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致敬消失的經典,那些飄散在記憶中的老車——日系篇

【導讀】曾幾何時, 當馬路上還沒有幾輛車駛過的時候, 那時的我們也許就能一眼認出哪輛車叫尼桑, 哪輛車叫皇冠。 儘管日系合資車入華的時間遠不如德系和法系來的更早, 但這一點絲毫沒有擋住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日系品牌車輛的熱情, 就像一個時代的烙印一樣, 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今天就讓我們重溫一下, 曾經的那些記憶中的日系老車。

一、豐田佳美

早在廣汽豐田在2006年推出六代凱美瑞這款神車之前, Camry就曾以進口方式在國內銷售過五代車型, 只不過, 那時的Camry有一個頗為優雅的名字, 豐田佳美。 當然, 那時的雷克薩斯, 還叫淩志……

單就名字而言, 儘管直接由英文名音譯過來的凱美瑞, 叫起來也許更有霸氣, 但不知為何, 筆者始終對佳美這個更平易暖心、貼近生活的名字, 念念不忘。

毫不客氣的說, 就車輛外觀設計風格而言, 即使放到現在, 佳美的造型也不輸任何一位競爭對手, 水滴形的大燈可謂是氣場十足, 而小巧的進氣中網又顯得頗為靈動可愛, 二者搭配起來竟然能夠相得益彰, 不僅沒有絲毫的違和感, 反而使車輛更耐看、更經典。 相比於四代Camry車型, 佳美使用了更多的流線型造型,

整個車輛看起來更加圓潤、動感, 當然也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性能要求。

佳美的車身尺寸還是非常不錯的, 作為那個時代的中級車, 車長達到了4805mm, 車寬和車高則有1795mm和1480mm, 相應的軸距長度2720mm, 完全符合當時的主流水準。 筆者曾不止一次的聽做二手車生意的朋友誇讚起這個車的空間佈局,

身高馬大的他, 坐在佳美裡絲毫不會有任何的局促感。

動力方面, 佳美匹配過排量分別為2.4L直列四缸和3.0L V6兩款不同排量的發動機, 3.0的動力自不用說, 而2.4L自吸的動力達到了157馬力, 作為一款中級車, 足夠使用。

一次機緣巧合, 筆者曾在幾年前還乘坐過一次佳美2.4,

印象頗深:除了內飾因歲月的沖洗稍顯老舊之外, 車輛的外觀嶄新如前, 車況也相當不錯, 高速公路上沒有任何問題。 尤其是讓筆者久久不能釋懷的是充滿著“逼格”的各種配置, 前排電動座椅調節自不必多說, 那個時代的中級車, 竟然還帶有前排座椅按摩功能, 對於緩解駕駛疲勞非常有效!後來的這些滿大街跑的中級車們, 你們造嗎?

二、尼桑藍鳥

就和筆者在剛才提到的那樣, 在Camry還叫佳美的時代, 日產也有另外一個名字, 尼桑。 不得不說, 曾經的尼桑, 攜帶著一代傳奇的藍鳥, 幾乎就是日系車的象徵。

先來看一下日產公司對藍鳥的評價:歷史之久、生產數量之多、技術之先進、可靠性之高, 從任何方面而言,是一直領先于其它日產車。評價之高,可見一斑。就連諾貝爾文學獎無冕之王村上春樹也不止一次在其小說中提到藍鳥。

提起藍鳥在國內生產的歷史,第一代國產藍鳥由當時的風神汽車與裕隆合作,以八代藍鳥的平臺為基礎,開始生產風神藍鳥,當時鑒於種種原因,車標不能懸掛尼桑的品牌,而是一款雙飛燕形狀的車標。

隨著風神藍鳥的日益崛起,從2001年國產的第二代藍鳥(基於海外第九代藍鳥U13平臺打造)開始,風神藍鳥終於得到了日產的認可,並首次可以懸掛當時還被稱作尼桑的車標。隨後緊接著的2003年,改款的藍鳥對配置進行小改升級,並對外宣稱是第三代國產藍鳥,而平臺卻仍然沒有變化。

同年,也就是2003年6月,東風開始與日產合資,而風神之前與富有藍鳥生產經驗的裕隆的合作歷史也逐漸被邊緣化。東風日產推出的第一款車,仍然是基於八代藍鳥平臺的、彼時在國內已經歷時三次改款的藍鳥至尊。

藍鳥至尊相較於前面的幾位兄弟而言,外觀變化的非常明顯,不僅對原車的尺寸進行全面的“拉皮”處理,畢竟第三代國產藍鳥的軸距只有2620mm。筆者也曾乘坐過第三代的國產藍鳥,低矮的車身和稍顯局促的空間表現,確實不怎麼舒適。而藍鳥至尊的推出,則一改之前藍鳥那種稍顯低趴的外觀形象,更加突出了整車的厚重感,使得車輛看上去更為方正大氣。

時至今日,2015年推出的最新款藍鳥,已經完全拋棄了之前的設計風格,甚至於說超越了這個時代的審美,也根本就沒有可能將其與之前頗顯經典的八代、九代藍鳥再聯繫在一起。

三、皇冠

皇冠作為豐田旗下的一款定位於商務使用的中大型轎車,可謂是歷史悠久。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汽車工業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據統計資料顯示,當時平均每月能夠進口6800輛日本車,而豐田又佔據了37%的份額,而在所進口的豐田車中,在八代皇冠基礎上改款而來的皇冠133又占到了其中的24%。

