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陽明:無限擴大的生命境界

小歐說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王陽明堪稱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典範, 而陽明心學的現實意義與歷史價值所在, 也是國人精神思想的重要支柱。

今天這篇文章, 希望大家在週末的閒暇時光, 能夠細細品讀, 慢慢體會。

董平

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浙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30年前, 我在研究王陽明的時候, 完全沒想到他將來會從“冷宮”中被釋放出來,

成為全民關注的對象。 2010年, 我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過《傳奇王陽明》, 這大概是現代傳媒對王陽明最早的宣講。

簡單來說, 王陽明一輩子隻說了三句話, 十個字——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今天我們逐一來領會這三句話的涵義。

心即理

什麼是“心即理”?要理解這句話, 我們先要從其他地方說起。

人類文明走到現在, 追根溯源是產生於兩種基本的生產方式, 即遊牧和農耕。 這兩種文化很不相同。

遊牧民族的特徵就是“逐水草而居”, 哪裡水草豐美, 他們就去往哪裡。

農耕民族不同, 他們有定居點, 老百姓和周圍山水的關係是相對穩定的, 他們在某一個定居點對周圍事物的變化給予足夠的觀察, 通過“觀”來獲得自然界的知識、種植的知識,

也獲得關於人本身的知識。

中國文化主要是農耕文化, 現在我們所說的春夏秋冬、東南西北, 其實都是人們通過“觀”來為大自然取的名字而已。

“觀”不僅是為了解決生產問題, 我們還在“觀”的過程中, 領悟到了某種獨特的存在, 叫做“道”。

“道”從哪裡來?我們先來“觀”一下。

昨天落山的太陽和今天升起的太陽, 是不是同一個?有人肯定會說, 現在是21世紀, 我們都知道有太陽系, 但是即便瞭解太陽系, 這個問題也並沒有解決。

如果昨天的太陽和今天的太陽是同一個, 昨天太陽照耀下的萬物和今天太陽照耀下的萬物是一樣的, 今天的我等同於昨天的我, 這是非常荒唐的。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他還說過,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中國人也說,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我們繼續“觀”, 發現太陽升起, 大地一片溫暖, 太陽落下, 大地一片昏暗, “一陰一陽之謂道”。 有了陰陽便有四時代序, 便有風霜雨雪, 便有萬物生生不息。

世界萬物都存在於一種秩序當中,

是為生命秩序, 花開花落、四季變換、生生不息、無始無終。 這種生命秩序就是我們所說的“道”, 或者是“天道”。 它不是一個概念, 只是一個符號, 用來指向無限綿延的、無始無終的生命秩序。

因為有“道”的存在, 才有了萬物的生存毀滅, “道”是萬物的本源, 萬物自然也包含了人。

萬物從“道”那裡獲得了屬於它本身的屬性或者本質。 物有物之性, 人有人之性。 要講人的話, 必須把它和物分開。

舉個大家熟悉的例子,

告子:“食、色,性也”。

孟子(不同意告子觀點):白牆是白色的,白色的牛、馬、鵝、狗也是白色的,這些白色一樣不一樣?

告子:一樣。

孟子:既然如此,是不是人的性就等同于牛的性,牛的性就等同于馬的性?

孟子的意思是,如果把食色作為人性,顯而易見把人之性等同于牛、狗、馬之性,這是很嚴重的。

在孟子看來,人性只能是人身上才有的某種特性,憑藉這種特性才能實現人和自然界的完全分離,而這只能是“仁義禮智”。

人從“道”那裡獲得的東西最多、最全、最完整,也最純粹,我們稱之為“性”也好,“德”也罷,它在王陽明那裡叫做“心”。

王陽明告訴我們,

每個人的本源,

也就是“性”或者“心”,

本來就等同於“道”,

這就是“心即理”。

“理”就是“道”。“道”是存在,“理”是“道”的自身存在所呈現出來的自有秩序。

“道”有多久,“心”就有多久;“道”有多高,“心”就有多高;“道”有多廣,“心”就有多廣。

王陽明認為,我們要從根本上懂得這個道理,原本人就是與天下萬物為一體,與日月一般光芒,與天地一般悠久,所以我們需要突破自我,還歸生命真相,面對生命存在的真實狀態。

我們總是不明了,喜歡向外尋求,王陽明告訴我們,只有向裡看,才能直面生命的本真。

知行合一

如果每個人都明白“心即理”,明瞭了自己的本性原等同於“道”,然後把自己的真實本質表現出來,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知行合一是一種實踐方式,不是一種理論。

王陽明認為,

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正常的人,

原本都是知行合一的,

一旦我們有了私心雜念,

就無法做到知行合一,

就會背離生命存在的真實狀態。

什麼是原本的知行合一?比如我口渴了,看到一杯水馬上就會端起來喝。這就是知行合一的本來狀態。如果我說自己口渴,水放在面前我就是不喝,別人很容易判斷我的口渴到底是真是假。

