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綠色動力IPO:六成BOT專案未招標 薊縣專案涉嫌環評造假

《號外財經》訊

米萊

已經IPO過會的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色動力”), 主要以BOT(建造-運營-移交)等特許經營的方式從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 以及技術顧問業務。 其財務資料顯示, 2014年至2017年1-9月的四個報告期, 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5.18億元、6.64億元和5.81億元, 同期淨利潤為4597萬元、15098.59萬元、23099.57萬元和15764.2萬元, 呈穩步增長趨勢, 明眼人能看出來其高增長離不開特許經營項目的快速拓展。

該公司BOT項目獲取、環評、募投項目、研發經費支出等方面存在硬傷, 值得投資者關注。

六成BOT專案未招標, 還有專案環評造假?

依照相關法律法規, 特許經營的專案均要經過政府公開招標程式獲得, 而綠色動力環保手握37個垃圾焚燒項目, 其中有17個專案竟然都是協議獲得。

此前住建部(現已更名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 2004 年 3 月 19 日頒佈並於 2004 年 5 月 1 日實施的《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 126 號)的規定, 市政公用事業主管部門對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實施特許經營的, 應通過招標程式選擇特許經營者。 該辦法第八條還明確規定了招投標程式與步驟。

主管部門應當依照下列程式選擇投資者或者經營者:

(一)提出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 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 向社會公開發佈招標條件, 受理投標;

(二)根據招標條件,

對特許經營權的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和方案預審, 推薦出符合條件的投標候選人;

(三)組織評審委員會依法進行評審, 並經過質詢和公開答辯, 擇優選擇特許經營權授予物件;

(四)向社會公示中標結果, 公示時間不少於20天;

(五)公示期滿, 對中標者沒有異議的, 經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與中標者簽訂特許經營協議。

但根據招股書中披露, 綠色動力在焚燒發電領域已經運營專案11個、試運營專案3個、在建專案4個、籌建項目12個。 未經過招投標程式的BOT專案包括已運營的海寧、平陽、永嘉、武漢、安順和薊縣6個項目, 2個試運營的項目(句容項目、寧河秸稈發電項目), 1個在建的寧河生物質發電項目, 以及籌建的平遙、青島、射陽、金壇、隆回、博白、紅安及宜君8個專案,

占總運營數6成。 2014年至2016年及2017年1-9月, 沒有經過招標程式的專案為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比例分別為58%、55%、50%及52%, 均超過半數。 在未經過招投標程式的BOT專案中寧河秸稈發電項目、寧河生物質發電項目還是募投項目, 投資總額分別為2.49億元、2.54億元。

綠色動力對未執行招標程式取得的專案解釋為政府在為專案尋找特許經營權專案公司時就未執行招標程式, 並指出未執行招標程式的專案已經獲得當地相關主管部門或本級政府的書面確認, 不影響各專案公司依法享有的特許經營權, 也未因特許經營權的取得及相關協議的履行發生任何爭議和糾紛。 但就在同一份招股書中, 綠色動力披露了一則仲裁糾紛:2017 年 7 月,

公司青島子公司因與青島市黃島區城市管理局之間特許經營權爭議事宜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 請求依法裁決被申請人繼續履行《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專案特許經營授權合同書》及補充合同書,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 該仲裁案件尚未形成仲裁結果。 (如圖一)經對照, 這兩個專案剛好是未經招投標程式的17個專案之一。 可見招股書中就此問題前後矛盾, 究竟未經招標程式的專案風險多大, 今後會否再繼續牽扯爭議糾紛, 這17個項目無疑是一個定時炸彈。

(圖一)

除了BOT專案程式存在瑕疵不合法之外, 綠色動力另一個引人注意的是薊縣項目。

早前《財經》雜誌曾經報導該專案在2016年該專案就曾因環評不充分, 環境健康風險評估缺失, 以及未履行環評批復中關於污染檢測的要求而被環保組織建議叫停。 該事件的起因源於垃圾發電廠在運營百日後, 焚燒廠附近的別山鎮居民不約而同的出現不良反應。

據瞭解該垃圾焚燒發電廠位於天津市薊縣和河北唐山市玉田縣的交界處, 由天津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承建, 預計日處理生活垃圾700噸。 焚燒發電廠總占地面為8.6萬平方米, 專案總投資3億人民幣, 環保投資4736萬元。 該專案於2014年通過了環境影響評價。 但目前該項目的環評方天津市環境影響評價中心, 因與當地環保部門有關聯, 逾期未脫鉤, 環評資質已經在2016年7月被環保部註銷。

募投2.3億用於超低價中標項目為哪般?

