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令人膽寒的死神,卻敵不過文臣的一張嘴,至死不敢埋怨

春秋時期, 秦國屬於邊遠小國, 被中原諸侯視為夷狄。 秦穆公繼位之後, 力圖改變這個局面, 他到處引進人才, 其中蹇叔就是其中一位。 蹇叔來到秦國後, 他的兩個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成為秦國的著名將領。 說他們著名, 主要還是因為秦國當時無人可用, 這兩人跟在孟明視後面做副將, 嘗到過好多敗仗, 還恥辱的做過俘虜。

然而, 其中的白乙丙在秦國居住下來, 繁衍生息, 有一個光彩奪目的後人。 這個後人也成為了秦國的將領, 而且是當之無愧的名將, 是另六國膽寒的白起!

白起為將的時候, 秦國也非常強大了, 但離統一中國, 還差得太遠。 不過白起橫空出世之後, 他將秦國一統天下的偉業, 完成到只差臨門一腳的地步。

白起的第一場大仗, 就註定載入史冊, 讓他不朽。 這時候, 韓、魏聯合周天子, 一起扼守崤山、函谷關, 要阻止秦國東進的步伐。 秦國丞相向秦王舉薦了當時只是左庶長的白起為將,

從此開啟了屬於他的時代。

當時, 韓魏聯軍人多勢眾, 白起決定不與他們正面交鋒, 他繞到聯軍的後方, 發動突然襲擊。 聯軍從來沒有考慮過作為防守方的秦國會如此大膽, 更沒有想過對方竟然會主動棄守要塞,

而與他們野戰。

更重要的是, 白起抓住了聯軍指揮中拖拖拉拉, 不肯先行出戰的弱點,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逐個擊破。 最後, 白起將聯軍合圍在伊闕。 即使這樣, 韓魏聯軍人數依舊占優, 不少人勸白起見好就收, 讓開一條通道。

孫子曾經在兵法上說過“窮寇勿追”, 商鞅則提出“大戰勝逐北無過十裡”, 但是白起作為名將, 卻有自己對戰爭的理解和解讀。 他認為自己軍隊氣勢正盛, 可以以一當十, 敵人軍心渙散, 十不當一。 面對大好形勢, 他沒有縱虎歸山的打算, 而是一鼓作氣繼續攻擊。

伊闕之戰, 最終的戰果是斬首二十四萬, 主帥魏將公孫喜。 取得這樣輝煌的戰績後, 白起只是讓人去秦國報捷, 並沒有收兵, 趁機反攻佔據了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在這場防守戰中, 白起以卓越的戰爭能力, 取得了最大的戰果。

這一戰, 讓白起成名, 完成了很多名將畢生也達不到成就。 第二年他就升任為大良造, 又向魏國尋仇, 這一次, 魏國六十一城盡歸秦國所有。 白起的登場可謂驚豔絕倫,

他的開局是夢幻般的。

韓魏被打趴下後, 秦國開始對不安分的楚國動武, 此時, 秦王毫不猶豫的使用了最閃耀的將星白起。

第一仗, 楚國敗, 割讓上庸、漢水以北土地。

第二仗, 楚國敗, 鄢、鄧等五城被破, 郢都被圍。

第三仗, 楚國敗, 國都郢都被佔領, 白起一把火將楚國王陵燒盡。

也就是在攻下郢都後,白起因功而被封為武安君,這個名字封號歷來都有,之前蘇秦被封過,李牧、項燕也被封過。但是在這麼多武安君中,白起仍然是最響亮的一個,說起武安君,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白起。

此後,白起又開始攻打趙國,著名的長平之戰爆發。長平之戰,本來主帥是王齕,因為久攻不下,秦王則再次祭出白起這個大殺器。然而趙國為了迅速解決戰鬥,則將廉頗換成了趙括。

都說趙括是紙上談兵而打輸了,但小編認為,當時趙國的經濟實力撐不住長時間的消耗戰,他們的糧食產量只有秦國的三分之一。放手一搏,也許能夠擊敗秦軍,總比活活困死要強得多。即使不能完勝,能拼個兩敗俱傷,讓秦軍也無力進攻,也不算虧。

然而,殺神白起的指揮能力太過於高超,超越了那個時代。他正面誘敵深入,兩翼奇襲百里石長城,將趙兵裝入口袋之中。白起在這一戰仍然扮演了死神的角色,他不放出趙軍任何人,使其斷糧四十六天,射殺趙括,逼迫趙軍四十萬人投降。

面對這四十萬降卒,白起做出了最讓後世詬病的決定。他將降卒全部誘殺,只留下240個回去報信。從此,趙國精銳盡失,如同待宰殺的羔羊一般。

白起一生經歷了大小70餘仗,無一敗績,是當之無愧的戰神。同時,據後世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佔據二分之一,因而他又是當之無愧的死神。

這個戰爭機器並沒有死在戰場之上,而是被秦昭襄王與國相範雎密謀後賜死。臨死之前,他對自己的國君毫無怨言,也沒有埋怨範雎,只是哀歎是長平之戰後的報應。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

也就是在攻下郢都後,白起因功而被封為武安君,這個名字封號歷來都有,之前蘇秦被封過,李牧、項燕也被封過。但是在這麼多武安君中,白起仍然是最響亮的一個,說起武安君,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白起。

此後,白起又開始攻打趙國,著名的長平之戰爆發。長平之戰,本來主帥是王齕,因為久攻不下,秦王則再次祭出白起這個大殺器。然而趙國為了迅速解決戰鬥,則將廉頗換成了趙括。

都說趙括是紙上談兵而打輸了,但小編認為,當時趙國的經濟實力撐不住長時間的消耗戰,他們的糧食產量只有秦國的三分之一。放手一搏,也許能夠擊敗秦軍,總比活活困死要強得多。即使不能完勝,能拼個兩敗俱傷,讓秦軍也無力進攻,也不算虧。

然而,殺神白起的指揮能力太過於高超,超越了那個時代。他正面誘敵深入,兩翼奇襲百里石長城,將趙兵裝入口袋之中。白起在這一戰仍然扮演了死神的角色,他不放出趙軍任何人,使其斷糧四十六天,射殺趙括,逼迫趙軍四十萬人投降。

面對這四十萬降卒,白起做出了最讓後世詬病的決定。他將降卒全部誘殺,只留下240個回去報信。從此,趙國精銳盡失,如同待宰殺的羔羊一般。

白起一生經歷了大小70餘仗,無一敗績,是當之無愧的戰神。同時,據後世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佔據二分之一,因而他又是當之無愧的死神。

這個戰爭機器並沒有死在戰場之上,而是被秦昭襄王與國相範雎密謀後賜死。臨死之前,他對自己的國君毫無怨言,也沒有埋怨範雎,只是哀歎是長平之戰後的報應。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