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新生兒出生就分開,母乳餵養如何繼續?這3點媽媽必須要知道!

“早接觸、早餵奶”是很多新媽媽熟知的金科玉律, 但是, 如果寶寶出生就要遭遇和媽媽暫時分離, 母乳餵養該怎麼繼續呢?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Parents編輯部就有三位媽媽有如此經歷, 她們的母乳餵養能否順利?她們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早產寶寶更需要媽媽的母乳, 我一定能行!

我家虎子早產1個月, 原來計畫好的一切都變了樣, 包括母乳餵養。 虎子剛剛出生就被送到了暖箱裡, 5天后, 我提前出院了, 他卻被轉到另外一個醫院。 之前瞭解的很多餵養經驗, 此刻全都派不上用場了, 但有一點沒有變:母乳餵養的決心。

2個小時吸一次奶, 保證泌乳。

為了保證泌乳, 我在家每隔2個小時吸一次奶, 夜間也不偷懶, 定好鬧鈴, 再困都掙扎著起來, 好多次拿著吸奶器打瞌睡, 驚醒後再繼續。 有了這樣的吸奶頻率, 虎子住院期間, 我的奶量有增無減, 我把所有吸出來的奶, 都放到儲存袋裡凍起來,

留著虎子出院後喝。

糾正乳頭混淆。

半個月之後, 我終於熬到了虎子出院回家。 可在親喂他吃奶時, 虎子已經習慣了奶瓶餵養, 現在不認乳頭。 我告訴自己, 不能心急, 要慢慢幫他糾正。 我是這樣做的:每次餵奶瓶前, 先試著親喂他, 讓他熟悉親喂的方式。 通常他會先吃幾口, 然後開始哭鬧, 這時候我不會強迫他, 而是改用奶瓶喂他。 就這樣試了三五天, 他慢慢適應了吸吮我的乳房。 最後讓他放棄奶瓶是在一個晚上, 在他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 我抱過來喂他, 他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就這樣, 經過一周的努力, 我實現了完全的親喂。

專家想說的話:

對於早產兒來說, 媽媽的母乳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的蛋白質含量更高, 有利於早產兒快速生長;脂肪和乳糖的含量更低, 有利於早產兒的腸胃吸收;含有更多的免疫和抗感染因數, 還能促進寶寶胃腸功能的成熟等。 所以, 希望每一位早產兒媽媽, 都能認識到母乳的重要性, 寶寶吃的第一口奶最好是母乳, 如果做不到,

也儘量把產後7天的初乳獨立保存, 以後再拿來給寶寶吃。

如果寶寶出生後要和你分離一段時間, 媽媽每隔2個小時吸一次奶, 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很辛苦, 必須堅定母乳餵養的決心才能堅持下來。 虎子媽媽在糾正乳頭混淆方面做得也很好, 方法對, 有耐心, 值得其他媽媽效仿、學習。

幸虧, 我堅持了下來。

月亮出生後, 開始一切都很順利, 包括下奶、初次餵養、奶量的增長都很好。 沒想到在她15天時, 黃疸反倒越來越重了, 連眼白都開始發黃。 醫生要求馬上辦住院手續, 當天就不能回家了。

調整心態, 不能因焦慮的心情回了奶。

事情來得太突然, 早上還好好的, 晚上孩子突然就不能回家了, 我當時的心情糟糕極了, 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對了, 對月亮的思念, 還有如影隨形的擔心, 飯都吃不下去。 到了晚上, 我用吸奶器才吸出了50多毫升的奶, 心情不好已經嚴重影響了泌乳。 但是理智不斷告訴自己:要堅持, 平復一下心情, 一定不能回奶, 一定要讓月亮回來還能吃到媽媽的母乳。

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於泌乳。

對月亮的思念一直困擾著我,為了讓自己分心,我把全部精力放到吸奶上。無論吸出多少,我都裝進母乳袋裡存起來,每次打開冰箱,自己都會有點小感動:這都是月亮回家後的口糧啊!這點“小小的成就感”,應該就是給自己的心理正能量吧,所以當15天后,月亮從醫院回來,沒有遲疑,馬上按住乳頭吃奶的時候,心裡只有感恩和慶倖。

專家想說的話:

和寶寶分離,加上媽媽的擔心害怕,兩個原因疊加,很容易影響泌乳素的分泌,造成媽媽的奶量減少,甚至是回奶。在這種情況下,家人和醫護人員的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應該讓媽媽及時瞭解寶寶病情的進展,做到心中有數,卸掉心理的包袱或顧慮;另一方面,家人也要多給予理解和寬慰,幫助媽媽平復心情。

媽媽在家裡能做的,就是頻繁地排空乳房,保證乳汁的持續分泌。在這方面,月亮媽媽做得很不錯,這樣才能在寶寶回家後,繼續母乳餵養,而這也正是她給予寶寶的最珍貴的見面禮。

不好的情緒會影響泌乳,家裡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哥哥小樹出生之後,我自己因為產後不明原因的發高燒,住院治療了1個星期。妹妹苗苗是因為黃疸很嚴重,需要住院照藍光治療。我的兩個孩子都是一出生在母乳餵養最關鍵的時候,和媽媽分開了,而我也遭遇了兩次母子分離的痛苦。

