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益生菌、酵素、優酪乳,該不該給孩子吃?

有家長問:調節腸胃的益生菌和酵素等保健品廣告鋪天蓋地, 孩子看病的時候醫生也會開益生菌, 益生菌真的那麼好嗎?究竟該不該給孩子吃呢?確實現在臨床上使用益生菌越來越多, 究竟好不好, 今天來說說我的看法, 給家長作為參考。

什麼是益生菌

正常人腸道有三種細菌: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條件致病菌, 健康人的腸道裡這些細菌按一定比例存在, 保持動態平衡。

其中益生菌是一種活的、有益腸道健康的微生物。 它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 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

當人體住滿足夠的益生菌時, 人就會處於健康的狀態, 但是一旦體內菌群失去平衡, 比如菌種間比例發生大幅變化或者超出正常數值時, 那麼腹瀉、過敏、胃口不佳、疲倦、免疫力低等一系列病症就會隨之而來,

人體的健康就會亮紅燈了。

既然益生菌有益腸道健康, 那麼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菌群環境最關鍵是平衡

中醫講究的就是“平衡”。 東西無好壞, 關鍵是要合適。 比如藥, 用的對時、適量, 就是幫助我們痊癒的良藥, 用的不對時、過量了, 就是傷害我們的毒藥。 無論什麼, 過猶不及, 都是病源。 失去平衡, 都是病理。

這個表現在腸道菌群上, 更是如此。 腸道菌群相互作用, 形成一個微生態環境。 日常健康的人體, 自身會調節, 使腸道菌群達到平衡狀態。 刻意補充, 很難判斷應該補充具體哪種菌種。 籠統的補充, 可能某種菌種得到有益的補充了, 但是難免帶來其它菌種的過量, 這時腸道菌群可能又會進入另一種失衡的狀態, 又要重新進行調節,

反而給腸道帶來新的負擔。

所以, 各種菌群在腸道微生態環境下, 自身相互作用調節, 達到平衡的狀態, 日常健康的時候, 是沒有必要刻意去打破這種平衡的。

特別是孩子, 本身腸道就很幼稚, 功能不成熟, 日常刻意的補充某一方面的菌種, 對它自身的平衡狀態和調節能力都是沒有好處的。

怎麼判斷孩子菌群是否平衡

很簡單, 孩子沒有病症表現, 就說明基本處於平衡狀態。 即便短期的一些不嚴重的常見病如輕微感冒、拉肚子等, 能夠很快痊癒, 也說明自身能夠進行良性的調節, 不必要過多干預。

什麼時候應該使用益生菌

那麼, 在什麼時候應該給孩子使用益生菌呢?就是在孩子腸道菌群有比較大的損傷的時候,

可以在短期內服用益生菌幫助腸道快速恢復平衡。

比如說孩子用了抗生素、抗病毒的藥物, 對腸道菌群明顯有比較大的損傷, 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 幫助孩子快速恢復。 這也是目前臨床常見的做法。

有關益生元、酵素、優酪乳

說到益生菌, 大家難免會想到益生元、酵素, 甚至經常給孩子吃的優酪乳等。

益生元、酵素的補充, 總體原則跟益生菌是一樣道理的。

益生元: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 益生元通過改善人體內益生菌的結構來調節人體微生態的平衡。 那麼為什麼要改善?在什麼時候進行改善?首先就是要能夠合理判斷孩子是在有需要的時候, 比如服用抗生素後腸道菌群失調。 日常健康的時候,

是沒有必要的。

酵素:酵素就是酶。 日常很難判斷具體要補充哪種酶。 看起來好的東西並不是越多就越好。

優酪乳:家長普遍認為:要多給孩子喝優酪乳, 有豐富的營養, 也可以補充益生菌, 調節孩子腸胃。 但是從中醫的角度看, 優酪乳是寒涼的, 偶爾吃是可以的, 但是孩子天天吃, 我是不建議的。

總而言之, 家長把握一個重點:孩子腸道有明顯損傷, 如服用抗生素之後, 適當補充益生菌是可取的。 但是作為日常保健, 天天吃、天天用, 我是不建議的。

關注我們, 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 許尤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