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絲品博會、海博會今日開幕

泉州網4月18日訊今天上午, 第4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將在石獅正式拉開帷幕。 石獅服裝城展覽藝術中心、石獅國際輕紡城分別作為海絲品博會、海博會的展館, 在接下來的5天裡精彩連連, 將紛呈異域風情跨境購、人工智慧黑科技、本土品牌新時尚、採購對接好商機等諸多亮點。

今天上午將在這裡舉行海絲品博會、海博會開幕式

泉州網“直播泉州” 欄目將從9:10開始對兩大會場的開幕盛況進行現場直播。

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和石獅建市30周年,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 泉州正在加快建設“海絲先行區”, 對接福建省“海絲核心區”建設, 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作為泉州重要城市, 近年來石獅擦亮“中國休閒服裝名城”、“中國休閒面料商貿名城”、“全國文明城市”等金字招牌, 以其對展會經濟的不懈創新, 對開放共贏的深刻理解, 對本土文化的深度自信, 譜寫出一曲紮根本土、彎道超車, 以海為媒、開放共贏的世紀之歌。

融合發展:譜寫開放共贏新篇章

泉州是我國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2017年, 泉州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548.01億元,

居全省第1位, 實現GDP連續19年領跑全省。 近年來, 泉州以“海絲先行區”、“中國智慧製造2025”試點和“創新型城市”建設為契機, 在城市發展模式上不斷借力, 特別是借助互聯網+、智慧製造、新材料等當今產業風口, 嫁接全球資源, 推進融合發展。 今年的海絲品博會上, 泉州將再次發力“新絲路、新合作、新融合”, 為各國客商推進文明互鑒、文化互通創造平臺。

本屆海絲品博會展區共有三層, 總面積2.6萬平方米, 其中一層為泉州“海絲”元素精品展示區(包括瓷器、茗茶、藤藝、香道、雕藝)、泉州商標品牌展館、智慧製造館和各個國家(地區)組成的國際精品展區;二層為國際精品展區和綜合展區;三層為泉州旅遊文化宣傳推介區、泉州“海絲”文化圖片展示區、非洲國家特色館、商貿洽談區及休閒服務區。

泉州“海絲”底蘊全球推介。 海絲品博會在展館一層中庭特設主題展區, 分別為安溪茗茶藤藝、德化瓷器、永春香道和惠安雕藝, 向海內外嘉賓展示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蘊。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 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安溪茶文化;安溪的藤鐵工藝品遠銷海外, 走進了海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德化所產的白瓷瓷質優良, 潔白如玉, 胎骨細密, 透光度好, 釉面晶瑩光亮, 具有透明感, 享有“中國白”、“象牙白”、“奶油白”、“中國瓷器之上品”等美稱。 永春制香歷史可追溯至宋元時期, 是“中國四大制香基地”之一。 永春香產品豐富多用, 行銷海內外, 被國家授予“中國香都·永春達埔”稱號。

惠安雕藝注重線條、結構、形態的神韻之美, 是“南派”雕藝的代表平。 惠安是中國雕藝業產業規模最大、生產加工能力強、最具活力的地區, 被國家授予“中國雕藝之鄉”榮譽稱號。

“泉州商標品牌展館”再次亮相。 今年泉州商標品牌展館以點帶面, 全面介紹泉州產業集群及其代表性企業品牌, 展示泉州企業、產業、城市商標品牌自古至今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 泉州商標品牌事業快速發展, 有效商標數量、國際註冊量連年大幅增長, 幾乎撐起福建省的“半壁江山”。 目前泉州擁有有效注冊商標超26.2萬件、中國馳名商標155件、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733件, 數量均位列全國地級市前三位, 眾多品牌聞名國內外。

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買家彙聚。 今年海絲品博會迎來全球近40個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的參展企業共計318家,參展商近500名,呈現了打造集貿易促進、投資服務、旅遊合作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展會特色。各參展企業帶來了本國和地區的服裝服飾、家居飾品、特色食品、農產品、傳統手工藝品、咖啡、保健品、酒類、廚房家電、護膚品和智慧製造產品等優質跨境產品,展覽時間從4月18日起至4月22日止,共持續五天。

