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也許只有當一個人死去,我們才會發現自己有多愛他

電影沒有happy ending已經足夠令人悲傷, 可更悲傷的是, 所愛之人在片頭就已宣告去世。

這樣的電影我看過幾部, 恰好都是經典, 從岩井俊二的《情書》到湯姆·福特的《單身男子》, 再到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普通女人》, 都是主角擺脫不了對死去之人的回憶, 在一個人的生命旅途中孤獨前行, 試圖尋找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對於習慣了熱熱鬧鬧的中國人來說, 這種故事恐怕過於蒼涼, 好在還是有電影人願意去開拓嘗試, 比如最近上映的《尋找羅麥》就算是一個小驚喜, 片名中的羅麥經歷了一次導致少年意外死亡的車禍之後, 與好友趙捷產生嫌隙, 後來獨自一人出走西藏, 死於雪崩。

故事就從這場意外死亡開始說起, 趙捷踏上尋找羅麥之路。

讓我想起我所經歷過的至親之人的去世, 最難忘的就是外婆了。 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 然而等到她臨終, 我卻因為考研在即沒法回家送她一程。 以至於多年以後我還時時夢到她, 夢到喝她做的豬肉湯, 現在是永遠也回不去了。

也許, 只有當一個人死去, 我們才能發現自己對他的真實情感, 因為此時的一切付出都失去了目的, 愛終於回歸到了愛;我們是漸漸淡忘了他?還是隨時間流逝越來越思念他?

在《尋找羅麥》裡, 趙捷先去了西藏, 重走了羅麥走過的路, 電影並沒有像《情書》或是《單身男子》那樣頻頻閃回兩人的過往。 而是更像《普通女人》, 活著的人總是在不同的角落看到逝者的身影, 在藏寺的轉經筒旁, 在高地的草原上,

在藏戲“金剛舞”的假面之後, 羅麥又出現了, 仿佛他還活著。

所以電影始終沒有明寫兩人的過去, 因為這種思念已經不受對方形體的限制, 變得比他活著的時候更規模龐大, 那一點子過去已經不算什麼了。 這種思念可以肆意生髮, 如同魔法森林裡瘋狂生長的藤條,

重新構築一個有他的世界。 把趙捷團團圍住。

於是趙捷告別了北京的妻子, 捧著羅麥的骨灰帶回他的家鄉——法國普羅旺斯。 這時才得知, 羅麥當年跑去西藏, 不光是愧疚於那個車禍中少年的喪生, 更因他曾建議打掉前女友的孩子, 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位倔強的女子,竟瞞著羅麥悄悄把孩子生了下來。

當趙捷揮別埃菲爾鐵塔下的夜色,獨自穿過普羅旺斯的層林盡染,親手將羅麥的骨灰和那孩子的照片交到他母親手中,這個年邁的婦人泣不成聲地看著照片裡的萌娃,問他多大了。使得當年犯下的錯竟變成一種劫後餘生的安慰——至少羅麥的血脈繼續延續了下去。

而趙捷心裡的羅麥還活著,活在高原上的藏戲《珠瑪》裡,趙捷演的是王子,頌歌轉經一萬遍叫心上人珠瑪復活。珠瑪用淺藍色方帕遮住的臉緩緩露出,那是羅麥,他相信。

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位倔強的女子,竟瞞著羅麥悄悄把孩子生了下來。

當趙捷揮別埃菲爾鐵塔下的夜色,獨自穿過普羅旺斯的層林盡染,親手將羅麥的骨灰和那孩子的照片交到他母親手中,這個年邁的婦人泣不成聲地看著照片裡的萌娃,問他多大了。使得當年犯下的錯竟變成一種劫後餘生的安慰——至少羅麥的血脈繼續延續了下去。

而趙捷心裡的羅麥還活著,活在高原上的藏戲《珠瑪》裡,趙捷演的是王子,頌歌轉經一萬遍叫心上人珠瑪復活。珠瑪用淺藍色方帕遮住的臉緩緩露出,那是羅麥,他相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