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專訪《尋找羅麥》導演王超:20年的堅定執著,這是每個電影人都該擁抱的創作初心

作者/陳豔

“這是他們沒有想到, 也不會想到的偶然的黃昏, 而如今成為事實, 像命中的驛站, 冥冥中, 他們到達這裡, 並且, 今後的道路必將從這裡延伸。 ”——王超小說《去了西藏》

王超可能是我們所知的, 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坎城國際電影節獎項後, 頗為低調的導演之一。 這也許和他的電影風格有關, 多年來, 他一直深諳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 他的電影極具有人文情懷, 關注社會底層和邊緣人物的生存狀態, 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時代、記錄生活。

今天是《尋找羅麥》上映的日子, 為了這部電影, 王超等了近20年。 “這個電影我早就想拍了!”一見面, 導演王超就這樣對記者說道。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尋找羅麥》才是王超的處女作。

《尋找羅麥》改編自王超的小說《去了西藏》, 小說裡一起長大的趙捷和李亦, 在目睹一場導致少年死亡的車禍之後漸行漸遠。 李亦良心難安去了西藏旅行,

故事的最後趙捷去西藏領回李亦的骨灰, 並代替他去追尋靈魂的歸宿。 小說發表當下, 以簡潔有力的文字, 獲得不少讀者的青睞。

故事的靈感來自王超感性的思考。 1997年, 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革, 他對生命、情感方面內心的思考有了新的認知,

在感性和理性碰撞的刹那, 達到釋放, 小說《去了西藏》也由此誕生。

從1998年小說寫成, 到2013年電影開拍, 中間經歷了15年的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個故事卻在王超心裡紮了根。 “真正有品質的思想不會過時。 ”在經歷時間的打磨之後, 小說探索的問題,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嚴重,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原則, 讓這個社會越發冷漠, “對待他人生命的麻木已經到了一個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 ”這也令有王超也再度提起再做“處女作”的想法。

為了完成抽象化的小說到大銀幕的轉化, 在故事核心靈魂不變的情況下, 王超數度修改劇本, 重新做了新的敘事結構, 電影人設有了很大改變。 改編之後, 電影中, 李亦的人設從小說裡的中國人改為法國人,

正序娓娓道來的正敘時間也為倒敘回憶的講述方式, 故事主線也從趙捷去西藏領回羅麥骨灰, 改為趙捷送羅麥的骨灰回法國。

電影裡兩個男主仿佛人性正反兩面, 羅麥代表了“人性善”的一面, 他還保持著單純少年人的童真,

嚮往單純的情感付出。 趙捷代表“人性惡”的一面, 他有著七情六欲, 享受著人世的繁華。 在成長過程中, 他們漸行漸遠。 因為一場車禍, 羅麥為此自責, 在去往西藏完成心靈救贖的旅途中死亡, 趙捷在領回骨灰, 在送羅麥回歸故鄉的過程中幡然悔悟, 電影用一種倒敘形式, 完成最終的敘事主題。

電影裡有很多導演個人喜歡的元素,比如:歌劇。其實在王超看來,歌劇是一種隱喻。趙捷和羅麥出車禍那天,插入了導演特別喜歡的《蝴蝶夫人》中的著名唱段《晴朗的夏天》,蝴蝶夫人也正在在這段唱段裡出車禍。歌劇的插入和電影劇情形成互文,是一段悲劇的隱喻,就如同預測到了羅麥命運的結局。而這些思想和美學的結合,也正是王超最初創作的衝動。

1994年,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王超進入了陳凱歌的工作室工作。後來,陳凱歌正在籌備拍《荊軻刺秦王》,從劇本創作到後期製作,他跟進了整個製作過程,“那段日子給我的養分,現在也存在著。”他回憶道。

《尋找羅麥》的原著小說《去了西藏》(《尋找羅麥》的原著),就是給《荊軻刺秦王》做後期的時候寫的。他還記得當初就在工作室邊上,借住在朋友的房子裡,利用業餘的時間不停的寫著,為了將它拍成電影,王超將小說發表在1998年發表在《小說界》上,但因尋找資金困難,最終難產。不得已他選擇了更少成本的《安陽嬰兒》,方勵是出品人,直到現在,王超依舊慶倖當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相互扶持。萬萬沒想到的是處女座《安陽嬰兒》一舉奪得第54屆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的獎項,王超也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

