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紅色記憶:至死不忘初心的戰友加兄弟——魏振亞、徐兆珍(徐尚雲)

(圖為魏振亞)

從上世際三, 四十年代至今, 邳南的人們忘不了兩個人, 一個是魏振亞、一個是徐兆珍。

他們是如何深得民心的呢?這話還是從頭說起。

魏振亞、徐兆珍, 他們的家在占城東邊的魏檯子和小徐家。 他們倆雖為異性兄弟, 其感情遠遠超過了自家兄弟。 除了農忙, 他們都是在一起, 形影不離, 一天到晚總有說不完的話, 有人納悶、好奇。 仔細聽聽, 也沒啥, 說的都是農村、農民的事。 讓這兄弟倆忿忿不平的, 是窮兄弟們所受的苦難和欺淩。 攤上這個社會, 你不受罪又有啥法子?

有一天, 兄弟倆從海洲推回來兩車食鹽, 連路費也不加, 賣給了各村缺鹽吃的窮苦人。 人們喜氣洋洋, 奔相走告, 來了精神。 須知缺鹽比缺糧還難受, 人們說:這下子好了, 不用去鹽鹼地裡去刮鹹味了。

由於缺鹽的人多, 面積又廣, 兄弟倆連續推了幾次鹽, 都還解決不了問題。 幸好各村受感動的人們紛紛派出代表,

加入推鹽隊伍的行列, 才算解決問題。

吃鹽的問題總算暫時解決了, 可生活、生產缺的東西多著呢!春季生產, 有的缺犁鏵, 有的缺耙齒。 生活上, 有的缺糧吃, 有的缺衣穿。 婦女們縫縫補補, 缺針少線。 怪不得人們常說, 富人樣樣有, 窮人樣樣缺。

為了抓緊解決這些問題, 兄弟倆經過議商, 又請出各村的族長、長老, 還有推鹽路上湧現出來一些富有正義感的年輕人進行商量。 最後派出一些有眼力、能辦事的人去了外地, 陸續把百姓們所需的物資給買了回來。

每年春夏之交。 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地主老財們瞅准了機會, 把囤積的糧食拿出來放高利貸。 為了讓農民兄弟們不上當少吃虧。 魏振亞和徐兆珍兄弟倆廣泛動員大家互相接濟。

提出一個口號, 餘下的一碗糧, 借給窮兄弟, 不讓地主吃高利。 經過調查, 有的村子窮人忒多, 相幫之後也難以解決。 於是兄弟倆又去找各村那些說話有人聽, 樂於助人的人, 請他們出面。 村與村掛靠, 互助互幫, 渡過難關。

吃穿用不難解決。 難的是土匪強盜橫行鄉里。 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安居的生活, 兄弟倆在原先運輸隊伍中挑出一些有力氣有正義感的年輕人, 組成護村隊伍。 相互的鄰村隨時互通情報, 需要時及時出手, 互相支援。 經過一段時間的較量, 黑惡勢力終於煙消雲散。

自那以後, 邳南、睢北的老百姓過上了一段安穩又舒心的日子。 人們無不對這兄弟倆刮目相看。 有人問他們, 怎麼就對俺們這麼好?他們說:咱們都是農民,

農民兄弟一家親, 咱們自己不對自己好, 還有誰會對咱們好?大夥想想, 一年到頭, 起五更睡半夜, 產出來點糧食, 自己捨不得吃, 還得交官府、供軍閥、地主訛、土匪搶, 各種雜稅如牛毛。 這日子還能過嗎?不把這世道改一改, 日子就沒法過下去。 要改改世道, 靠誰也不行, 只有大家抱成團, 一條心, 那才能立出個新規矩。

一席話說得大家心裡亮起來, 老百姓那時就期盼, 要是能讓這兄弟倆當官, 俺們不愁有好日子過。

當然, 魏振亞、徐兆珍兄弟倆也暗下決心。 要是有這麼個機會, 那就好辦了。 當老百姓的官為老百姓做主, 那是應該的。 老百姓的官, 你必須把老百姓當成根、看做本。 千萬千萬不能把官位作為榮耀,

當官要當得值, 一要報國, 二要厚民。

一九三八年底, 日本鬼子來了。 魏振亞, 徐兆珍兄弟倆, 眼瞅著靠農民們的棍棒, 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怎麼辦?反復商量後, 決定參加共產黨, 投奔革命。

一進入革命隊伍, 他們就被委以重任。 徐兆珍被任命為睢七區農救會主任, 魏振亞被任命為鄉黨支部書記兼農救會主任(不久又任八集區委書記)有人不解, 怎麼這兄弟倆一參加革命就直接當了官呢?實際上我們黨組織早就注意到了, 這兄弟倆對老百姓的親力親為, 並深信他們的能力所在。 一位邳睢銅靈的老領導劉玉柱同志(解放後任國家二機部副部長)後來說, 我們當初就看對了人, 這兄弟倆日後定有大的作為。

