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坐不住了,大額存單利率上浮50%?

近日, 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或放開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 但對於存款利率上限放開, 也有擔憂的聲音認為可能導致息差收窄。

其中, 建設銀行4月14日率先推出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 認購起點金額為30萬元, 期限為一個月至一年。 4月16日,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也推出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 起購金額為30萬元。 招商銀行4月17日推出10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 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50%;5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45%。

據瞭解,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 預計存款利率上限將漸進式放開, 如果央行此時放鬆對存款上浮區間的管理, 主要目的應當是對當前存款與金融市場雙軌利差的糾偏, 存在一定合理性。 但一次性完全放開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較小, 可能是將存款上浮區間擴大10%, 或先行放開居民和企業大額存單的利率上限。

存款利率將漸進式放開, 不可能一步到位, 短期內或給銀行淨息差帶來負面影響, 但幅度可控。

在存款利率方面, 各地自律機制基本上要求上浮幅度不超過50%, 也有部分地區要求上限為30%-40%。 從各家銀行的掛牌利率來看, 大多執行20%-30%的水準, 上浮比例普遍低於各地自律機制上限。

市場人士預計, 即使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放開, 銀行也不會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 銀行的存款定價需要考量許多因素, 不僅僅是利率上限。 銀行的存款客戶實際是分層的。 議價地位高的客戶, 存款定價可能離自律上限較近, 銀行會用拉高利率的手段去拼搶這類客戶。

但全行業很大比例的存款是來自議價地位低的散客, 稍微調整一下自律上限, 不會導致整體存款的實際利率大幅上升。 當前銀行業的主要盈利方式還是利差。 如果利差過度壓縮, 銀行獲利就會受到很大損失, 所以銀行不會進行這類惡性競爭。 當然不排除一些中小銀行比大銀行更為激進。

對於存款利率上限放開, 也有擔憂的聲音認為可能導致息差收窄。 今年以來, 實體企業信貸需求旺盛、表外信貸轉向表內趨勢持續、信貸額度相對偏緊帶來銀行業貸款議價能力有所提升。 淨息差水準是否會提升, 主要看存款、貸款利率上行幅度的大小。

總體來看, 預計今年行業整體的淨息差水準將穩中略升,

分化持續加大。 存款端價格核心仍取決於各家銀行的客戶穩定性、吸儲能力。

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後, 中小銀行可能以更高的存款定價吸收存款, 從而帶動行業存款利率上行, 但淨息差支撐因素仍然存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