奶不夠吃?放輕鬆,堅持頻繁哺乳,就能夠吃!在和小樹分開的那幾天,儘管我一直堅持定時吸奶,但是因為心情一直不好,影響了泌乳。所以,回家後第一個月,奶不夠吃。我堅持不加奶粉,增加餵奶的頻率,最頻繁的時候,幾乎每半小時就抱過來吃一次,就這樣奶量慢慢長了上來,到第2個月時,就已經夠吃了。

現在想來,我非常感激家人的理解和支援,他們從不給我壓力,不會總問我“夠不夠吃”這樣的問題。

壞心情是哺喂母乳的敵人,所以請積極面對吧。有了小樹的經驗,苗苗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吸取之前的教訓,儘量平復心情,積極面對。我從醫院回家後按時吸奶,讓爸爸每天早、中、晚按時將吸出來的母乳送到醫院,給苗苗吃。

這兩次的經驗告訴我,不舍、傷心、難過肯定是難免的,但是你要知道,寶寶最需要的是什麼?只要你堅信“我要給寶寶喝媽媽的母乳”,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再低落的心情也能調整過來,只要你盡力去做,一切都會好起來。

專家想說的話:

在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月遭遇了奶不夠吃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媽媽能做到堅持不添加奶粉,而是通過增加餵奶頻率,逐步達到供需平衡,這樣的堅持和做法,值得很多媽媽來學習。在此,我也想建議遭遇類似情況的家庭,家人應該多給予新媽媽支持,而不是給予壓力。家人的兩種做法,可能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後果,要知道,一旦給寶寶加了奶粉,乳汁就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夠吃。另外,在和寶寶短暫分離期間,媽媽應該預防乳腺炎的發生,按時用吸奶器排空乳房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在晚上睡覺時,儘量選擇平臥,而不是側臥,防止乳房受到局部擠壓,造成乳汁的淤積。

擴展閱讀:

新手媽媽開奶該怎麼開?教你4招輕鬆解決!

對月亮的思念一直困擾著我,為了讓自己分心,我把全部精力放到吸奶上。無論吸出多少,我都裝進母乳袋裡存起來,每次打開冰箱,自己都會有點小感動:這都是月亮回家後的口糧啊!這點“小小的成就感”,應該就是給自己的心理正能量吧,所以當15天后,月亮從醫院回來,沒有遲疑,馬上按住乳頭吃奶的時候,心裡只有感恩和慶倖。

專家想說的話:

和寶寶分離,加上媽媽的擔心害怕,兩個原因疊加,很容易影響泌乳素的分泌,造成媽媽的奶量減少,甚至是回奶。在這種情況下,家人和醫護人員的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應該讓媽媽及時瞭解寶寶病情的進展,做到心中有數,卸掉心理的包袱或顧慮;另一方面,家人也要多給予理解和寬慰,幫助媽媽平復心情。

媽媽在家裡能做的,就是頻繁地排空乳房,保證乳汁的持續分泌。在這方面,月亮媽媽做得很不錯,這樣才能在寶寶回家後,繼續母乳餵養,而這也正是她給予寶寶的最珍貴的見面禮。

不好的情緒會影響泌乳,家裡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哥哥小樹出生之後,我自己因為產後不明原因的發高燒,住院治療了1個星期。妹妹苗苗是因為黃疸很嚴重,需要住院照藍光治療。我的兩個孩子都是一出生在母乳餵養最關鍵的時候,和媽媽分開了,而我也遭遇了兩次母子分離的痛苦。

奶不夠吃?放輕鬆,堅持頻繁哺乳,就能夠吃!在和小樹分開的那幾天,儘管我一直堅持定時吸奶,但是因為心情一直不好,影響了泌乳。所以,回家後第一個月,奶不夠吃。我堅持不加奶粉,增加餵奶的頻率,最頻繁的時候,幾乎每半小時就抱過來吃一次,就這樣奶量慢慢長了上來,到第2個月時,就已經夠吃了。

現在想來,我非常感激家人的理解和支援,他們從不給我壓力,不會總問我“夠不夠吃”這樣的問題。

壞心情是哺喂母乳的敵人,所以請積極面對吧。有了小樹的經驗,苗苗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吸取之前的教訓,儘量平復心情,積極面對。我從醫院回家後按時吸奶,讓爸爸每天早、中、晚按時將吸出來的母乳送到醫院,給苗苗吃。

這兩次的經驗告訴我,不舍、傷心、難過肯定是難免的,但是你要知道,寶寶最需要的是什麼?只要你堅信“我要給寶寶喝媽媽的母乳”,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再低落的心情也能調整過來,只要你盡力去做,一切都會好起來。

專家想說的話:

在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月遭遇了奶不夠吃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媽媽能做到堅持不添加奶粉,而是通過增加餵奶頻率,逐步達到供需平衡,這樣的堅持和做法,值得很多媽媽來學習。在此,我也想建議遭遇類似情況的家庭,家人應該多給予新媽媽支持,而不是給予壓力。家人的兩種做法,可能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後果,要知道,一旦給寶寶加了奶粉,乳汁就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夠吃。另外,在和寶寶短暫分離期間,媽媽應該預防乳腺炎的發生,按時用吸奶器排空乳房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在晚上睡覺時,儘量選擇平臥,而不是側臥,防止乳房受到局部擠壓,造成乳汁的淤積。

擴展閱讀:

新手媽媽開奶該怎麼開?教你4招輕鬆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