根據綠色動力此次發行計畫,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按照輕重緩急順序投資于天津寧河縣秸稈焚燒發電專案、天津市寧河縣生物質發電項目和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總投資額為10.07億元,其中計畫用募集資金投入5.6億元。

在上述項目中,尤以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引人關注。該項目於2015年8月11日中標,專案採用BOT投資方式,特許經營期限為30年,專案規模為日處理1960噸生活垃圾,分兩期實施,項目估算總投資額約5.04億元,募集資金投資額2.3億,計畫工期為22個月。綠色動力環保的中標價格為26.8元/噸。

據瞭解,26.5元/噸是行業內的最低報價。業內公認較為合理的立即處理費用報價為60元到80元/噸,綠色動力的26.8元/噸中標價引起業內爭議。其實根據中標公示的情況來看,《號外財經》大致粗略推算出這次綠色動力的總投資額在5.03億左右。該BOT項目為30年的特許經營期,年折舊攤銷約為1600余萬元。 如果加上資金回報、銀行利息等因素,至少攤銷的成本大概在100元/噸左右,綠色動力的26.8元/噸中標價在這樣的成本預估下,成了一個隻虧不賺的項目了。綠色動力為此項目公開募集資金,拿投資者的錢做賠錢買賣,這顯然說不過去,那麼試問綠色動力究竟處於何種考慮將巨額募集資金投入到一個完全不掙錢的項目?

研發費用支出持續低於高新技術企業評定標準

招股書裡顯示,2017年10月31日,綠色動力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按15%徵收,有效期到2020年。

根據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2016年修訂)第11條規定,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要不低於3%。

但是根據綠色動力招股書披露的資料,該公司在2014年——2017年1—9月,研發費用分別是927.16萬、1178.82萬、825.58萬及613.17萬,合併口徑的營收占比為2.28%、2.27%、1.24%、1.06%,均低於3%,而且占比持續降低。那麼接下來在2020年,高新企業能否獲得複審?

本文源自號外財經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募投2.3億用於超低價中標項目為哪般?

根據綠色動力此次發行計畫,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按照輕重緩急順序投資于天津寧河縣秸稈焚燒發電專案、天津市寧河縣生物質發電項目和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總投資額為10.07億元,其中計畫用募集資金投入5.6億元。

在上述項目中,尤以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引人關注。該項目於2015年8月11日中標,專案採用BOT投資方式,特許經營期限為30年,專案規模為日處理1960噸生活垃圾,分兩期實施,項目估算總投資額約5.04億元,募集資金投資額2.3億,計畫工期為22個月。綠色動力環保的中標價格為26.8元/噸。

據瞭解,26.5元/噸是行業內的最低報價。業內公認較為合理的立即處理費用報價為60元到80元/噸,綠色動力的26.8元/噸中標價引起業內爭議。其實根據中標公示的情況來看,《號外財經》大致粗略推算出這次綠色動力的總投資額在5.03億左右。該BOT項目為30年的特許經營期,年折舊攤銷約為1600余萬元。 如果加上資金回報、銀行利息等因素,至少攤銷的成本大概在100元/噸左右,綠色動力的26.8元/噸中標價在這樣的成本預估下,成了一個隻虧不賺的項目了。綠色動力為此項目公開募集資金,拿投資者的錢做賠錢買賣,這顯然說不過去,那麼試問綠色動力究竟處於何種考慮將巨額募集資金投入到一個完全不掙錢的項目?

研發費用支出持續低於高新技術企業評定標準

招股書裡顯示,2017年10月31日,綠色動力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按15%徵收,有效期到2020年。

根據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2016年修訂)第11條規定,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要不低於3%。

但是根據綠色動力招股書披露的資料,該公司在2014年——2017年1—9月,研發費用分別是927.16萬、1178.82萬、825.58萬及613.17萬,合併口徑的營收占比為2.28%、2.27%、1.24%、1.06%,均低於3%,而且占比持續降低。那麼接下來在2020年,高新企業能否獲得複審?

本文源自號外財經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