王陽明舉了一個例子,“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好色”可以指美女,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東西;臭指氣味,也可以是香味,“惡臭”指難聞的氣味。每個人見到美好的事物,心中知道這是“好色”,就叫做“知”,如果“好好色”,這就是“行”。知行原本就是一致的。

沒有任何別的私心雜念介入的時候,我們都會這樣,“好好色,惡惡臭”。如果你感冒了,鼻子不靈了,聞到惡臭也不覺得難聞了,這就是病態,不是常態。

所以王陽明強調,正常情況下,我們原本就是知行合一的。有私心介入後,知行就會分離。王陽明說,知行分離並不是生命存在的真實狀態,所以我們要回歸生命本源,回歸本體。

本體就是本來的樣子。正常人在做一件事情時,都是有一個想法在主導,比如一個木匠把一張桌子做成了弧形,那麼他在做這張桌子的時候,頭腦中一定有一個“做成弧形”的主導意識,這個主導意識在王陽明那裡就稱為“知”,所以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還強調,凡是不能付諸行動的所謂“知”,都不是真知,凡是真知一定能夠體現在行動上。知和行是相互包含的,原本就是一體。

知識意義層面的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知行合一整體內容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良知而不是知識,把知識排除在知行合一的意義之外。我個人不贊同這個觀點,因為這樣的話,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就不具有普遍有效性了。如果沒有普遍有效性,它就不是一個完整的邏輯自洽的理論。

我相信王陽明既在知識意義上講知行合一,也在良知意義上講知行合一。

致良知

曾有朋友問我,如果同事到處散佈謠言,說我壞話,阻礙我升職,我很恨他,於是就把他殺了,這樣的話算不算知行合一?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的確還有另外一個維度,除了在知識意義上保持知行合一,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良知意義上講知行合一。

所以,

當“知”變為“良知”以後,

再講知行合一,

就是“致良知”,

王陽明晚年極其看重這三個字。

要講良知的意義,哪怕講到天荒地老也講不完。良知二字是千古聖人相傳下來的一點真骨血,正法眼藏。

良知是什麼?它是“道”,是我們的本心。“致”是表現、實踐,致良知就是實踐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所以我說,知行合一的進一步完善發展,就是致良知。

怎麼致?良知本身有什麼特徵?簡單起見,我來講三個比喻。

第一個比喻是主人翁,“個個人心有仲尼”。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主人翁,即心之主宰,這是王陽明的原話。他講,所謂良知,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主人翁,我們所有的活動都要聽它的。可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不聽它的,這就造成了心身分離。

舉一個例子,當你看到一朵花,你會感覺它特別美,基於這個感覺,你會想要擁有它,於是你可能就會把它摘下來。生活當中也是,我們都希望做高官、賺很多錢,我們還想要很好的聲譽和很多粉絲。我們不斷地在內心“想要”的主導之下做出行動。

王陽明提出一個簡單問題,比如你感覺花很美,這是人畜無害的,當你產生了“我想要”這個想法之後,就要注意了。

他認為,這時我們的本心一定會呈現出來。當你伸手摘花,良知一定會告訴你不要摘,那不是你的,但你總不聽它的。

我們總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所以我們投入到外在的名譽、身份、地位、財富的追逐裡。主人翁在那裡,我們卻無視它的存在。

主人翁是我們的本心,如果我們的身體活動和它沒有關係,就會造成心身分裂,就很危險。所以王陽明說,我們要重新建立起心身的統一性,不論說話做事,都要向主人翁請教,讓我們的內外心身都還歸於一體的本來狀態。

如何請教呢?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反思。

反思很重要,孔子講“反求諸己”,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蘇格拉底也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反思會讓我們知道哪裡做得對,哪裡不對,當主人翁做出判斷之後,你就聽它的,心身回歸一體,這就是致良知。

第二個比喻是“稱”,我用它來解決爭論不休的問題。王陽明用過一個詞語叫做“鑒空衡平”,良知就是在什麼都不稱的情況下,能讓這個秤桿保持平衡的點。

換一種說法,它也是有理數數軸上的零,既不是負,也不是正,但是卻能將正負區分清楚。

良知本身無是非、無善惡,

但是知是非、知善惡。

《論語》裡有一句話叫做“以德報怨”。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好不好,孔子反問,那用什麼來報德?他回答不了,孔子補充一句,“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直就是中直,沒有私情私意,居於中。

今天很多人講中庸時,80%的人都理解錯了。我批評你一句、批評他一句,表揚你一句、表揚他一句,遇到什麼事情就說“天氣很好,你們談”,這種人最壞,被孔子稱為“鄉願,德之賊也”。

什麼是中庸?

