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神吐槽:這個抄襲度88%的節目為啥會火到不行?

現在聽不懂流行語“坤音女孩絕不認輸”, 都不能好好做90後, 不對, 應該是00後了。

最近, 有個大事兒, 讓少女們放棄了李澤言的黑卡、出走的蛙兒子, 變成了九位愛豆的女孩。

嗯, 就是《偶像練習生》。

這個綜藝節目有多火爆呢?決賽公演的門票一票難求, 被黃牛炒到了上萬元, 大群粉絲趕到現場附近為偶像應援……

造就了如此大的流量神話,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款綜藝?

今年2月, 愛奇藝上線了偶像養成綜藝《偶像練習生》, 從全國1908位練習生中選出100位參加選拔, 最終由觀眾抉擇出九位練習生出道。

4月6日, 《偶像練習生》結束了, 決賽結果是:蔡徐坤、陳立農、範丞丞、Justin、林彥俊、朱正廷、王子異、小鬼和尤長靖九個人以 Nine Percent 男團的團名出道。

也就是說, 短短4個月的時間, 粉絲們就從不知道他們是誰, 發展成瘋狂為其打call……

不得不說, 真人秀的造星魅力是巨大的。 女友粉親媽粉們, 瞬間就淪陷了。

酷炫狂霸拽的蔡徐坤↓

“知名表情包博主”範丞丞↓

想摸摸他的頭的陳立農↓

參賽時帶著大金鏈子的“坤音四子”↓

粉絲們甚至還萌起了奇怪的CP↓

豆瓣上有個熱帖,是這樣形容幾位練習生的——、

溫州少爺賈富貴,人間Gucci朱正廷。范家弟弟范丞丞,成龍侄子董又霖。低調總裁王子異,秦奮有錢人本人。隱形富豪錢正昊,宇宙寵粉蔡黃金。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你以為《偶像練習生》是草根選秀,其實這裡面有成龍外甥、范冰冰弟弟、高端男模、星二代、童星……

活脫脫“富家少爺變形計”啊!你粉的偶像,比你有錢,比你好看,還比你努力!

粉絲們需要更加努力了,否則你的偶像就回家繼承家產了……

“越努力越幸運”,是《偶像練習生》想傳遞的價值觀。

節目想借著對練習生真實訓練生活的還原,去展現一個普通人如何蛻變成偶像的艱辛歷程。

在粉絲眼中,“偶像”就是販賣夢想的人,他們願意為了偶像做任何事。

機場和地鐵的燈箱廣告,上海外灘的 LED 螢幕,也都曾被粉絲們變成為偶像應援的工具。

定制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 VIP 卡,以獲得 30 次投票機會;

混入各種粉絲群,苦練手速,學習在 30 分鐘內投出 100 票的神技教程;

現在農夫山泉的線上銷售額已經翻了 500 倍,號稱能有機會得到決賽門票的你我貸也獲得了159萬的新增下載量;

……

為什麼粉絲能夠這麼瘋狂?

你還得2004年追過的《超級女聲》嗎?這是國內第一個現象級選秀綜藝,第一次全面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到明星的變化。

當時的粉絲追超女有瘋狂,今天的粉絲追偶像就有多瘋狂。

超女決賽,李宇春所得票數也不過五六百萬,而在決賽前短短12天內,第一的蔡徐坤得到了4764萬票。

這不是因為《偶像練習生》更受關注,而是因為,現在的偶像產業變得更加成熟了。或者說,現在的造星行業更發達了。

快男超女,是第一代選秀真人秀;《中國好聲音》,是比拼高水準技藝的第二代選秀;《偶像練習生》火爆,跟前兩代相比,有非常明顯的特徵。

比如,偶像產業的細化。

現在的藝人,出現了演員、明星、偶像的區分。如果只從唱歌、跳舞的專業性批評這些小鮮肉,那麼就沒有理解偶像文化的運作機制。偶像產業販賣的是“人設”,歌曲、影視、綜藝節目,這些有形產品並不重要。

從選拔到出道到大紅大紫,粉絲們瞭解偶像還沒出道時的青澀,產生親媽般的愛護心態,偶像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我家XXX”。

