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家寶寶從來都坐不住,他是不是有多動症?

我家孩子特別愛動, 只要醒著就一刻都停不下來, 是不是有多動症?

問多大, 答曰, 9個月

我就感覺突然被噎住, 腦子裡閃過一串省略號……

我覺得很多父母甚至教師對“多動症”的理解只停留在了字面意思上, 一旦孩子動得比較多就懷疑是“多動症”。

這就屬於望文生義了, 多動症的學名叫做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其實是一種注意力缺失的問題, 多動症孩子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就算是他對這件事很感興趣, 很想要做下去, 但是依然沒辦法一直保持專注, 導致學習困難, “動得多”只是多動症症狀的其中一種典型表現而已。

那麼多動症到底有哪些表現呢?

1, 注意力不集中的跡象:

經常溜號走神, 很難集中注意力

聽不見別人對他說話

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非常容易分心

不聽指令

不會整理, 物品擺放混亂

總是不記得重要的事情

總是丟東西

對耗神的事情不願意做

無法快速準確明白一段話的意思

2, 好動的跡象:

特別好動, 似乎不會停止

總是不停地說話

無法安靜的玩耍

不分場合的亂跑或攀爬

3, 衝動的跡象:

別人沒有提完問題就著急回答

沒辦法等待

憑衝動做事, 不過腦子

無法控制情緒

總是會打斷別人的說話

看完這些, 大家是不是心中一涼, 全都對號入座了。

天啊, 我就知道, 我娃果然有多動症!

先別急著定性哈!這些表現, 需要有連貫性, 也就是你娃並不是偶爾這樣, 而是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超過六個月, 而且這些行為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才會懷疑, 注意, 是懷疑, 可能有多動症, 並不是一定有。

具體還有專業醫生診斷, 診斷手段也很複雜, 除了很多量表之外,

還要依靠醫生的專業經驗, 觀察孩子的狀態才能真正確診。

並且, 北美的醫生基本不會建議五歲以下的孩子去做多動症的診斷, 因為“沒法長久專注”、“活潑好動”、“容易衝動”是學齡前兒童的共同特徵, 很難把這些年齡導致的不成熟行為和多動症症狀區分出來, 就算是領域專家, 也幾乎沒辦法給4歲以下的孩子下多動症的診斷。 AAP對於多動症兒童的診斷指南也只限於4-18歲之間的孩子。

關於4歲以內的多動症孩子如何診斷和治療, 這方面學界還有很廣泛的爭議, 激進的醫生有給小孩子用藥的, 但是反對的聲音非常多, 一個是容易誤診, 第二是藥物的副作用不明確, 所以主流學界還是主張不去診斷和治療4歲以下的兒童。

四五歲的正常孩子各方面發展會越來越成熟, 會開始比較能夠專注, 比較能夠坐得住, 比較能夠控制情緒了, 但是這個年齡的多動症的孩子行為還是和小孩子一樣, 沒有改善, 症狀就比較能夠凸顯出來了, 更加不會被誤診。 就好像大潮退走, 才能更容易的便認出留在岸上的砂礫。

綜上, 至少在孩子4歲之前, 你懷疑多動症的事情, 那就是純粹給自己找不痛快。 至於9個月什麼的, 那真的是想太多……

但是小娃兒確實是好動到父母懷疑人生, 難帶的要命怎麼辦?

碰到這種情況, 你需要每日三省吾身:

給娃放電了嘛?讓娃撒歡兒了嘛?帶娃出去溜了嘛?

你娃憋著一身的精力無處發洩, 恨不得插個翅膀上天, 他要是能坐得住才有鬼啊!

我家毛頭3歲之前, 根本就是家裡呆不下, 我在家裡沒辦法和他和諧相處超過1個小時, 必須風雨不誤的出去溜, 到了冬天得滿世界的給他找各種室內遊樂場, 如果膽敢待在家, 那就是每半個小時製造一個龍捲風現場, 恨不得把房子拆了。 說實話我當時也非常懷疑他有多動症。

3歲之後,曙光來了,毛頭突然在家裡也能安靜的玩一好一陣了,天氣不好也不想出去了(當時感動的我熱淚盈眶啊有木有!),但是依然每天要有消耗體力的活動,不把他體力耗盡,他屁股就像長釘子了一樣,就連看電視都坐不住。

如果條件實在是不允許出門,我也會想辦法在家裡給他放電,先讓他做一些耗費體力的遊戲,譬如說捉迷藏,跟著音樂蹦跳,追著玩,搬東西,扔球,做家務,等等,看他見著汗了,有點累了的感覺,再坐下來搭積木或者玩拼圖什麼的,就比較能夠專注了。

現在毛頭已經7歲了,曾經的多動兒童,已經變身成了可以看書、寫字、畫畫超過半個小時的安靜美男子,老母親也是甚感欣慰。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孩子好動的問題都會隨著長大而消失,多動症孩子的比例還是比我想像的要高一些,美國這邊的統計,多動症會不同程度影響到4-12%的學齡兒童,如果你發現孩子接近五歲了,依然是會有精神注意力難以集中,過於好動,情緒衝動等問題,並且達到影響生活和社交的程度,還是要儘快就醫。

就醫不是給孩子扣“有病”的帽子,只有確診,真正的知道孩子的狀態,才更能夠瞭解他心理和行為特點,更能用正確的做法,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生活和社交。

多動症的孩子是先天基因的問題,並不是後天教育教養方式導致的,就算是孩子真有多動症,家長也不必因此自責。

最後,願每個好動的小朋友,最後都能享受到專注做一件事的樂趣。

說實話我當時也非常懷疑他有多動症。

3歲之後,曙光來了,毛頭突然在家裡也能安靜的玩一好一陣了,天氣不好也不想出去了(當時感動的我熱淚盈眶啊有木有!),但是依然每天要有消耗體力的活動,不把他體力耗盡,他屁股就像長釘子了一樣,就連看電視都坐不住。

如果條件實在是不允許出門,我也會想辦法在家裡給他放電,先讓他做一些耗費體力的遊戲,譬如說捉迷藏,跟著音樂蹦跳,追著玩,搬東西,扔球,做家務,等等,看他見著汗了,有點累了的感覺,再坐下來搭積木或者玩拼圖什麼的,就比較能夠專注了。

現在毛頭已經7歲了,曾經的多動兒童,已經變身成了可以看書、寫字、畫畫超過半個小時的安靜美男子,老母親也是甚感欣慰。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孩子好動的問題都會隨著長大而消失,多動症孩子的比例還是比我想像的要高一些,美國這邊的統計,多動症會不同程度影響到4-12%的學齡兒童,如果你發現孩子接近五歲了,依然是會有精神注意力難以集中,過於好動,情緒衝動等問題,並且達到影響生活和社交的程度,還是要儘快就醫。

就醫不是給孩子扣“有病”的帽子,只有確診,真正的知道孩子的狀態,才更能夠瞭解他心理和行為特點,更能用正確的做法,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生活和社交。

多動症的孩子是先天基因的問題,並不是後天教育教養方式導致的,就算是孩子真有多動症,家長也不必因此自責。

最後,願每個好動的小朋友,最後都能享受到專注做一件事的樂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