智慧製造契合泉州產業定位。展會今年瞄準產業風口,發力“人工智慧與產業轉型升級”,契合泉州作為“中國智造2025”試點城市的定位。主辦方特設“智慧製造館”展區,邀請從事智慧製造的相關院所、海洋智慧裝備公司、智慧家居企業及石獅智慧產業聯盟聯合參展,展示包括工業機器人、水下機器人、MEMS感測器、3D列印、智慧物聯網及智慧家居產品等智慧產業前沿技術與產品,同時開展企業合作對接。

展會經濟:打造石獅發展新引擎

石獅是泉州紡織服裝產業的重要基地。從改革開放之初的邊陲小鎮,歷經30年發展,石獅及其紡織服裝產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優勢。2017年,石獅完成生產總值772.7億元,紡織服裝企業全行業實現產值566億元、增長9.5%。石獅企業製造的童裝、運動服裝、優質面料在國際市場大受歡迎,產品逐漸走向高端化。石獅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600億元,全國每10米的紡織品中就有1米產自石獅,每年有11億件服裝從石獅銷往世界各地,覆蓋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紡織服裝主導產業的發展,得益于石獅對展會經濟的堅守與創新,海絲品博會、海博會、時裝周等大型展會平臺為石獅對接國內外產業要素,配置全球產業資源架起了牢固的橋樑。

第二十一屆海博會4月18日至20日在石獅國際輕紡城舉行。今年海博會展出面積65000平方米,設置A、B、C三個展區,A區為流行趨勢館、石獅品牌館、臺灣館、電商展區、面料展區、產業集群展區、童裝展區、男裝展區、休閒褲展區;B區為紡織機械展區、染整企業面料展區、紡織新技術創新展示區、產學研合作及產業服務專業院校展區、產業集群展區;C區為輔料展區。服務產業、服務發展是每年海博會的共同初衷,今年的展會更加凸顯對當地產業和經濟的拉動作用,形成幾個亮點:

國內紡織服裝板塊同台競技。展會不僅囊括石獅本土特色紡織服裝企業,同時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紗、織造、漂染、成衣加工、服裝設計、面輔料、機械、電商等領域的企業,包括上海、浙江、江蘇、江西、廣東、瀋陽等十幾個省份,屆時有全國6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帶來特色展品,陣容強大。

突出市場化及辦展實效。泉州、石獅兩級政府積極推進展會市場化改革,突出市場化及辦展實效。今年海博會轉為專業市場及行業協會聯合辦展,由石獅服裝輕紡名城運營公司和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聯盟共同承辦。石獅服裝輕紡名城運營公司是2017年石獅市深化國有企業實體化改革應運而生的市場運營機構,專注于石獅市產業經濟核心石獅服裝城、石獅國際輕紡城兩大專業市場的招商運營;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聯盟成立於2017年的海博會期間,理事成員近400名,覆蓋超過4000家中小紡織服裝企業,實現石獅紡織服裝產業最全、最強整合,是目前全國首個縣市級紡織服裝產業聯盟。聯盟構建了石獅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的公共服務平臺,開啟了資訊諮詢、技術培訓、橫向聯合、交流促進的“共用”發展新模式。今年專業市場與行業協會共同承辦,使海博會更加貼近產業市場、貼近行業需求,凸顯實效。

集中辦展,取消分展區。展會今年不在主展區外設置分展區,而將男女童成衣、面料、輔料、機械、電商、產學研、產業集群、科技創新、貼牌代工和臺灣館、流行趨勢發佈區統一集中到石獅國際輕紡城展出,壓縮展館面積,凝聚行業精華,銳意打造交易型專業展會。

主辦方還將舉辦多場行業論壇和供采對接會,包括校服及職業裝產業商貿對接會、休閒及運動男裝產業商貿對接會、紡織機械及輔料產業商貿對接會、紡織服裝產業電商專場推介會,以及閩粵紡織服裝行業交流會暨新材料、新技術研討會、服裝服飾品牌貼牌加工OEM/ODM產業對接會、最新國內外紡織品環保要求及功能印染技術研討會等,提升展會對經濟拉動作用。

論壇聚焦新零售和全球市場。4月18日至20日舉辦的石獅電商大會將以“創新共用 智慧零售”為主題,邀請眾多業界精英聚焦“質/智”造轉型話題,為電商企業分享成功的新零售經驗,探索縣域電商發展的新格局,展望2018電商行銷新趨勢。主辦方還在石獅國際輕紡城打造了一個占地1350平方米的電商體驗館,展區進一步深化新零售時代電商線下應用的場景概念,表達“新電商帶來新生活方式”的線上核心思想。