當時的睢七區, 涵蓋了現在的占城、石橋、睢甯的張圩、古邳這一大片區域。加之不久魏振亞任區委書記的八集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兄弟倆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在邳睢銅靈四縣聯防辦事處的領導下,實行改原來的田賦,為徵收公糧、公草。有錢有糧者出糧,無糧有錢者出錢,赤貧者不出。對抗日部隊指戰員,(包括烈士)的嫡系、親屬,免除田賦和一切臨時負擔。對有困難者還發放生產貸款,對烈、軍屬實行代耕代種。這一系列的措施深受廣大農民的擁護,新的辦法和措施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又保證了抗日隊伍的軍需供應。年輕人紛紛報名參加新四軍(一九四二年,新四軍九旅駐紮在睢北,執行保衛邳睢銅靈的任務)邳睢銅靈四縣聯防辦事處還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辦小學、辦聯中,按抗大精神辦學。打穀場上、池塘邊、山坡上、大樹下,都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堂,學生們一邊學文化,一邊到群眾中去宣傳抗日活動。農閒時,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編一些鬥地主、打日本的文娛節目,到各村去演出。那時的七區,用農民的話說,熱熱鬧鬧,用共產黨的話說,皖東北紅了一片天。

一九四四年九月,徐兆珍又被任命為邳睢縣的農救會長。魏振亞先後任八義集區,占城區,八路區,窯灣區的區委書記。當時的農救會工作的重點是,宣傳群眾、發動群眾、鬥爭地主、打擊惡霸。徐兆珍只要去魏振亞所在的區裡去發動群眾工作,弟兄倆又在一起了,那種說不出的親近感幸福感,只有他們倆才能體會到。

時間不久,魏振亞也被調到了縣政府,任各界聯合救國會主任。這下子可好了,兄弟倆徹底在一起了,又恢復了往日那種說不完的話,一會兒不見就難受的感覺。

一九四六年六月,蔣介石悍然發動了內戰。黨中央為了保護邳睢銅這一批幹部,提前安排他們撤出。魏振亞和徐兆珍兄弟倆用一輛小推車推著兩家的孩子、衣被往山東方向走。中途,魏振亞被組織召回,讓他回邳睢銅,任地下工委書記,堅持地下鬥爭。徐兆珍則繼續往山東撤退。這是兄弟倆十幾年來的第一次分手,誰都想不到,這次離別竟成為永別。

到山東之後,徐兆珍在章丘、曆城一帶負責土改工作。一年後任渤海地區一個縣的縣委書記。1948年南下,又讓他任泗縣、靈璧縣、睢甯縣委書記。那一時期,他在時刻思念著哥哥魏振亞,兄弟倆雖同在一片紅色土地上,但這片土地太大了。在新中國的黎明之前,那段最黑暗,也是最艱苦卓越的時期,我們的黨把創辦了近十年的紅色根據地,交給了這年輕的兄弟倆。

烈火淬鋼鋼更硬,艱苦卓絕顯英雄。魏振亞和他的戰友們,晝伏夜出,七次遇險,大義凜然。在人民群眾的掩護下,次次都化險為夷。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爭取和建立了兩面政權22個,爭取鄉保長26個,建立戰略村和堡壘戶155個,恢復和發展了部分黨組織和單線秘密黨員,控制武裝槍支近500只。一九四八年的春天,就是這支零星聚總的武裝力量,配合淮北支隊一個營的兵力,在47天裡殲滅國民黨地方武裝一千多人,繳獲步槍1700多支,輕機槍17挺,小炮兩門,壯大成500餘人的武裝力量,為贏得邳睢銅的最後解放奠定了基礎。

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邳睢縣人民政府在土山市成立(當時稱市)魏振亞被任命為縣長。辦公之余,他向組織尋問,他向戰友們打聽,我的弟弟徐兆珍現在在哪裡?等啊等,有一天,他在縣政府裡等來了弟媳呂士珍和五歲的侄兒。弟弟徐兆珍呢?他犧牲了。他是在為了掩護自己的四位戰友而犧牲的,是為了泗縣得到最後的解放而倒下的。高大身軀的魏振亞,抱起幼小的侄兒,避開弟媳的視線,眼淚再也止不住了。小侄兒問他“你怎麼哭了?”他哭得更痛了。

那哽咽聲似乎在訴說著:為了人民能夠得到解放,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共產黨人絲毫不懼怕拋家、舍妻、棄子。

