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首季結售匯形勢向好護航開放進程 警惕貿易摩擦

中國首季結售匯逆差規模同比縮水逾五成, 配合央行外匯占款連三月小增, 顯示在中美貿易摩擦及美聯儲加息背景下, 中國跨境資金流動仍保持相對平穩態勢, 為後期擴大開放和匯率改革提供保障。

分析人士認為, 目前看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仍在總體可控範圍, 跨境資金流動弱平衡格局基本形成, 中國將持續推進股市和債市的對外開放, 但仍需提防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激化的匯率衝擊。

“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會帶來一定波動性, 但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將保持穩定和基本平衡。

”國家外管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新聞會上指出, 近期外匯市場主體持匯意願下降, 人民幣預期更加穩定。

不過,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提到, 在中美貿易衝突背景下, 加之地緣政治衝突, 未來不確定性較大, 預計短期內難有確定性結果。 在相關消息的影響下, 市場預期反復會加大匯率波動, 跨境資金流動也會受到影響, 應予以密切關注。

外管局週四公佈資料顯示, 中國一季度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183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的409億美元逆差規模減逾五成;其中3月結售匯逆差92億美元, 環比略擴但同比收窄, 為連續第三個月逆差。

儘管首季結售匯逆差規模同比縮水逾五成,

但3月逆差規模環比持續擴大。 分析師指出, 3月逆差總體規模仍較小, 且主要是受到春節擾動因素的影響, 跨境資金流動的弱平衡格局未變。

資料顯示, 3月銀行結售匯逆差中, 銀行代客結售匯價差是主要來源, 而代客結售匯逆差擴大主要是因為受春節擾動影響, 3月出口放緩, 導致出現貿易逆差。

“再加上2月春節期間中國居民境外刷卡消費大幅增加, 3月是還款期, 會帶動售匯增長;3月有之前遠期簽約售匯到期執行1, 420億元人民幣, 對當月售匯增加也有不小貢獻。 ”鄂永健指出。

不過, 遠期淨售匯規模顯著縮小。 3月遠期淨售匯環比上月大幅下降, 延續去年12月以來的下行態勢, 這有利於逐步緩解未來售匯壓力。 但在當前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未來不確性較大的情況下,

預計企業仍有較強意願提前鎖定成本, 增加遠期結售匯簽約。

王春英也提到, 銀行遠期簽約結售匯逆差逐步收窄。 一季度, 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同比增71%, 遠期售匯簽約增長103%, 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178億美元, 呈逐月收窄態勢, 1-3月遠期結售匯逆差分別為113億、44億和20億美元, 說明人民幣匯率預期更趨穩定。

其提供資料亦顯示, 一季度, 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 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4%, 較去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 說明企業購匯意願有所下降, 借用外匯貸款的情況增多。

而結匯率同比保持穩定, 顯示近期市場主體持匯意願有所下降。 一季度, 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

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2%, 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 說明市場主體結匯意願基本平穩。

中美貿易摩擦下,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CNY=CFXS一季度升值幅度高達3.8%, 但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步伐並未停止, 反而吸引部分資金流入中國;不過市場人士仍強調, 要緊密關注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帶來的衝擊。

王春英在發佈會上指出, 中國經常帳戶收支更趨平衡並且保持在合理區間的格局不會變, 外管部門將深化外匯管理改革, 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同時, 維護外匯市場穩定, 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 保障外匯儲備安全、流動、保值增值, 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關於資本市場開放,

中國會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促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在這方面會持續推進境內股票和債券市場的開放, 完善債券通, 研究滬倫通, 支持滬港、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完善QFII、RQFII、QDII等外匯管理制度。

並積極支援國內有能力和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 優化金融服務和營商環境, 促進外商來華投資穩定增長;同時, 建立健全更加開放和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

她並認為, 中國跨境資金雙向流動形勢更加穩定, 外匯市場供求自主平衡的格局進一步鞏固, 今年跨境資金流動應該能夠保持雙向流動總體平衡的局面。

不過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帶來的匯率衝擊仍需警惕。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強調, 當前中國面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中,週期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匯率風險位列其中,特別是要關注中美貿易摩擦可能造成的匯率風險。

他並認為,如果美元再度走強,加上中美貿易戰威脅,可能對金融產生極大的政策改變,特別是對於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貨幣體系恐怕會產生深遠影響,會影響金融體系的全方位,這也是潛在的風險之一,會持續關注。

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路透,貿易戰如果真的發生,人民幣匯率走貶是很自然的事情。考慮到前期美元下跌比較厲害,人民幣升得較快,按市場規律,今年二季度也會出現美元的反彈和人民幣匯率的相應調整,中國監管層沒必要干預匯率。

路透最近一次對全球逾500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全球經濟今年料以2010年以來最快速度成長,但貿易保護主義可能使之迅速放慢。中美貿易戰的風險有可能扼殺多年的刺激政策帶來的增長勢頭,這是路透訪問的經濟分析師和匯市及債市分析師最擔心的。

中國3月進出口增速同比一升一降,均不及預期,逾一年來並首度出現貿易逆差,主要受春節錯位、人民幣大幅升值、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分析人士強調,綜合一季度資料看,中國外貿則仍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態勢;不過貫穿整個3月的中美貿易摩擦預計會是一場持久戰,需密切關注後續進展。

本文源自路透中文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當前中國面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中,週期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匯率風險位列其中,特別是要關注中美貿易摩擦可能造成的匯率風險。

他並認為,如果美元再度走強,加上中美貿易戰威脅,可能對金融產生極大的政策改變,特別是對於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貨幣體系恐怕會產生深遠影響,會影響金融體系的全方位,這也是潛在的風險之一,會持續關注。

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路透,貿易戰如果真的發生,人民幣匯率走貶是很自然的事情。考慮到前期美元下跌比較厲害,人民幣升得較快,按市場規律,今年二季度也會出現美元的反彈和人民幣匯率的相應調整,中國監管層沒必要干預匯率。

路透最近一次對全球逾500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全球經濟今年料以2010年以來最快速度成長,但貿易保護主義可能使之迅速放慢。中美貿易戰的風險有可能扼殺多年的刺激政策帶來的增長勢頭,這是路透訪問的經濟分析師和匯市及債市分析師最擔心的。

中國3月進出口增速同比一升一降,均不及預期,逾一年來並首度出現貿易逆差,主要受春節錯位、人民幣大幅升值、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分析人士強調,綜合一季度資料看,中國外貿則仍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態勢;不過貫穿整個3月的中美貿易摩擦預計會是一場持久戰,需密切關注後續進展。

本文源自路透中文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