200多座。

陪葬墓下埋的,除了皇上的恩妻愛妃、寵子嬌女等皇室宗親,還有許多當年耀眼的巨星,有的馳騁疆場,摧城拔寨,威震四海;有的著書立說,字字珠璣,文名五湖。有如在平息安史之亂立下汗馬之勞、陪葬唐肅宗建陵、“上以調三光、下以蒙五嶽,勳高今古,柱石四朝”的軍事家郭子儀。還有許多人把漢武帝劉徹茂陵當做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墓號。

這些巨星升起的地方如今已灰飛煙滅,但他們的墓葬,仍完好地保存在關中。西漢著名大將軍霍去病的墓在茂陵東,茂陵博物館就建在霍去病墓園。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神話傳說中的托塔天王李靖墓,傳說中以三板斧著稱的唐朝開國名將程咬金墓,被民間尊為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3個門神的右門神尉遲敬德、左門神秦瓊、單門門神魏征的墓均在昭陵南。儘管千年已過,他們依舊如昨夜星辰般閃爍。

高顏值的風水經典寶庫

隋文帝楊堅泰陵

許多遊客對自然景觀情有獨鍾

把帝王陵列為純粹的人文景觀而敬而遠之

殊不知

關中帝王陵自古以來被看做風水經典寶庫

均為形勝之地

建陵墓本就是一種給後人看的形式

帝王們又怎麼可能忽略了墓地的顏值

唐景陵

西漢帝陵所在的渭北第一道高原咸陽原、杜陵原、白鹿原,以及積土為陵的4座唐陵所在渭北第二道黃土高原,地高土闊,田禾春綠秋黃,攀上陵首,800裡渭河川道盡收眼底,頃刻盪氣迴腸,心寬胸廣;依山為陵的14座唐陵所在北山山脈,巍峨蜿蜒,每座陵所在山峰,更是鬼斧神工,天工巧成,或龍蟠、或虎踞,或筆架,唐乾陵所在地梁山猶若睡美人,唐昭陵的九嵕山似臥虎,唐中宗定陵所在的鳳凰山猶如展翅飛翔鳳凰,唐德宗崇陵所在的嵯峨山猶如蓮花綻放,唐順宗李誦豐陵所在的虎頭山分明就是一面虎頭,登臨其頂,放眼南望,山環水抱、四面拱衛,頓時豪情滿懷,意氣風發。位於橋山的黃帝陵,居於天臺山的炎帝陵,景色亦是壯麗、雄奇。帝王陵的自然景觀,因有人文景觀支撐,顯得風韻十足、可圈可點。

再生動不過的互動節目

漢長陵陵邑城牆

每一個座帝王陵,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初來乍到的遊客其實很難自己發現。打開大門的簡便辦法,就是尋找掌握“鑰匙”的人。而掌握此“鑰匙”的人,就是陵周圍的群眾,特別是村落裡的村民。

當你走進帝王陵周圍的村落就會發現,那裡有數以百計的民間傳說故事和祭祀、洗石獅祈雨、拜石人幹大(爹)等等風俗。那些早已故去的帝王們、千年不老的石人石馬石獅等,都被啟動,活靈活現地活躍在其中,或扮演主角,或扮演配角,或以正面人物出場,或以反面人物露臉,一切都由那些不求報酬的民間人士靈巧高妙地安排、導演。那些用貌似土的掉渣、實則底蘊深厚得和文言文接軌的關中方言講述的傳說,有神話傳說,有傳奇故事,有歌頌友情、愛情的,有鞭笞背信棄義、好逸惡勞的,個個趣味橫生。這些燦爛的民間文化是在已開發景區裡難以找到、再生動不過的互動節目。而帝王陵地面遺存和最佳景色所在,往往就包含在這些傳說裡。

濃縮波瀾壯闊歷史畫卷的硬碟

炎帝陵

一座陵,就是一個君王的句號。這些帝王陵,不僅是集中展示中國墓葬文化的展廳,也是一個個濃縮波瀾壯闊歷史畫卷的硬碟。關中帝王陵不但數量多,涉及朝代也最多。走進這裡,你就能觀察到同一工種的十多個朝代、近百人的人生,而且是極具特色的工種帝王,收穫必豐。

這些陵墓,既展示了陵墓主人時期的歷史,也折射出後來的歷史。透過它們,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歷史上曾經的戰亂、生靈塗炭的黑夜;後代的保護碑,又讓我們看到和平、興盛、百姓安康的陽光。近些年,帝王陵周圍佈滿了監控儀器,更讓人們看到了帝陵保護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

據《陝西帝王陵墓志》

小布整合了陝西42座帝王陵資訊

如果你想瞭解一段迷人的歷史

或許用的上

想瞭解中華文明

不妨從關中帝王陵墓開始

近兩千年間

先後13個王朝在陝西建都

通過對帝王陵的地下世界的探索

我們更能瞭解到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

為現代社會提供更多的經驗和服務

如今的大西安

正不斷積極探索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

這是西安的軟實力

也是西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的天空是如此迷人

在西安

或許你一不小心就會被一段傳說吸引

踏入那個金戈鐵馬、縱橫山河的流金年代

文字:皓月

(部分文字內容及圖片由金石提供)

編輯:皓月丨審核:何礫、周粟

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