中庸是任何時候都堅持大中至正,

堅持中正之道。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真正做到中庸比瓜分天下、辭掉高官厚祿、赴湯蹈火還要難。

所以良知本身無善惡,但是區分一切善惡。只要是實現大中至正,沒有偏見,沒有先見,還原事情真相,這就是致良知。

第三個比喻是鏡子,王陽明很喜歡講這個比喻。他告訴你鏡子裡本身沒有東西,但是卻能夠客觀、真實地把放在它面前的東西反映出來。

有人會說,如果一天到晚致良知,生意還怎麼做?王陽明並不是不讓你做生意,而是讓你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心中能像鏡子一樣,沒有任何騷動和不平,安靜、客觀、完整地去面對這個世界。

他還強調一點,事情做完了就好比鏡子跟前的東西拿開了一樣,鏡子裡什麼都沒有留下,也就是現在人們很喜歡講的“歸零”。

“歸零”就是回歸到“鑒空衡平”的本源狀態,就是致良知的境界。

王陽明所講的良知,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本心。通過致良知的實踐活動,最終達到天下萬物一體,也就是最初所說的“心即理”。

致良知的最後境界,

就是心外無物,

無心外之物,

天下萬物與我同體。

編輯 | 張響

本文根據董平教授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人文藝術系列講座中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已經本人確認。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圖片授權基於CC0協定。

舉個大家熟悉的例子,

告子:“食、色,性也”。

孟子(不同意告子觀點):白牆是白色的,白色的牛、馬、鵝、狗也是白色的,這些白色一樣不一樣?

告子:一樣。

孟子:既然如此,是不是人的性就等同于牛的性,牛的性就等同于馬的性?

孟子的意思是,如果把食色作為人性,顯而易見把人之性等同于牛、狗、馬之性,這是很嚴重的。

在孟子看來,人性只能是人身上才有的某種特性,憑藉這種特性才能實現人和自然界的完全分離,而這只能是“仁義禮智”。

人從“道”那裡獲得的東西最多、最全、最完整,也最純粹,我們稱之為“性”也好,“德”也罷,它在王陽明那裡叫做“心”。

王陽明告訴我們,

每個人的本源,

也就是“性”或者“心”,

本來就等同於“道”,

這就是“心即理”。

“理”就是“道”。“道”是存在,“理”是“道”的自身存在所呈現出來的自有秩序。

“道”有多久,“心”就有多久;“道”有多高,“心”就有多高;“道”有多廣,“心”就有多廣。

王陽明認為,我們要從根本上懂得這個道理,原本人就是與天下萬物為一體,與日月一般光芒,與天地一般悠久,所以我們需要突破自我,還歸生命真相,面對生命存在的真實狀態。

我們總是不明了,喜歡向外尋求,王陽明告訴我們,只有向裡看,才能直面生命的本真。

知行合一

如果每個人都明白“心即理”,明瞭了自己的本性原等同於“道”,然後把自己的真實本質表現出來,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知行合一是一種實踐方式,不是一種理論。

王陽明認為,

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正常的人,

原本都是知行合一的,

一旦我們有了私心雜念,

就無法做到知行合一,

就會背離生命存在的真實狀態。

什麼是原本的知行合一?比如我口渴了,看到一杯水馬上就會端起來喝。這就是知行合一的本來狀態。如果我說自己口渴,水放在面前我就是不喝,別人很容易判斷我的口渴到底是真是假。

王陽明舉了一個例子,“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好色”可以指美女,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東西;臭指氣味,也可以是香味,“惡臭”指難聞的氣味。每個人見到美好的事物,心中知道這是“好色”,就叫做“知”,如果“好好色”,這就是“行”。知行原本就是一致的。

沒有任何別的私心雜念介入的時候,我們都會這樣,“好好色,惡惡臭”。如果你感冒了,鼻子不靈了,聞到惡臭也不覺得難聞了,這就是病態,不是常態。

所以王陽明強調,正常情況下,我們原本就是知行合一的。有私心介入後,知行就會分離。王陽明說,知行分離並不是生命存在的真實狀態,所以我們要回歸生命本源,回歸本體。

本體就是本來的樣子。正常人在做一件事情時,都是有一個想法在主導,比如一個木匠把一張桌子做成了弧形,那麼他在做這張桌子的時候,頭腦中一定有一個“做成弧形”的主導意識,這個主導意識在王陽明那裡就稱為“知”,所以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還強調,凡是不能付諸行動的所謂“知”,都不是真知,凡是真知一定能夠體現在行動上。知和行是相互包含的,原本就是一體。

