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白話期權入門

很多人一聽到“期權”第一反應就是“高風險”。 一方面, 期權在國內並不像股票那樣為人熟知, 人們總是會對“陌生”的事物心生不安;另一方面, 期權相對於直接投資標的資產, 的確存在“放大損益率”的特性。

那麼期權到底是什麼?它風險程度究竟如何?它的意義又在哪裡?本篇內容旨在為小白們做一個期權的入門科普, 並結合例子來對上面的問題做出解答。

1 從購房的角度看期權

讓我們舉個例子直觀說明, 姑且稱為購房1.0版:

小明對北京二環內的房子積極看漲, 有意投資一套正在出售的1000萬二手房, 夠便宜,

果斷買!!!

可資金周轉需要1個月才能到位, 怎麼辦?預定啊, 於是小明找到房東小王協商了個方案:付50萬定金約定1個月後可以按1000萬的價格拿房, 定金不算在最終房款內。 簽完預定合同, 安安心心回家該幹嘛幹嘛。

1月後房子市價飆到1200萬, 小王後悔但不能反悔,

合同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 錢貨兩清!就這樣小明付出了50萬的成本, 得到了200萬的收益, 賺了個盆滿缽滿。

那如果房價下跌呢?只值800萬了。 小明雙手一攤, 表示當時只說了可以拿房, 沒說必須拿房, 我不買了。 50萬定金我不要了。 留下小王一臉懵逼地看著縮水了200萬的資產, 淚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怎麼就好事沒我份壞事我接鍋呢?

買入看漲期權, 標的資產價格漲幅越大, 收益越高, 而最大的虧損就是付出的權力金(如下圖):

於是很多投資機構會指著上圖信誓旦旦地鼓吹, 買看漲期權“風險有限而收益無限”!哇, 收益無限哎, 又能自發止損, 突然哼起了那句“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然而, 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來看看現實究竟是怎樣的:

假如我們直接投資標的資產, 上下浮動200萬, 收益率在 -20% ~ 20% 之間, 因為我們的本金很高, 成本很貴。 而期權呢?隨著標的資產上下浮動200萬, 收益在 -100% ~ +300% 之間。 你沒看錯, 贏了會所嫩模, 輸了搬磚幹活。

雖然投資期權的 絕對盈虧額 要小於直接投資標的資產,

似乎風險也能接受嘛。 但重點在於:期權本金相對於它可能產生的損益而言太低了(以小博大), 因此它的收益率波動遠高於標的資產本身。 虧損100%意味著你賠光了全部的投資本金。 上述例子只假設買了一份期權合約, 讓我們再極端一點, 如果買20份呢?面對所謂的“風險有限而收益無限”, 你一旦經受不住誘惑, 換來的很有可能就是血本無歸。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小王的收益曲線, 他是看漲期權的賣方, 不看好房價會漲。 最好的結果就是房價一路下跌, 小明不行權, 小王拿走全部權力金。 而一旦房價超預期的飆漲, 小王賺的的權利金根本來不及補上資產縮水的窟窿, 並且房價上升越快, 窟窿也就越大。

賣出看漲期權, 標的資產價格漲幅越大, 虧損越高。

2 期權交易

相信通過上面的例大家對期權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實際中更為複雜一些, 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兩類, 與股票一樣支持做多和做空, 因此期權有四種基本操作:

1、買看漲期權;2、賣看漲期權

3、買看跌期權;4、賣看跌期權

前面說到過,買看漲期權,是預期標的資產未來大漲。反之,買入看跌期權就是預期標的資產未來會跌。機智如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問題,期權是可以做空的,那麼賣出看跌期權,也是看漲,和買入看漲期權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拿真實的期權為例,9天后到期的迅雷期權,分別列出了行權價是11元、11.5元、12元的三種期權(每行代表一種期權),最左(右)側為看漲(跌)期權的權力金。

case 1:以0.6買入行權價為11的看漲期權(以1股為例)

回想一下購房的那個例子,如果到期日迅雷股價低於11,你不會行權(以高於市價的行權價持有多頭頭寸),因此你虧掉全部權利金,那假如到期日迅雷股價漲到11.2,你行權後,通過股價價差賺得0.2,然而不足以彌補你的0.6權利金成本,因此你的收益仍然為負。只有當你賺的足夠覆蓋你的成本,也就是股價≥11.6時,你才能獲得盈利。換句話說,只有當標的資產價格大漲時你才能夠實現盈利,買入看漲期權時你持有積極看漲的觀點。

case 2:以0.33賣出行權價為11的看跌期權

只要到期日迅雷股價超過11,買方不會虧本以低於市價的行權價持有空頭頭寸,因此你就賺到了全部的權力金。那假如到期日迅雷股價跌倒10.8,買方行權,你由於股價價差虧掉了0.2,然而由於你已經賺得了權利金0.33,最終你仍然獲利0.13。只有當你賺的權利金不足夠覆蓋你的損失,也就是股價<10.67時,你才會開始虧損。換句話說,標的資產價格大漲、橫盤甚至微跌時,你都能實現盈利,並非一定要大漲。賣出看跌期權時你需要持有“看不跌”的觀點。

至於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漲期權,原理是一樣的限於篇幅不做累述,可以自行舉一反三。

好了,今天就先科普到這兒啦,小夥伴們你們是否對期權有所瞭解了呢,歡迎留言交流~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狸投資圈,歡迎搜索添加關注

1、買看漲期權;2、賣看漲期權

3、買看跌期權;4、賣看跌期權

前面說到過,買看漲期權,是預期標的資產未來大漲。反之,買入看跌期權就是預期標的資產未來會跌。機智如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問題,期權是可以做空的,那麼賣出看跌期權,也是看漲,和買入看漲期權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拿真實的期權為例,9天后到期的迅雷期權,分別列出了行權價是11元、11.5元、12元的三種期權(每行代表一種期權),最左(右)側為看漲(跌)期權的權力金。

case 1:以0.6買入行權價為11的看漲期權(以1股為例)

回想一下購房的那個例子,如果到期日迅雷股價低於11,你不會行權(以高於市價的行權價持有多頭頭寸),因此你虧掉全部權利金,那假如到期日迅雷股價漲到11.2,你行權後,通過股價價差賺得0.2,然而不足以彌補你的0.6權利金成本,因此你的收益仍然為負。只有當你賺的足夠覆蓋你的成本,也就是股價≥11.6時,你才能獲得盈利。換句話說,只有當標的資產價格大漲時你才能夠實現盈利,買入看漲期權時你持有積極看漲的觀點。

case 2:以0.33賣出行權價為11的看跌期權

只要到期日迅雷股價超過11,買方不會虧本以低於市價的行權價持有空頭頭寸,因此你就賺到了全部的權力金。那假如到期日迅雷股價跌倒10.8,買方行權,你由於股價價差虧掉了0.2,然而由於你已經賺得了權利金0.33,最終你仍然獲利0.13。只有當你賺的權利金不足夠覆蓋你的損失,也就是股價<10.67時,你才會開始虧損。換句話說,標的資產價格大漲、橫盤甚至微跌時,你都能實現盈利,並非一定要大漲。賣出看跌期權時你需要持有“看不跌”的觀點。

至於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漲期權,原理是一樣的限於篇幅不做累述,可以自行舉一反三。

好了,今天就先科普到這兒啦,小夥伴們你們是否對期權有所瞭解了呢,歡迎留言交流~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狸投資圈,歡迎搜索添加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