是的,能帶領老百姓走出苦難,走出悲壯,這就是共產黨人所信仰的力量,這就是初心不忘。

【文化佳園(pzwhyjh),原創首發,歡迎投稿訂閱。主編:徐景洲 投稿信箱:2175339@qq.com 微信號:xjz1956】

涵蓋了現在的占城、石橋、睢甯的張圩、古邳這一大片區域。加之不久魏振亞任區委書記的八集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兄弟倆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在邳睢銅靈四縣聯防辦事處的領導下,實行改原來的田賦,為徵收公糧、公草。有錢有糧者出糧,無糧有錢者出錢,赤貧者不出。對抗日部隊指戰員,(包括烈士)的嫡系、親屬,免除田賦和一切臨時負擔。對有困難者還發放生產貸款,對烈、軍屬實行代耕代種。這一系列的措施深受廣大農民的擁護,新的辦法和措施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又保證了抗日隊伍的軍需供應。年輕人紛紛報名參加新四軍(一九四二年,新四軍九旅駐紮在睢北,執行保衛邳睢銅靈的任務)邳睢銅靈四縣聯防辦事處還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辦小學、辦聯中,按抗大精神辦學。打穀場上、池塘邊、山坡上、大樹下,都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堂,學生們一邊學文化,一邊到群眾中去宣傳抗日活動。農閒時,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編一些鬥地主、打日本的文娛節目,到各村去演出。那時的七區,用農民的話說,熱熱鬧鬧,用共產黨的話說,皖東北紅了一片天。

一九四四年九月,徐兆珍又被任命為邳睢縣的農救會長。魏振亞先後任八義集區,占城區,八路區,窯灣區的區委書記。當時的農救會工作的重點是,宣傳群眾、發動群眾、鬥爭地主、打擊惡霸。徐兆珍只要去魏振亞所在的區裡去發動群眾工作,弟兄倆又在一起了,那種說不出的親近感幸福感,只有他們倆才能體會到。

時間不久,魏振亞也被調到了縣政府,任各界聯合救國會主任。這下子可好了,兄弟倆徹底在一起了,又恢復了往日那種說不完的話,一會兒不見就難受的感覺。

一九四六年六月,蔣介石悍然發動了內戰。黨中央為了保護邳睢銅這一批幹部,提前安排他們撤出。魏振亞和徐兆珍兄弟倆用一輛小推車推著兩家的孩子、衣被往山東方向走。中途,魏振亞被組織召回,讓他回邳睢銅,任地下工委書記,堅持地下鬥爭。徐兆珍則繼續往山東撤退。這是兄弟倆十幾年來的第一次分手,誰都想不到,這次離別竟成為永別。

到山東之後,徐兆珍在章丘、曆城一帶負責土改工作。一年後任渤海地區一個縣的縣委書記。1948年南下,又讓他任泗縣、靈璧縣、睢甯縣委書記。那一時期,他在時刻思念著哥哥魏振亞,兄弟倆雖同在一片紅色土地上,但這片土地太大了。在新中國的黎明之前,那段最黑暗,也是最艱苦卓越的時期,我們的黨把創辦了近十年的紅色根據地,交給了這年輕的兄弟倆。

烈火淬鋼鋼更硬,艱苦卓絕顯英雄。魏振亞和他的戰友們,晝伏夜出,七次遇險,大義凜然。在人民群眾的掩護下,次次都化險為夷。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爭取和建立了兩面政權22個,爭取鄉保長26個,建立戰略村和堡壘戶155個,恢復和發展了部分黨組織和單線秘密黨員,控制武裝槍支近500只。一九四八年的春天,就是這支零星聚總的武裝力量,配合淮北支隊一個營的兵力,在47天裡殲滅國民黨地方武裝一千多人,繳獲步槍1700多支,輕機槍17挺,小炮兩門,壯大成500餘人的武裝力量,為贏得邳睢銅的最後解放奠定了基礎。

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邳睢縣人民政府在土山市成立(當時稱市)魏振亞被任命為縣長。辦公之余,他向組織尋問,他向戰友們打聽,我的弟弟徐兆珍現在在哪裡?等啊等,有一天,他在縣政府裡等來了弟媳呂士珍和五歲的侄兒。弟弟徐兆珍呢?他犧牲了。他是在為了掩護自己的四位戰友而犧牲的,是為了泗縣得到最後的解放而倒下的。高大身軀的魏振亞,抱起幼小的侄兒,避開弟媳的視線,眼淚再也止不住了。小侄兒問他“你怎麼哭了?”他哭得更痛了。

那哽咽聲似乎在訴說著:為了人民能夠得到解放,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共產黨人絲毫不懼怕拋家、舍妻、棄子。

是的,能帶領老百姓走出苦難,走出悲壯,這就是共產黨人所信仰的力量,這就是初心不忘。

【文化佳園(pzwhyjh),原創首發,歡迎投稿訂閱。主編:徐景洲 投稿信箱:2175339@qq.com 微信號:xjz195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