往後所創作的《江城夏日》《日日夜夜》《重來》……都在以不同的視角關注底層社會和邊緣人物,折射出電影被創作時空下整個中國底層社會的存在狀態。這些小人物角色也許卑微、貧窮,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還存在著人性至善至真的一面。他們嚮往陽光,心中存在希望,就如同《安陽嬰兒》裡的棄嬰對肖大剛的意義,雖然最初因為200塊的撫養費收養棄嬰,但同樣是他將這個嬰兒撫養長大,給了嬰兒父親的愛,這個嬰兒也成為肖大剛的救贖。

正是這種創作視角的獨特,有影評人將王超的作品視為“作者電影”。其實這種創作風格和他的獨特經歷息息相關,出生于文革前夕,童年光怪陸離的經歷,高中畢業後的工人生涯,以及不間斷的對文學創作的追求,等等,都對他的創作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作品裡,也有他的自身淺層記憶、社會現實、思想認知,以及知識份子身份立場的交織。

《尋找羅麥》不外如是,不過,和以往悲愴、沉悶的基調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帶有敘事詩的氣質,展現了“人”在認知層面形而上的追求。

《尋找羅麥》的主角,從王超以往電影的男女主角轉為雙男主,故事的主線從愛情轉為跨越民族、國別、宗教的一種“大愛”,這正是王超創作的初衷。他期待觀眾看過電影之後,會自我反思,能心存大愛,明辨善惡、珍愛生命,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希望在這個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文明斷層的社會,人的魂靈裡還存在“性本善”的意念。

這是王超回歸電影初衷的創作,是一場心靈救贖之旅。就如同主角寫給趙捷的那句話一樣,“東部昌都地區的瑪尼堆,那是西藏最好的去處,有機會,你一定要去看看。”

王超一直說自己是幸運的,如同《安陽嬰兒》和方勵。如同《尋找羅麥》和法國藝術電影基金。

在數度修改劇本之後,劇本得到了法國製片人的幫助,提交到法國藝術電影扶持基金,最後獲得了一筆免費拍攝資金支援,以及電影在法國的製作發行上的優惠政策。直到這個時候,王超才確信,這個多年來的堅持,終於能提上拍攝日程了。

找到韓庚,是王超第二次的運氣Buff。恰好韓庚對這個角色感興趣,也恰好這個角色和韓庚的氣質相合。舞者,北漂,一個人打拼,戲裡戲外,韓庚太能理解趙捷身上的所有情感。“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我就知道他可以。”雖然當時並未看過韓庚的任何作品,但是王超依舊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兩個人在深入的交流過劇本之後,王超在韓庚身上看到了那種單純的氣質,“他能懂我,能被劇本打動,還願意演這樣一個角色,已經很不簡單。” 與完全陌生的韓庚合作,最終能達到什麼程度,王超不知道,但他唯一清楚的是,提起拍攝是興奮的,有激情的。

韓庚飾演的趙捷是電影絕對的男主,所有的故事圍繞他展開。由於敘事線索三頭並進,他在送回羅麥骨灰的路上回溯過往,要面對逝去羅麥的親朋,同時在西藏所遇到的刷新他的世界觀的宗教體驗。要清晰的完成人物的表演,對任何演員來說,壓力都非常巨大。創作中,他也不需要和韓庚溝通太多,“他當時最可貴的恰恰就是憑著本能,憑著真情實感,憑著敏感的心來靠近這個角色。”直到最後剪輯的時候,王超依舊慶倖自己當初的決定。

採訪手記

從2001年開始拍電影到2017年,踏上導演之路16年,這是王超第七部作品,作品並不多。但是到目前為止,他拍的電影都是自己最想拍的,王超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真的知足了。”他這樣對記者說道。“中國的環境,年輕人出來的可能性永遠要高於其他的國家,有情懷的人從來不是少數。” 他一再說到,年輕人有想法一定要堅持。找到自己的定位,鍛煉自己的執行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END-

電影裡有很多導演個人喜歡的元素,比如:歌劇。其實在王超看來,歌劇是一種隱喻。趙捷和羅麥出車禍那天,插入了導演特別喜歡的《蝴蝶夫人》中的著名唱段《晴朗的夏天》,蝴蝶夫人也正在在這段唱段裡出車禍。歌劇的插入和電影劇情形成互文,是一段悲劇的隱喻,就如同預測到了羅麥命運的結局。而這些思想和美學的結合,也正是王超最初創作的衝動。

1994年,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王超進入了陳凱歌的工作室工作。後來,陳凱歌正在籌備拍《荊軻刺秦王》,從劇本創作到後期製作,他跟進了整個製作過程,“那段日子給我的養分,現在也存在著。”他回憶道。

