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信用卡免息分期還款真的划算嗎?

在進行一筆大額消費時, 信用卡分期業務往往成為消費者最為便捷的選擇。 不過, 號稱 “免息”的分期付款業務, 是否真的無需消費者買單?在分期業務背後, 看似費率較低的手續費, 實際的資金成本又如何? 《金融投資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12期還款實際年化費率約為15%

對於消費者而言, 免息分期並不陌生。 事實上, 隨著信用卡分期付款成為提前消費的主流模式, 為了刺激持卡人透支消費, 一些銀行還為分期付額設定了不同期限的免息期。 不過, 需要注意的是, 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並不一定等於分期付款免費。

其中, 某些銀行信用卡通過與商家的合作, 對包括電子產品在內的部分商品予以“免息分期”的優惠。 在此情況下, 消費者確實無需支付除商品價格之外的其他費用。 如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與蘋果官網合作, 為消費者了提供3期分期免息免手續費的優惠。

不過, 現實情況真的如此麼?《金融投資報》記者通過貸款計算器, 輸入貸款年利率7.2%, 貸款金額24000元, 貸款期限1年, 選擇等額本金還款。 計算結果顯示, 首月支付利息為144元, 本息合計2144元。 而此後每月利息遞減12元, 最終支付利息總額為936元。 比銀行收取手續費總額1728元減少792元。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別?“正常情況下, 在辦理貸款業務時, 每期還款利息應該在扣除已還金額後計算,

但信用卡分期業務並非如此。 其採用的是固定的手續費率, 而部分消費者對此比較容易忽略。 ”有業內人士坦言。

以胡小姐的消費金額為例, 在全部12期還款中, 第一期本金2000元實際只佔用了1個月, 第2期本金只佔用了2個月, 以此類推, 只有第12期本金真正佔用了12個月, 即只有最後一期本金實際年化費率是7.2%, 其他各期都要高於7.2%, 且期數越早, 實際年利率就越高。 如果將全年平均下來, 實際年化費率約為15%。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分期付款方式

那麼, “15%”是否即為信用卡分期手續費費率的上限?事實情況並非如此。 由於各家銀行對信用卡分期手續費規定有所不同, 因此, 實際年化費率也有所差異。

按照銀行規定, 信用卡分期業務一般可以分為3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或24個月,

每月為一期。 《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 在選擇分3期時, 每期手續費率為0.55%-0.9%;分6期時, 手續費率為0.6%-0.8%;分12期時, 手續費率為0.6%-1.2%;分18期與分24期時, 手續費率均為0.6%-0.75%。 總體來看, 單期費率在0.55%-1.2%不等。 由此測算, 考慮未還資金遞減的情況, 實際年化費率將超過20%。

對於消費者而言, 在瞭解信用卡分期可能面臨的隱形資金成本後, 在面對超過支付能力的大額消費時, 是否還有其他選擇?某銀行人士表示, 持卡人可根據自己的資金額度和承擔能力來決定還款方式。 如果消費金額不是特別高且短期內能夠償還, 可以考慮選擇最低還款額。 在此情況下, 未歸還部分不再享受免息期, 將從消費入帳之日算起, 每天收取萬分之五的利息,

並按月複利計算。 但如果消費數額較大且短期無法歸還時, 依然建議選擇分期還款, 因為前者雖然較為靈活, 但長期來看, 資金成本可能會更高。

此外, 還需要注意的是, 在辦理信用卡分期業務後, 如果持卡人手頭寬鬆, 希望申請提前還款實則未必划算。 這是由於部分銀行會對提前還款用戶仍然收取手續費。 據某國有銀行客戶介紹, 根據該行最新規定顯示, 持卡人已成功辦理帳單分期, 如申請提前還款, 經銀行確認後為持卡人終止其分期業務, 已收取的分期手續費不予退還。 同時, 持卡人須一次性支付剩餘的所有各期本金及手續費。 “目前各家銀行對於提前還款是否繼續收取手續費規定不一,

建議持卡人提前向發卡銀行諮詢。 ”上述銀行人士建議。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