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明清古韻,曲徑通幽!孝昌這個地方竟藏著這樣一個絕美古村落!

畫梁雕窗的明清古民居鱗次櫛比, 佈滿青苔的石板小路縱橫交錯。 位於我縣花西鄉西部的同樂村高家灣是明清時代的歷史見證,

全村建築整體上呈撮箕形狀, 現存14套, 前面有一口大塘, 尚有村民居住其中。 雖距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了, 但目前, 該古建築大多保存良好。

記者來到花西鄉同樂村, 在村黨支部書記高銀安的帶領下, 一起走進古村落, 瞭解了同樂村的古村文化。

在同樂村我們看到, 古建築屋頂多用青磚布瓦, 屋脊設計獨特, 別具一格, 兩端配有各種圖案, 既沿襲了歷代工匠的傳統設計方法, 又起到了裝飾美化的作用。

花西鄉群力村黨支部書記 高銀安:我們這個古建築群是建於明末清初, 當時建造的是三條巷子, 總共是十六戶, 巷子前後都有門樓, 到了晚上前後把門一關, 這裡面都非常安全。

戶戶相連, 家家相通, 這是同樂村古建築的顯著特點, 東南西北兩縱兩橫的巷道構成整體框架, 每家每戶之間都由一個巷子相連。 隨著時代的變遷, 村民漸漸離去, 古建築老房子裡的一些傢俱和擺設都已經成為了古跡。 聽著書記的介紹, 看到這裡的點點滴滴, 我們仿佛置身於明清時代。

花西鄉群力村黨支部書記 高銀安:這是風轉, 就是輾出來的米在這裡風乾淨, 原來沒有加工場, 沒有軋米機, 這是水車, 現在都用潛水泵, 原來水稻田用水靠這個保豐收。

古村落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村落, 它的民俗、人文、地理地標等文化和特質產品都有著獨特歷史文化價值。 我們在採訪中瞭解到, 為了加強古村落保護、改善人居環境、該村村民都增強了對古建築保護意識, 留住鄉愁。

花西鄉群力村黨支部書記 高銀安:這個巷子原來有16戶96人, 現在搬遷後只有2戶11人。 房子年久失修, 我們高家灣的父老鄉親經過商議, 一致認為要完善原先的古老建築, 讓古村落長久的保留下去。

通過籌措資金、綜合整治、修舊如舊等方法,該村對古村進行修繕保護。由於保護得力,古村落村口的香火屋、高燮曾墓地舊址,房前的風水塘以及門前的門鼓和龍口等古建築都保存完好。

花西鄉群力村黨支部書記 高銀安:目前這些房子有列架支撐不會塌,我們準備把牆維修完整,爭取在外四有人士投資,打造古村落,讓更多的年輕人、更多的外地人知道古村落的來龍去脈,來看看古村落的建築結構。

通過籌措資金、綜合整治、修舊如舊等方法,該村對古村進行修繕保護。由於保護得力,古村落村口的香火屋、高燮曾墓地舊址,房前的風水塘以及門前的門鼓和龍口等古建築都保存完好。

花西鄉群力村黨支部書記 高銀安:目前這些房子有列架支撐不會塌,我們準備把牆維修完整,爭取在外四有人士投資,打造古村落,讓更多的年輕人、更多的外地人知道古村落的來龍去脈,來看看古村落的建築結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