粉絲們掏心掏肺掏腰包買下的是他們對偶像的設定,職業偶像則有義務演出幻想中的角色。

感覺出來了嗎?這就像是交互體驗式養成遊戲。

養成系偶像,是造星產業發展的趨勢。

十三年前的《超級女聲》,人們用固話、小靈通和手機號碼為選手們瘋狂投票,把李宇春這個平凡的成都姑娘送上了冠軍寶座。坐在家裡看電視的人們第一次體會到了參與感。

但超女和快男,評委的打分權重仍然很大,隨後的現象級選秀《中國好聲音》,仍是幾十名評審決定選手的命運。

《偶像練習生》最大的不同,便是將練習生的命運們交給了所有觀眾。導師沒有打分權,決賽結果是粉絲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你的偶像是你養成的……難怪迷妹們露出了老母親般的微笑。

從《戀與製作人》到《青蛙旅行》,再到淘寶的小遊戲“螞蟻莊園”和“螞蟻森林”,養成系模式收穫了使用者黏性。

一句話:得養成系粉絲者得天下!

養成系粉絲互動性、忠誠度更高。

《偶像練習生》的核心粉絲,就是年輕觀眾中最願意為偶像花錢、花精力的追星少女。那些核心少女粉,被圈粉後會成立個人後援會,並自發在社交媒體上為偶像宣傳,成立打投組(打榜投票的組織)、控評組、宣發組,還會到現場去應援。

《偶像練習生》,喚醒了久違的粉絲經濟。

粉絲們已經開始自產自銷,為偶像製作PhotoBook和各類周邊了。

練習生們還沒出道,粉絲們所聚集起來的現金流就如此恐怖……

在偶像文化這場遊戲裡,我們能看見被推到台前的,是資本的博弈和幕後推手發揮的作用。

最典型的,就是吃瓜群眾分不清真假的各種“黑幕”。

《偶像練習生》也有質疑的聲音。

其中最大的聲音是“抄襲”。這檔節目大到主題、規則設置,小到舞美、燈光,都和韓國綜藝《PRODUCE 101》如出一轍。

國際IP保護協會分析抄襲相似度為88分(滿分100分),在坎城電視節點名愛奇藝《偶像練習生》抄襲。

《偶像練習生》成為2018年第一款現象級網綜,能引發全民pick,不得不說——

娛樂世界最終是少女粉絲的。

少女們的老公,又多了幾個國產愛豆小哥哥。一票一票投出來,一筆一筆砸錢,看到平凡的小哥哥逆襲成為光芒萬丈的偶像,偶像練習生的女孩絕不認輸。

畢竟,生活已經夠苦逼了,誰的生活不得找點樂子,是吧。

~~牆來了~~

小蠻腰,該露的時候還是可以露一露的~~~

可以考慮開間農家樂,請槽友們去玩玩,哈哈哈~~~

【互動話題】

你怎麼看待抄襲度88%的《偶像練習生》引發全民追捧?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今日頭條號:“一碗魚”,陪你看那些無法描繪的世界!

粉絲們甚至還萌起了奇怪的CP↓

豆瓣上有個熱帖,是這樣形容幾位練習生的——、

溫州少爺賈富貴,人間Gucci朱正廷。范家弟弟范丞丞,成龍侄子董又霖。低調總裁王子異,秦奮有錢人本人。隱形富豪錢正昊,宇宙寵粉蔡黃金。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你以為《偶像練習生》是草根選秀,其實這裡面有成龍外甥、范冰冰弟弟、高端男模、星二代、童星……

活脫脫“富家少爺變形計”啊!你粉的偶像,比你有錢,比你好看,還比你努力!

粉絲們需要更加努力了,否則你的偶像就回家繼承家產了……

“越努力越幸運”,是《偶像練習生》想傳遞的價值觀。

節目想借著對練習生真實訓練生活的還原,去展現一個普通人如何蛻變成偶像的艱辛歷程。

在粉絲眼中,“偶像”就是販賣夢想的人,他們願意為了偶像做任何事。

機場和地鐵的燈箱廣告,上海外灘的 LED 螢幕,也都曾被粉絲們變成為偶像應援的工具。

定制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 VIP 卡,以獲得 30 次投票機會;

混入各種粉絲群,苦練手速,學習在 30 分鐘內投出 100 票的神技教程;

現在農夫山泉的線上銷售額已經翻了 500 倍,號稱能有機會得到決賽門票的你我貸也獲得了159萬的新增下載量;

……

為什麼粉絲能夠這麼瘋狂?