提起老皇冠,不得不說當時那種沉穩莊嚴的設計,方正的帶鍍鉻飾條裝飾的長條形中網,把本就寬大的車身營造出更佳的視覺效果。而方正的前燈組設計,方正的轎廂空間,還有方正的車尾車燈,幾乎所能看見車輛的所有外觀表現,都可以用“方正”兩個字概括。儘管可能有人會說這款車設計的過於“呆板”,但這無疑是強大氣場的表現。

也正因為如此,氣場十足的皇冠,才最終作為高端車的象徵,主要用於公務用車領域。

皇冠133前後都有豐田的牛頭標,而在發動機艙蓋前端中央位置又設計有醒目的皇冠立標,這款車可是搭載了3.0L 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230馬力,峰值扭矩達到了284Nm,就動力表現而言相當出色。

當時與皇冠一同被引入國內的,還有尼桑的公爵王系列,作為另一款頗為經典的車型,兩款車基本上囊括了當時的公務車之用。

歲月蹉跎,經歷過輝煌的皇冠在國內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換代和改款,但風格已於之前迥然不同,儘管處於廠家設計理念的改變,皇冠正在朝著“年輕化”的道路上昂首闊步的前進著,但經典就在那裡,從來不需要想起,但永遠不會忘記。

總結:

在日本車被大量進口的那個年代,日系的經典也隨之而來。只不過在當下,已經很難在現款的日系車中找出些許當年的影子。煙花繚亂的各類品牌,頻繁反覆運算進化的車型,使得再造經典仿佛成了一件不可為之事。這也不免令人唏噓感歎——當然,時代不同了,萬事皆有成住壞空,留下來的,或許只有無色無相的記憶了吧。

從任何方面而言,是一直領先于其它日產車。評價之高,可見一斑。就連諾貝爾文學獎無冕之王村上春樹也不止一次在其小說中提到藍鳥。

提起藍鳥在國內生產的歷史,第一代國產藍鳥由當時的風神汽車與裕隆合作,以八代藍鳥的平臺為基礎,開始生產風神藍鳥,當時鑒於種種原因,車標不能懸掛尼桑的品牌,而是一款雙飛燕形狀的車標。

隨著風神藍鳥的日益崛起,從2001年國產的第二代藍鳥(基於海外第九代藍鳥U13平臺打造)開始,風神藍鳥終於得到了日產的認可,並首次可以懸掛當時還被稱作尼桑的車標。隨後緊接著的2003年,改款的藍鳥對配置進行小改升級,並對外宣稱是第三代國產藍鳥,而平臺卻仍然沒有變化。

同年,也就是2003年6月,東風開始與日產合資,而風神之前與富有藍鳥生產經驗的裕隆的合作歷史也逐漸被邊緣化。東風日產推出的第一款車,仍然是基於八代藍鳥平臺的、彼時在國內已經歷時三次改款的藍鳥至尊。

藍鳥至尊相較於前面的幾位兄弟而言,外觀變化的非常明顯,不僅對原車的尺寸進行全面的“拉皮”處理,畢竟第三代國產藍鳥的軸距只有2620mm。筆者也曾乘坐過第三代的國產藍鳥,低矮的車身和稍顯局促的空間表現,確實不怎麼舒適。而藍鳥至尊的推出,則一改之前藍鳥那種稍顯低趴的外觀形象,更加突出了整車的厚重感,使得車輛看上去更為方正大氣。

時至今日,2015年推出的最新款藍鳥,已經完全拋棄了之前的設計風格,甚至於說超越了這個時代的審美,也根本就沒有可能將其與之前頗顯經典的八代、九代藍鳥再聯繫在一起。

三、皇冠

皇冠作為豐田旗下的一款定位於商務使用的中大型轎車,可謂是歷史悠久。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汽車工業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據統計資料顯示,當時平均每月能夠進口6800輛日本車,而豐田又佔據了37%的份額,而在所進口的豐田車中,在八代皇冠基礎上改款而來的皇冠133又占到了其中的24%。

提起老皇冠,不得不說當時那種沉穩莊嚴的設計,方正的帶鍍鉻飾條裝飾的長條形中網,把本就寬大的車身營造出更佳的視覺效果。而方正的前燈組設計,方正的轎廂空間,還有方正的車尾車燈,幾乎所能看見車輛的所有外觀表現,都可以用“方正”兩個字概括。儘管可能有人會說這款車設計的過於“呆板”,但這無疑是強大氣場的表現。

也正因為如此,氣場十足的皇冠,才最終作為高端車的象徵,主要用於公務用車領域。

皇冠133前後都有豐田的牛頭標,而在發動機艙蓋前端中央位置又設計有醒目的皇冠立標,這款車可是搭載了3.0L 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230馬力,峰值扭矩達到了284Nm,就動力表現而言相當出色。

當時與皇冠一同被引入國內的,還有尼桑的公爵王系列,作為另一款頗為經典的車型,兩款車基本上囊括了當時的公務車之用。

歲月蹉跎,經歷過輝煌的皇冠在國內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換代和改款,但風格已於之前迥然不同,儘管處於廠家設計理念的改變,皇冠正在朝著“年輕化”的道路上昂首闊步的前進著,但經典就在那裡,從來不需要想起,但永遠不會忘記。

總結:

在日本車被大量進口的那個年代,日系的經典也隨之而來。只不過在當下,已經很難在現款的日系車中找出些許當年的影子。煙花繚亂的各類品牌,頻繁反覆運算進化的車型,使得再造經典仿佛成了一件不可為之事。這也不免令人唏噓感歎——當然,時代不同了,萬事皆有成住壞空,留下來的,或許只有無色無相的記憶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