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包裹著現實殘酷向的外衣,女主和11個男人周旋,說到底還是瑪麗蘇

還記得去年有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鑒》。

這部劇展現了時代都市女子生活的群像, 是難得的現實向。

時隔一年, 中國翻拍版也播了, 叫《北京女子圖鑒》。

必須要表揚一下這部劇翻拍劇的版權意識, 這部《女子圖鑒》是得到了日本版權方渡邊娛樂株式會社和東京日曆株式會社正版授權的。

只是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從開播以來一直在降, 目前只有6.3分。

和《東京女子圖鑒》8.7的高分差得還是挺多的。

倒不是網友們吹毛求疵, 兩部劇確實存在很明顯的差距。

劇方做得好的一點是, 沒有因為買了版權, 就照搬日版的劇情, 畢竟大家都知道這是現實向的劇, 北京和東京的生存環境雖然都很不易, 但卻有很多差異。

而這部《北京女子圖鑒》, 剛開始看的時候, 也是有努力朝著現實的路子上走, 有其驚喜的地方的。

比如女主作為一個小城姑娘, 家裡的長輩一心只想她找一個鐵飯碗, 早早相親結婚。

但女主卻不甘心拿著死工資過一輩子, 也不想和一見面就拉著她要打麻將的相親對象過日子。

所以她去了北京, 開始一無所有的北漂生活。

各色人物登場, 也各有各自在大城市裡生存的一套世界觀。

比如女主的同學, 高中沒畢業就早早進入社會北漂,這個女生背高仿,住在逼仄的小屋子裡,最注重面子工程。

還有點撈女心態,名句:“有些女人因為一張床,就可以奮鬥出一套房”。

還有一位優雅的女高管,吳越老師演這個角色氣質很契合了。

她說的話呢,就是看得特別透,想得也特別清楚的那種。

娓娓道來,每句都很有道理,其實挺像日劇的金句風格。

女主的人設,也沒有一味往傻白甜的方向走,會表現她在北京奮鬥的迷茫。

會表現她的野心。

甚至也給了她性格一些虛榮的成分,每天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花枝招展的女生,她也會像自己的同學一樣,開始渴望名牌包,省吃儉用用信用卡去買包。

這樣的小虛榮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生活中的的確確見過很多這樣的女孩子,甚至自己也會貪心,會有欲望。

有這樣的外殼包裹,這部劇似乎真是朝著現實向,真實記錄北漂女子的生活的方向走了?

只可惜,拋開外殼,這部劇的主線劇情卻總讓人覺得有些矛盾。

戚薇演的這個女主算是這部劇絕對的大女主,不僅劇情完全圍繞她發生,劇裡還會經常有她的旁白。

而這些旁白的風格是這樣的↓

“凡事都要靠自己”

“25歲又如何?隨著皺紋產生的,還有我不斷增長的,在這個城市生存的智慧”

這些旁白基本是作為女主每個階段上位、成長之後的總結性話語出現,每句都很勵志很自強有沒有?

是啊,北漂的生活雖然艱辛,但我們能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咬牙走下去,這的確是很多一路走過來的人的心聲,也是正在奮鬥和掙扎的人們心中最想堅信的。

只可惜女主說的是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

她來到北京之後投奔了“好哥們”,第一份工作也是這個好哥們給找的。

諷刺的是,這個所謂的好哥們是個猥瑣男,居然想強暴她。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個油膩中年的飯局上喝了不少酒,認了一個所謂的“哥哥”才找到的。

後來再跳槽,居然遇到一個對她好到不行的上司,把大房子借給她住。

在這第三份工作中,女主認識了富二代客戶,又得到了富二代的青睞,和他開始了一段戀情。

等一等,這還是一部現實向的劇嗎?女主這個總有人幫她上位的路數,難道不是我們在各種瑪麗蘇大女主裡看慣了的一路開掛?

emmm……或許這一點,從一開始這部劇的海報就已經告訴我們了↓

很難理解一部叫《女子圖鑒》的劇,為什麼海報裡全是男人。

以及這部劇的宣傳,一直以女主和11個男人的故事作為賣點。

也許編劇的本意是想說女主在經歷和和11個男人在不同方面的各種周旋後,學會了很多,但這實在是和我們印象中的北漂生活相距甚遠。

好不容易到了展現女主工作成長的部分了,編劇卻突然讓她智商下線,對著遲到的客戶耀武揚威甩臉子。

然後再讓女高管澆女主一頭冷水,女主大哭一場,再反省一下。

……我真的看不懂了。我們的確非常想看女主工作成長的部分,也明白工作不易,總是難以避免出錯,但女主這樣對待客戶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少見吧?

編劇可以寫女主工作上出問題,然後反省進步,但至少也把女主塑造得有點腦子吧?

