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說四川話的莫札特帶你走進“音樂地圖課堂”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文莎)莫札特用四川話“接單”, 樂隊示範奏出旖旎的《湘江情》。 4月13日下午, 由指揮家余隆先生發起, 上海交響樂團等單位聯合創辦的致力於支援中國年輕人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平臺——中國藝術拓展計畫(AEP-CHINA)抵達成都。 以一堂帶點改良川味的“音樂地圖課堂”, 讓觀眾瞭解了那個洋溢著古典浪漫氣息的“狂飆時代”。

75分鐘 玩轉“狂飆時代”

短短75分鐘的演出中, 主講人韓斌用脫口秀的方式串起了音樂會禮儀;用戲劇表演的形式介紹了古典主義三巨頭的奇聞軼事並親自演繹了“莫札特之死”流傳最廣的版本。

當穿著莫札特用四川話“接單”《安魂曲》邀約時, 台下有人用四川話提醒“莫札特”要小心。

認聲部遊戲, 讓觀眾抱著1:1紙質樂器去“找座”, 在親身實踐中將龐大的樂隊中各樂器所處位置摸了個門清。 “音樂的色彩”遊戲互動環節中, 每一位現場的觀眾都成為了整場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亮出自己心中對樂曲的“情感顏色”。

觀眾最踴躍環節是“客串指揮”, 在成都交響樂團指揮林木森的指導下, 有深諳樂理的資深樂迷瞬間進入角色, 卡准節奏有模有樣。 也有雖熱愛古典音樂, 卻欠缺節奏感的新粉絲, 指揮棒每揮都在兩個節拍之間, 而樂隊也很“配合”賣力表演“亂彈”。

而讓許多首度踏入古典樂大門的觀眾驚訝的是,

當隨口就能哼唱的《不想長大》開了個頭, 卻變為古典樂浩瀚又不乏細膩的曲風。 起初觀眾席裡竊竊私語, “真厲害, 他們居然能把口水歌改編成古典樂, 聽起來果然質感不一樣了。 ”但很快, 就有懂行的資深樂迷來糾正:“明明《不想長大》就是改編了200多年前莫札特的《第40號交響曲》。 ”

拷貝複製 “音樂地圖課堂”被追捧

把古典音樂中看似艱深難懂的觀演禮儀、樂器樂理、音樂類型等知識點, 用“脫口秀”的語言形式打破形式的壁壘, 漸進式地引領人們, 消除對古典音樂的隔閡、培養聆聽興趣和習慣, 是AEP將音樂地圖課堂帶到成都的原因。

課堂主講人以兼顧趣味和系統性的課程內容, 使現場觀眾在沉浸沉式的體驗中對古典樂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使高高在上的古典音樂在說、演、玩、學的尋常化體驗中, 對各年齡層的觀眾都不再神秘和陌生。

早就瞄準“音樂地圖課堂”並積極促成合作的成都交響樂團團長王大章直言, 近年來, 致力於古典樂普及的成都交響樂團, 進學校、下社區, 腳步雖密集卻始終找不到能瞬間擊中當下觀眾的“突破口”。 而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地圖課堂”豐富的形式和接地氣的普及手段, 恰恰是最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課程中, 在上交樂隊首席李沛、大提琴首席黃北星、長笛首席胡喆的引領下, 成都樂團的樂手們也漸漸適應了“演奏帶入表演情緒”, 是樂手也是演員的身份轉換。 王大章說:“讓成都交響樂團演奏家們參與‘音樂地圖課堂’, 就是希望能通過實踐‘拷貝’下這樣的模式,

未來能將這樣生動的形式帶到我們的音樂普及中。 ”

據悉, 作為AEP China中國藝術拓展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地圖課堂”將與更多領域展開合作, 並繼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上交團長周平表示:“當下的交響樂人就應該主動‘出擊’, 跨出自身領域展開廣泛溝通, 把我們的音樂帶給不同世界的人。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