你還得2004年追過的《超級女聲》嗎?這是國內第一個現象級選秀綜藝,第一次全面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到明星的變化。

當時的粉絲追超女有瘋狂,今天的粉絲追偶像就有多瘋狂。

超女決賽,李宇春所得票數也不過五六百萬,而在決賽前短短12天內,第一的蔡徐坤得到了4764萬票。

這不是因為《偶像練習生》更受關注,而是因為,現在的偶像產業變得更加成熟了。或者說,現在的造星行業更發達了。

快男超女,是第一代選秀真人秀;《中國好聲音》,是比拼高水準技藝的第二代選秀;《偶像練習生》火爆,跟前兩代相比,有非常明顯的特徵。

比如,偶像產業的細化。

現在的藝人,出現了演員、明星、偶像的區分。如果只從唱歌、跳舞的專業性批評這些小鮮肉,那麼就沒有理解偶像文化的運作機制。偶像產業販賣的是“人設”,歌曲、影視、綜藝節目,這些有形產品並不重要。

從選拔到出道到大紅大紫,粉絲們瞭解偶像還沒出道時的青澀,產生親媽般的愛護心態,偶像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我家XXX”。

粉絲們掏心掏肺掏腰包買下的是他們對偶像的設定,職業偶像則有義務演出幻想中的角色。

感覺出來了嗎?這就像是交互體驗式養成遊戲。

養成系偶像,是造星產業發展的趨勢。

十三年前的《超級女聲》,人們用固話、小靈通和手機號碼為選手們瘋狂投票,把李宇春這個平凡的成都姑娘送上了冠軍寶座。坐在家裡看電視的人們第一次體會到了參與感。

但超女和快男,評委的打分權重仍然很大,隨後的現象級選秀《中國好聲音》,仍是幾十名評審決定選手的命運。

《偶像練習生》最大的不同,便是將練習生的命運們交給了所有觀眾。導師沒有打分權,決賽結果是粉絲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你的偶像是你養成的……難怪迷妹們露出了老母親般的微笑。

從《戀與製作人》到《青蛙旅行》,再到淘寶的小遊戲“螞蟻莊園”和“螞蟻森林”,養成系模式收穫了使用者黏性。

一句話:得養成系粉絲者得天下!

養成系粉絲互動性、忠誠度更高。

《偶像練習生》的核心粉絲,就是年輕觀眾中最願意為偶像花錢、花精力的追星少女。那些核心少女粉,被圈粉後會成立個人後援會,並自發在社交媒體上為偶像宣傳,成立打投組(打榜投票的組織)、控評組、宣發組,還會到現場去應援。

《偶像練習生》,喚醒了久違的粉絲經濟。

粉絲們已經開始自產自銷,為偶像製作PhotoBook和各類周邊了。

練習生們還沒出道,粉絲們所聚集起來的現金流就如此恐怖……

在偶像文化這場遊戲裡,我們能看見被推到台前的,是資本的博弈和幕後推手發揮的作用。

最典型的,就是吃瓜群眾分不清真假的各種“黑幕”。

《偶像練習生》也有質疑的聲音。

其中最大的聲音是“抄襲”。這檔節目大到主題、規則設置,小到舞美、燈光,都和韓國綜藝《PRODUCE 101》如出一轍。

國際IP保護協會分析抄襲相似度為88分(滿分100分),在坎城電視節點名愛奇藝《偶像練習生》抄襲。

《偶像練習生》成為2018年第一款現象級網綜,能引發全民pick,不得不說——

娛樂世界最終是少女粉絲的。

少女們的老公,又多了幾個國產愛豆小哥哥。一票一票投出來,一筆一筆砸錢,看到平凡的小哥哥逆襲成為光芒萬丈的偶像,偶像練習生的女孩絕不認輸。

畢竟,生活已經夠苦逼了,誰的生活不得找點樂子,是吧。

~~牆來了~~

小蠻腰,該露的時候還是可以露一露的~~~

可以考慮開間農家樂,請槽友們去玩玩,哈哈哈~~~

【互動話題】

你怎麼看待抄襲度88%的《偶像練習生》引發全民追捧?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今日頭條號:“一碗魚”,陪你看那些無法描繪的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