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學經典:《孟子》經典35句話,安身立命必讀!

《孟子》“四書 ”之一。 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著。 全書十一篇, 現存七篇十四卷。 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 286章。 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
古代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 書中確有不少的名句警言。

1、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的長輩, 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 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

2、樂民之樂者, 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 民亦憂其憂。

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 人民也會以他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人民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 人民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

3、出於其類, 拔乎其萃, 自生民以來, 未有盛於孔子也。

他們產生在這個人群中, 但遠遠超出了他們那一類, 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 自有人類以來, 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4、人告之以有過, 則喜。

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

就感到高興。

5、可以仕則仕, 可以止則止, 可以久則久, 可以速則速。

應該做官就做官, 應該辭職就辭職, 應該繼續幹就繼續幹, 應該馬上走就馬上走。

6、善與人同, 舍己從人, 樂取於人以為善。

對於行善, 沒有別人和自己的區分, 拋棄自己的不對,

接受人家對的, 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做好事。

7、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天將要把重大任務落到這個人身上, 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 使他的筋骨勞累, 使他的身體饑餓, 使他的身子窮困, 並且使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能如意, 借此來使他的內心震動, 堅韌他的性情, 增加他的才幹。

8、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 不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

在上位的有什麼愛好, 在下面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加利害。

10、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 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子之間要親愛,

君臣之間要有禮義, 夫婦之間要摯愛但還要有內外之別, 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 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

11、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為大丈夫。

富貴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亂, 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 威武不能使我節操屈服, 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12、魚, 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魚是我所喜歡的, 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 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 就捨棄魚去取得熊掌。 生命是我所喜歡的, 義也是我所喜歡的, 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 就捨棄生命去取得大義。

13、其為人也小有才, 未聞君子之大道也, 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他這個人有點小才能, 但是從來沒有得知大道, (那點小才能, )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14、恭者不侮人, 儉者不奪人。

懂得恭敬的人不會侮辱旁人。 懂得節儉(克己)的人不會侵犯旁人。

1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行為有未能達到預期目的者, 都要反過來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會向你傾心。

1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高尚人物,是沒有失去其嬰兒時期的純潔與誠懇的人。

17、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你講說他人的不善之處,如果這種說法造成了後來的麻煩,你應當怎樣去對待呢?

18、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一個人)在本不應結束的點上結束、捨棄了自己的努力,這樣的人就什麼事都可能結束放棄。對於應該厚待與重視的人,沒有厚待重視而是慢(薄)待輕視,那麼他對什麼人、什麼事都可以慢待輕蔑。這樣的人,向前進行的時候銳氣十足,(遇到難點)倒退下來,也會非常迅速。

19、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有時會得到未曾料到的讚美聲譽,有時會碰到求全苛責的譭謗攻擊。

20、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把(春秋末期晉國豪富)韓魏兩大家庭的財產附加給某個人,他仍然謙虛謹慎,那麼他的品質就比一般人強太多了。

2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沒有規和矩,就無法製作出方形和圓形的物品,後來引申為行為舉止的標準和規則。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做人要遵紀守法。

2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用秤稱一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長短。旨在告訴人們,凡事只能親身經歷,才能有更深的體會。處理一件事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2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人總是要有所不為的,然後才可能有所作為。

2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涼它十天,沒有能夠長大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沒有恒心,是不會成功的。

25、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26、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27、仁者無敵於天下。

有仁愛之心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窮困時,獨自修善自己的品性。富貴時, 就要為天下人造福。

30、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們互相認識,貴在能夠相互瞭解。 而人們相互瞭解,貴在能夠瞭解到對方的心靈深處。

3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 如人的齊心協力。

3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

33、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 而後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 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34、、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人的一生)是禍是福都是自已種下的因果關係(招來的)。

35、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們互相認識,貴在能夠相互瞭解。 而人們相互瞭解,貴在能夠瞭解到對方的心靈深處。

都要反過來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會向你傾心。

1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高尚人物,是沒有失去其嬰兒時期的純潔與誠懇的人。

17、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你講說他人的不善之處,如果這種說法造成了後來的麻煩,你應當怎樣去對待呢?

18、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一個人)在本不應結束的點上結束、捨棄了自己的努力,這樣的人就什麼事都可能結束放棄。對於應該厚待與重視的人,沒有厚待重視而是慢(薄)待輕視,那麼他對什麼人、什麼事都可以慢待輕蔑。這樣的人,向前進行的時候銳氣十足,(遇到難點)倒退下來,也會非常迅速。

19、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有時會得到未曾料到的讚美聲譽,有時會碰到求全苛責的譭謗攻擊。

20、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把(春秋末期晉國豪富)韓魏兩大家庭的財產附加給某個人,他仍然謙虛謹慎,那麼他的品質就比一般人強太多了。

2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沒有規和矩,就無法製作出方形和圓形的物品,後來引申為行為舉止的標準和規則。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做人要遵紀守法。

2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用秤稱一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長短。旨在告訴人們,凡事只能親身經歷,才能有更深的體會。處理一件事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2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人總是要有所不為的,然後才可能有所作為。

2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涼它十天,沒有能夠長大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沒有恒心,是不會成功的。

25、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26、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27、仁者無敵於天下。

有仁愛之心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窮困時,獨自修善自己的品性。富貴時, 就要為天下人造福。

30、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們互相認識,貴在能夠相互瞭解。 而人們相互瞭解,貴在能夠瞭解到對方的心靈深處。

3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 如人的齊心協力。

3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

33、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 而後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 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34、、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人的一生)是禍是福都是自已種下的因果關係(招來的)。

35、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們互相認識,貴在能夠相互瞭解。 而人們相互瞭解,貴在能夠瞭解到對方的心靈深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