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城市,我所知道的大多數姑娘們都是在靠一個人的力量求學、求職,在職場裡一路摔跤、歷練,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然後才會越來越好。

而這部劇的女主,口口聲聲說要靠自己靠自己,自強自立,但做的事卻偏偏和她說的完全不一樣。

天知道編劇到底有多矛盾,一邊寫著瑪麗蘇的戲,一邊卻還要在旁白裡灌雞湯,努力扛著大旗,強調“我們這是一部現實向勵志向的劇”。

這很容易讓我想到多年前的那部《杜拉拉升職記》,名義上打著女高材生職場升職成女強人的名號,但整部劇居然完全看不到女主工作上的能力和她本人的獨到之處,只能看到一堆女人的時裝秀和男主女主的戀愛戲。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在這方面還是一樣的套路,偽職場劇、偽勵志劇。

是真的很可惜,明明北漂女性生活是一個那麼好的題材,明明現實生活中有那麼多鮮活的素材,但這部劇還是落入了俗套。

高中沒畢業就早早進入社會北漂,這個女生背高仿,住在逼仄的小屋子裡,最注重面子工程。

還有點撈女心態,名句:“有些女人因為一張床,就可以奮鬥出一套房”。

還有一位優雅的女高管,吳越老師演這個角色氣質很契合了。

她說的話呢,就是看得特別透,想得也特別清楚的那種。

娓娓道來,每句都很有道理,其實挺像日劇的金句風格。

女主的人設,也沒有一味往傻白甜的方向走,會表現她在北京奮鬥的迷茫。

會表現她的野心。

甚至也給了她性格一些虛榮的成分,每天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花枝招展的女生,她也會像自己的同學一樣,開始渴望名牌包,省吃儉用用信用卡去買包。

這樣的小虛榮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生活中的的確確見過很多這樣的女孩子,甚至自己也會貪心,會有欲望。

有這樣的外殼包裹,這部劇似乎真是朝著現實向,真實記錄北漂女子的生活的方向走了?

只可惜,拋開外殼,這部劇的主線劇情卻總讓人覺得有些矛盾。

戚薇演的這個女主算是這部劇絕對的大女主,不僅劇情完全圍繞她發生,劇裡還會經常有她的旁白。

而這些旁白的風格是這樣的↓

“凡事都要靠自己”

“25歲又如何?隨著皺紋產生的,還有我不斷增長的,在這個城市生存的智慧”

這些旁白基本是作為女主每個階段上位、成長之後的總結性話語出現,每句都很勵志很自強有沒有?

是啊,北漂的生活雖然艱辛,但我們能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咬牙走下去,這的確是很多一路走過來的人的心聲,也是正在奮鬥和掙扎的人們心中最想堅信的。

只可惜女主說的是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

她來到北京之後投奔了“好哥們”,第一份工作也是這個好哥們給找的。

諷刺的是,這個所謂的好哥們是個猥瑣男,居然想強暴她。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個油膩中年的飯局上喝了不少酒,認了一個所謂的“哥哥”才找到的。

後來再跳槽,居然遇到一個對她好到不行的上司,把大房子借給她住。

在這第三份工作中,女主認識了富二代客戶,又得到了富二代的青睞,和他開始了一段戀情。

等一等,這還是一部現實向的劇嗎?女主這個總有人幫她上位的路數,難道不是我們在各種瑪麗蘇大女主裡看慣了的一路開掛?

emmm……或許這一點,從一開始這部劇的海報就已經告訴我們了↓

很難理解一部叫《女子圖鑒》的劇,為什麼海報裡全是男人。

以及這部劇的宣傳,一直以女主和11個男人的故事作為賣點。

也許編劇的本意是想說女主在經歷和和11個男人在不同方面的各種周旋後,學會了很多,但這實在是和我們印象中的北漂生活相距甚遠。

好不容易到了展現女主工作成長的部分了,編劇卻突然讓她智商下線,對著遲到的客戶耀武揚威甩臉子。

然後再讓女高管澆女主一頭冷水,女主大哭一場,再反省一下。

……我真的看不懂了。我們的確非常想看女主工作成長的部分,也明白工作不易,總是難以避免出錯,但女主這樣對待客戶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少見吧?

編劇可以寫女主工作上出問題,然後反省進步,但至少也把女主塑造得有點腦子吧?

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城市,我所知道的大多數姑娘們都是在靠一個人的力量求學、求職,在職場裡一路摔跤、歷練,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然後才會越來越好。

而這部劇的女主,口口聲聲說要靠自己靠自己,自強自立,但做的事卻偏偏和她說的完全不一樣。

天知道編劇到底有多矛盾,一邊寫著瑪麗蘇的戲,一邊卻還要在旁白裡灌雞湯,努力扛著大旗,強調“我們這是一部現實向勵志向的劇”。

這很容易讓我想到多年前的那部《杜拉拉升職記》,名義上打著女高材生職場升職成女強人的名號,但整部劇居然完全看不到女主工作上的能力和她本人的獨到之處,只能看到一堆女人的時裝秀和男主女主的戀愛戲。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在這方面還是一樣的套路,偽職場劇、偽勵志劇。

是真的很可惜,明明北漂女性生活是一個那麼好的題材,明明現實生活中有那麼多鮮活的素材,但這部劇還是落入了俗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