知識意義層面的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知行合一整體內容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良知而不是知識,把知識排除在知行合一的意義之外。我個人不贊同這個觀點,因為這樣的話,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就不具有普遍有效性了。如果沒有普遍有效性,它就不是一個完整的邏輯自洽的理論。

我相信王陽明既在知識意義上講知行合一,也在良知意義上講知行合一。

致良知

曾有朋友問我,如果同事到處散佈謠言,說我壞話,阻礙我升職,我很恨他,於是就把他殺了,這樣的話算不算知行合一?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的確還有另外一個維度,除了在知識意義上保持知行合一,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良知意義上講知行合一。

所以,

當“知”變為“良知”以後,

再講知行合一,

就是“致良知”,

王陽明晚年極其看重這三個字。

要講良知的意義,哪怕講到天荒地老也講不完。良知二字是千古聖人相傳下來的一點真骨血,正法眼藏。

良知是什麼?它是“道”,是我們的本心。“致”是表現、實踐,致良知就是實踐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所以我說,知行合一的進一步完善發展,就是致良知。

怎麼致?良知本身有什麼特徵?簡單起見,我來講三個比喻。

第一個比喻是主人翁,“個個人心有仲尼”。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主人翁,即心之主宰,這是王陽明的原話。他講,所謂良知,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主人翁,我們所有的活動都要聽它的。可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不聽它的,這就造成了心身分離。

舉一個例子,當你看到一朵花,你會感覺它特別美,基於這個感覺,你會想要擁有它,於是你可能就會把它摘下來。生活當中也是,我們都希望做高官、賺很多錢,我們還想要很好的聲譽和很多粉絲。我們不斷地在內心“想要”的主導之下做出行動。

王陽明提出一個簡單問題,比如你感覺花很美,這是人畜無害的,當你產生了“我想要”這個想法之後,就要注意了。

他認為,這時我們的本心一定會呈現出來。當你伸手摘花,良知一定會告訴你不要摘,那不是你的,但你總不聽它的。

我們總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所以我們投入到外在的名譽、身份、地位、財富的追逐裡。主人翁在那裡,我們卻無視它的存在。

主人翁是我們的本心,如果我們的身體活動和它沒有關係,就會造成心身分裂,就很危險。所以王陽明說,我們要重新建立起心身的統一性,不論說話做事,都要向主人翁請教,讓我們的內外心身都還歸於一體的本來狀態。

如何請教呢?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反思。

反思很重要,孔子講“反求諸己”,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蘇格拉底也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反思會讓我們知道哪裡做得對,哪裡不對,當主人翁做出判斷之後,你就聽它的,心身回歸一體,這就是致良知。

第二個比喻是“稱”,我用它來解決爭論不休的問題。王陽明用過一個詞語叫做“鑒空衡平”,良知就是在什麼都不稱的情況下,能讓這個秤桿保持平衡的點。

換一種說法,它也是有理數數軸上的零,既不是負,也不是正,但是卻能將正負區分清楚。

良知本身無是非、無善惡,

但是知是非、知善惡。

《論語》裡有一句話叫做“以德報怨”。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好不好,孔子反問,那用什麼來報德?他回答不了,孔子補充一句,“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直就是中直,沒有私情私意,居於中。

今天很多人講中庸時,80%的人都理解錯了。我批評你一句、批評他一句,表揚你一句、表揚他一句,遇到什麼事情就說“天氣很好,你們談”,這種人最壞,被孔子稱為“鄉願,德之賊也”。

什麼是中庸?

中庸是任何時候都堅持大中至正,

堅持中正之道。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真正做到中庸比瓜分天下、辭掉高官厚祿、赴湯蹈火還要難。

所以良知本身無善惡,但是區分一切善惡。只要是實現大中至正,沒有偏見,沒有先見,還原事情真相,這就是致良知。

第三個比喻是鏡子,王陽明很喜歡講這個比喻。他告訴你鏡子裡本身沒有東西,但是卻能夠客觀、真實地把放在它面前的東西反映出來。

有人會說,如果一天到晚致良知,生意還怎麼做?王陽明並不是不讓你做生意,而是讓你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心中能像鏡子一樣,沒有任何騷動和不平,安靜、客觀、完整地去面對這個世界。

他還強調一點,事情做完了就好比鏡子跟前的東西拿開了一樣,鏡子裡什麼都沒有留下,也就是現在人們很喜歡講的“歸零”。

“歸零”就是回歸到“鑒空衡平”的本源狀態,就是致良知的境界。

王陽明所講的良知,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本心。通過致良知的實踐活動,最終達到天下萬物一體,也就是最初所說的“心即理”。

致良知的最後境界,

就是心外無物,

無心外之物,

天下萬物與我同體。

編輯 | 張響

本文根據董平教授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人文藝術系列講座中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已經本人確認。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圖片授權基於CC0協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