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說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會亡?關鍵有三點!

明朝是由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 存續了二百七十六年, 於西元1644年亡國。 明朝為什麼會亡?歷史上以及當今學術界很多著名的學者都做過系統的分析, 無非是天災、黨爭、戰爭等等方面的原因, 但是要把明朝滅亡的原因與一個太監的生死聯繫起來, 是不是有些可笑。

先別忙著笑,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太監魏忠賢的來路。 魏忠賢是明朝末年的太監, 練了葵花寶典的第一招, 揮刀自宮後進宮裡當了太監。 進了皇宮中之後, 魏忠賢一路攀升, 最後能獨斷朝政, 也是沒誰了。

九千九百歲的名號再喊出來, 讓人們有一種國家成了魏忠賢統治的感覺。 此人是有能力, 但就其人來說, 他到底能不能影響國家的存亡, 為什麼他的生死會影響國家的存亡, 且看以下分析。

魏忠賢的存在維繫了政治平衡。 從某些方面來說, 魏忠賢強大的存在感, 也不管稱呼他幾千幾百歲, 比皇上的萬萬歲來說, 還是少些時日, 魏忠賢在怎麼能, 畢竟是個太監, 所以魏忠賢必然是依附於皇權的, 這樣他的存在維繫了皇權和文官權力之間的平衡。 在其他方面, 魏忠賢的依附, 也加強了國家統治, 給官場以良性競爭。

魏忠賢的存在還增加了明朝的財政收入,

說這話不怕噴, 魏忠賢的收稅改善了國家收入, 他派太監到處徵收商人的稅, 從商人這塊肥肉上片下點油水, 以充國庫。

錢不是萬能的, 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一個國家也一樣, 如果魏忠賢沒有死, 他這些收來的錢可以大大增加國家收入, 明朝有了物質基礎, 也不至於縮減國家開支吧。

魏忠賢的存在對國家軍事的發展也有益處。 魏忠賢在九千歲時期, 任用賢才, 肯定了孫承宗的遼東戰略, 孫承宗任用袁崇煥, 努爾哈赤在甯遠大捷與他們的對戰中死亡。

軍餉方面, 魏忠賢方面也滿足遼東前線的需求。 而魏忠賢死後, 遼東局勢一片衰敗, 不僅用人失誤, 而且後勤方面更補給不上, 朝廷沒有了魏忠賢, 基本的軍餉也接濟不上。

魏忠賢確實有他存在的價值, 不僅保持了政治平衡, 也為明朝財政做出不少貢獻, 魏忠賢也在軍事上支援了國家。

當然, 這也不能說明魏忠賢就是一個完美的“太監”, 他也有人性惡的一面, 相信讀者朋友們對他的評價也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但是如果有魏忠賢沒有死, 明朝的中央集權會更加鞏固, 在明末也許還能為國家續命。

魏忠賢這樣一個“不完美”的太監, 攪動起了明朝的風雨, 我們當然不是小看太監, 因為輕視太監, 就是輕視歷史。 我們在魏忠賢的身上, 興許能學到一種思維方式, 我們把他的正負面進行互相對照分析,從而找到一種對歷史的敬畏和探索的方式。

我們把他的正負面進行互相對照分析,從而找到一種對歷史的敬畏和探索的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