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省政協委員張亞斌,解讀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熱點問題

中美貿易現狀如何?

怎樣看待中美兩國貿易逆差?

湖南外貿企業

又需如何應對兩國貿易摩擦?

身為芙蓉學者, 省政協委員、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亞斌教授從專業角度,

對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熱點問題進行瞭解讀。

美國政府宣稱, 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高達3752億美元。 特朗普還表態稱, 要將美國對華貿易赤字降低1000億美元。 您如何看待美中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

張亞斌

首先,

在貿易逆差的資料方面, 由於統計口徑不一樣, 兩國各自公佈的資料也不一樣。 特朗普宣稱美國對中國存在3752億美元貿易逆差, 但2017年, 中國海關統計中美貨物貿易順差為2758億美元, 與美方統計資料相差了近1000 億美元。

事實上, 美國在統計過程中, 一方面把大量通過香港的轉口貿易計算在了中國出口額上;另一方面, 美國把“在中國製造”與“中國製造”進行了混淆, 忽視了全球產業鏈中的分工, 把從中國出去的東西, 認定成了100%中國造。

其次, 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主要還是由美國自身的經濟結構所決定的。 美國對外貿易中, 製造業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 製造業的“空心化”現象與其去工業化後導致的經濟失衡有關, 即使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也沒有辦法徹底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美國要縮小貿易逆差, 與其加征關稅打貿易戰, 還不如加大對中國出口, 以尋求中美貿易平衡。

在博鼇亞洲論壇上, 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多項開放舉措, 這對中國對外貿易將產生什麼重大影響?

張亞斌

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上的講話, 進一步釋放出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的信號。

改革開放40年來, 中國在開放中實現了崛起, 對於中國來講, 開放更多的是內生需要, 而不是迫于美國貿易戰的壓力。 不管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還是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全球化, 維護自由貿易”也好,

都為中國打造開放型經濟定下了基調。

改革和開放是相輔相成的, 改革能推動開放, 開放也能促進改革。 中國的未來會進一步開放, 更多的服務業市場也會進一步開放, 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同時, 市場的開放也會倒逼體制機制進行創新, 從而使中國的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具備競爭優勢, 並推動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使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

您如何看待中美貿易的現狀?

張亞斌

中美貿易整體上還是以互補為主, 競爭則處於次要位置。 中美雙方市場依賴度相對來說都比較高。 中國除了大量商品出口美國外, 還從美國引進了大量技術及管理經驗。 同時, 中國不僅為美國提供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 還利用外匯儲備等形式,

稀釋了大量美元, 使得美元長期在寬鬆貨幣政策下沒有發生大幅度貶值。

作為貿易雙方, 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是長期存在的, 也是不可能消失的, 但是發生全面性、系統性的貿易戰可能性還是比較小。 中美兩國都是經濟體量大、人口眾多、工業體系相當完善的國家, 如果兩國真正打起貿易戰, 會沒有贏家。

中美貿易摩擦頻繁的背景下, 外貿企業如何應對?

張亞斌

在這個背景下, 直接受影響的還是外貿企業, 特別是中小企業。

求生存獲發展, 企業首先要創新, 生產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走高品質發展道路;其次, 對外貿易企業應該搞市場多元化, 廣泛拓展海內外市場, 不對某一個國家或地區形成依賴。

對於湖南企業來講, 東南亞、歐洲、非洲市場都是比較好的選擇。同時,企業要通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

END

文|湘聲報記者 楊朝文

責編|肖迪

美編|陳英

東南亞、歐洲、非洲市場都是比較好的選擇。同時,企業要通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

END

文|湘聲報記者 楊朝文

責編|肖迪

美編|陳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