《尋找羅麥》的原著小說《去了西藏》(《尋找羅麥》的原著),就是給《荊軻刺秦王》做後期的時候寫的。他還記得當初就在工作室邊上,借住在朋友的房子裡,利用業餘的時間不停的寫著,為了將它拍成電影,王超將小說發表在1998年發表在《小說界》上,但因尋找資金困難,最終難產。不得已他選擇了更少成本的《安陽嬰兒》,方勵是出品人,直到現在,王超依舊慶倖當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相互扶持。萬萬沒想到的是處女座《安陽嬰兒》一舉奪得第54屆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的獎項,王超也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

往後所創作的《江城夏日》《日日夜夜》《重來》……都在以不同的視角關注底層社會和邊緣人物,折射出電影被創作時空下整個中國底層社會的存在狀態。這些小人物角色也許卑微、貧窮,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還存在著人性至善至真的一面。他們嚮往陽光,心中存在希望,就如同《安陽嬰兒》裡的棄嬰對肖大剛的意義,雖然最初因為200塊的撫養費收養棄嬰,但同樣是他將這個嬰兒撫養長大,給了嬰兒父親的愛,這個嬰兒也成為肖大剛的救贖。

正是這種創作視角的獨特,有影評人將王超的作品視為“作者電影”。其實這種創作風格和他的獨特經歷息息相關,出生于文革前夕,童年光怪陸離的經歷,高中畢業後的工人生涯,以及不間斷的對文學創作的追求,等等,都對他的創作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作品裡,也有他的自身淺層記憶、社會現實、思想認知,以及知識份子身份立場的交織。

《尋找羅麥》不外如是,不過,和以往悲愴、沉悶的基調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帶有敘事詩的氣質,展現了“人”在認知層面形而上的追求。

《尋找羅麥》的主角,從王超以往電影的男女主角轉為雙男主,故事的主線從愛情轉為跨越民族、國別、宗教的一種“大愛”,這正是王超創作的初衷。他期待觀眾看過電影之後,會自我反思,能心存大愛,明辨善惡、珍愛生命,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希望在這個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文明斷層的社會,人的魂靈裡還存在“性本善”的意念。

這是王超回歸電影初衷的創作,是一場心靈救贖之旅。就如同主角寫給趙捷的那句話一樣,“東部昌都地區的瑪尼堆,那是西藏最好的去處,有機會,你一定要去看看。”

王超一直說自己是幸運的,如同《安陽嬰兒》和方勵。如同《尋找羅麥》和法國藝術電影基金。

在數度修改劇本之後,劇本得到了法國製片人的幫助,提交到法國藝術電影扶持基金,最後獲得了一筆免費拍攝資金支援,以及電影在法國的製作發行上的優惠政策。直到這個時候,王超才確信,這個多年來的堅持,終於能提上拍攝日程了。

找到韓庚,是王超第二次的運氣Buff。恰好韓庚對這個角色感興趣,也恰好這個角色和韓庚的氣質相合。舞者,北漂,一個人打拼,戲裡戲外,韓庚太能理解趙捷身上的所有情感。“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我就知道他可以。”雖然當時並未看過韓庚的任何作品,但是王超依舊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兩個人在深入的交流過劇本之後,王超在韓庚身上看到了那種單純的氣質,“他能懂我,能被劇本打動,還願意演這樣一個角色,已經很不簡單。” 與完全陌生的韓庚合作,最終能達到什麼程度,王超不知道,但他唯一清楚的是,提起拍攝是興奮的,有激情的。

韓庚飾演的趙捷是電影絕對的男主,所有的故事圍繞他展開。由於敘事線索三頭並進,他在送回羅麥骨灰的路上回溯過往,要面對逝去羅麥的親朋,同時在西藏所遇到的刷新他的世界觀的宗教體驗。要清晰的完成人物的表演,對任何演員來說,壓力都非常巨大。創作中,他也不需要和韓庚溝通太多,“他當時最可貴的恰恰就是憑著本能,憑著真情實感,憑著敏感的心來靠近這個角色。”直到最後剪輯的時候,王超依舊慶倖自己當初的決定。

採訪手記

從2001年開始拍電影到2017年,踏上導演之路16年,這是王超第七部作品,作品並不多。但是到目前為止,他拍的電影都是自己最想拍的,王超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真的知足了。”他這樣對記者說道。“中國的環境,年輕人出來的可能性永遠要高於其他的國家,有情懷的人從來不是少數。” 他一再說到,年輕人有想法一定要堅持。找到自己的定位,鍛煉自己的執行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