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面朝大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邁向開放新時代

新華社上海4月19日電題:面朝大海,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邁向開放新時代

新華社記者姚玉潔、桑彤

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 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 從今年5月1日起擴大內地和香港兩地股市互聯互通每日額度, 並爭取在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

最新宣佈的一系列金融業對外開放時間表和路線圖, 宣示了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作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橋頭堡的上海, 正緊抓機遇, 先行先試, 以一系列創新和務實舉措,

邁向金融業改革開放新時代。

(小標題)近悅遠來:歷史性機遇引外資機構“弄潮”

“最新公佈的進一步擴大外資參與內地金融市場的措施, 體現了決策層深化金融改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加大資本市場開放的決心。 ”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說。

多家外資金融機構表示, 他們將迎來參與中國市場的歷史性機遇, 而上海顯然是中國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高峰”和“潮頭”。

上海金融業對外開放新格局日益清晰:各類外資金融機構占上海金融機構總數近30%;總部設在上海的外資法人銀行、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外資保險公司占國內總數的一半左右;截至今年1月末, 在滬20家外資法人銀行資產餘額2.18萬億元, 占全國所有外資法人銀行資產餘額的82.57%;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等國際機構和組織落戶上海……

將於5月1日迎來大幅擴容的滬港通, 已平穩運行3年多, 截至3月末, 滬港通交易總金額達7.8萬億元。 上海證券交易所透露, 正與倫敦證券交易所推動滬倫通規則和操作性安排的落地工作。

“最近, 一些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和上海進行了溝通, 他們均希望在國家進一步放寬外資股占比政策明確後, 能夠按照新政策在上海落地發展。 ”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說, 去年上海在全國率先發佈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指引, 目前正在和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積極溝通, 請求支持上海在放寬或取消金融機構外資股占比限制、擴大經營範圍等方面先行先試。

(小標題)參與定價: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以人民幣計價、我國首個境內外投資者同台交易的金融產品原油期貨3月上市以來, 成交活躍, 首周各品種累計成交27.82萬手, 總成交金額1159.23億元;多家境外機構參與, “中國版”原油期貨初步展露國際範。

市場普遍認為, 原油期貨上市更有利於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市場供需關係的價格體系, 並加強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的話語權乃至定價權。

作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集聚的城市之一, 上海正試圖通過進一步加大開放創新, 爭取與我國經濟地位相匹配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2017年4月, 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正式上線人民幣計價的“上海金”期貨合約產品。

“在‘西金東移’的過程中, 中國黃金市場正向國際黃金交易樞紐發展新時代邁進。 ”上海黃金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焦瑾璞說, “‘上海金’基準價為黃金市場提供了美元計價以外的另一種選擇, 有利於逐步改變黃金市場‘消費在東方、定價在西方’的不平衡局面。 ”

而即將設立的金融法院也將助推上海成為法治化、規範化和國際化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負責人表示, 目前世界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如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等, 均建立了與其金融體系特點相適應的專門金融糾紛解決體制機制。 上海建立金融法院, 有利於向國際宣揚和確立我國金融司法理念和裁判規則, 提升中國金融司法的國際影響力。

(小標題)互聯互通:打造“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發佈公告稱, 擬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中歐國際交易所D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 中歐國際交易所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及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 首只D股發行意味著我國資本市場在國際化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領域再下關鍵一城。

上海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金融紐帶關係, 相關金融機構來滬設立分支機搆意願明顯增強。 據上海銀監局局長韓沂介紹, 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 上海共有來自泰國、馬來西亞、阿聯酋、科威特等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5家法人銀行、14家分行以及9家代表處。

上海正致力於打造“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和全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截至2017年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508家間接參與者,覆蓋41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自由貿易帳戶累計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生跨境收支2886億元;上交所與哈薩克共同建設阿斯坦納國際交易所,並與中金所、深交所組成聯合體成為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的戰略投資者;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到上海發行熊貓債券……

2017年,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中躍升為第六位。上海市副市長吳清說:“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最前沿。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深入推進,金融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拓寬,滬港通、債券通、黃金國際板、跨境ETF等順利推出。乘著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東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還會努力往前攀升,往上攀升。”(完)

上海正致力於打造“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和全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截至2017年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508家間接參與者,覆蓋41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自由貿易帳戶累計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生跨境收支2886億元;上交所與哈薩克共同建設阿斯坦納國際交易所,並與中金所、深交所組成聯合體成為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的戰略投資者;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到上海發行熊貓債券……

2017年,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中躍升為第六位。上海市副市長吳清說:“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最前沿。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深入推進,金融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拓寬,滬港通、債券通、黃金國際板、跨境ETF等順利推出。乘著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東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還會努力往前攀升,往上攀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