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快訊:做市跌破900點,指數意義何在?

【新三板+】4月19日訊, 今日下午開盤, 三板指數重度下挫, 破900點, 截至13時34分, 報899.8點, 成交3646萬元。

2015年3月18日, 新三板發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成份指數, 基數為1000點。 經過四個月的發展我們看著做市指數從基點爬升至2673.17點, 而之後耗時2年光陰跌回千點, 2017年11月13日做市指數跌破基點。

而從基點到破900點, 僅用時157天。

眼下這一波“大跌”行情始於2017年3月底, 3月29日, 做市指數曾最高報收1162.54點, 此後便經歷了“跌跌不休”的行情,

並分別於5月初和7月底經歷了一波“23連陰”和“19連陰”的尷尬走勢, 在9月28日下探至1002.81點後走出一波小陽線並連漲9日, 不過做市指數終究未能走出魔咒, 在跌破千點後, 2018年1月8日再次經歷了“17連陰”。

在新三板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 做市指數還有什麼意義?

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曾向“新三板+”表示, 目前新三板僅有的兩大指數, 新三板成份指數和做市指數, 成份指數每個交易日收盤後才計算, 做市指數是交易時間即時變化, 所以要衡量新三板的冷暖, 做市指數目前還是唯一可參照的。 至於參考意義多大, 周運南認為還是能夠相對反映新三板二級市場即時的整體表現, 但希望這個指數還能夠做得更全面更切實際一些。

“新三板的定位決定著未來做市制度的走向。 目前, 新三板市場的定位(主要是與A股市場的關係)尚不明確, 究竟是作為上市預備板還是交易場所仍沒有最終定論, 如果定位為預備板的話, 新三板的交易功能就將逐漸弱化, 做市制度有可能存在進一步衰落的可能;如果是定位為交易場所的話, 做市制度的改革就是勢在必行了。 我們依然對於市場充滿信心!”聯訊新三板研究院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