時尚共用:築就本土文化新理念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走出國門的泉州企業開始思索品牌與文化的力量。當前中國元素逐漸成為全球時尚界的重要標籤,李甯、太平鳥、七匹狼相繼登上紐約、米蘭時裝周,發源于石獅的計文波、楊紫明、蔡美月等本土設計師及其作品,頻頻出現在世界頂尖時裝周的舞臺。對原創設計的堅守與專注,開始不斷強化設計師對本土文化的自信。今年時裝周近20場秀的精彩演繹,將本土設計力量推上新的高峰。

本土品牌亮相開幕。昨日舉行的2018中國石獅國際時裝周開幕秀第一次出現本土品牌的聯合秀,覆蓋商務男裝、時尚潮裝、女裝、童裝等多個領域,季季樂、愛登堡、金苑、斯得雅四個品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連袂演奏的“四重唱”再現石獅品牌的多元魅力。

以秀為媒挖掘人才。今年“石獅”杯“福建省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活動”在昨晚的時裝周開幕秀上做終評展示,足以說明石獅在服裝設計界的影響力。除了福建省十佳服裝設計師連袂石獅面料聯手打造發佈會,石獅服裝設計師協會也舉行聯合發佈會,展示石獅本土設計力量的時尚風采。“服裝城”杯第二屆石獅十佳服裝設計師、優秀服裝設計工作室評選活動,為石獅和“閩派服飾”挖掘更多的設計人才和更豐富的設計資源。

名師月臺演繹潮流。北京服裝學院前院長劉元風和金頂設計師武學凱、房瑩、劉薇等服裝設計界大咖齊聚石獅,助力昨晚的開幕秀。同時,石獅也迎來自己的老朋友楊子和曾鳳飛。出生于裁縫世家的楊子不僅是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還是歐洲流行趨勢副主席,他帶來了“順時空”2018新品發佈會。第16屆中國時裝設計師“金頂獎”獲得者曾鳳飛,將在時裝周閉幕大秀上呈現其2018春夏《述錦》系列作品,運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將民族圖騰和色彩繪於其上,以獨特的設計剪裁出中國風格。

石獅潮牌電商時刻。近年來,石獅電商基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非同尋常的成績,阿裡巴巴、京東、唯品會、拼多多更是爭先搶灘石獅市場。伴隨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電商品牌也逐步將目光聚焦到品牌延伸和自主設計。今年古由卡、傳奇保羅、踏普時尚運動、諾凡希等線上當紅品牌,將用石獅時刻詮釋石獅電商令全國業界矚目的真正內涵。

原創為本院校為源。石獅已連續舉辦六屆“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從2012年首屆大賽的49所高校、159位參賽畢業生,到2017年的90所高校、1012份作品,六年時間使“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成為展示大學生原創設計和創新精神的舞臺。第七屆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今年將繼續舉辦。

此外,泉州師範學院將聯合東華大學、廈門大學、臺灣亞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帶來科技感十足的高校科技服裝聯合發佈會;石獅童裝與兒童產業聯合會將用心打造“校服專場發佈”,艾尚國際時尚商務正裝新品發佈會等也將精彩登場。

從改革開放之初一座海濱小城,成長為名揚四海的時尚文旅之都,石獅立足本土,自強不息,開放共贏,相容並蓄,最終影響世界,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產業和城市不斷崛起的真實寫照。未來它也必將在開放共贏的時代主題下,以展會為載體,助力泉州、福建打好“海絲”牌,推進經濟與社會的高品質發展。

今年海絲品博會迎來全球近40個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的參展企業共計318家,參展商近500名,呈現了打造集貿易促進、投資服務、旅遊合作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展會特色。各參展企業帶來了本國和地區的服裝服飾、家居飾品、特色食品、農產品、傳統手工藝品、咖啡、保健品、酒類、廚房家電、護膚品和智慧製造產品等優質跨境產品,展覽時間從4月18日起至4月22日止,共持續五天。

智慧製造契合泉州產業定位。展會今年瞄準產業風口,發力“人工智慧與產業轉型升級”,契合泉州作為“中國智造2025”試點城市的定位。主辦方特設“智慧製造館”展區,邀請從事智慧製造的相關院所、海洋智慧裝備公司、智慧家居企業及石獅智慧產業聯盟聯合參展,展示包括工業機器人、水下機器人、MEMS感測器、3D列印、智慧物聯網及智慧家居產品等智慧產業前沿技術與產品,同時開展企業合作對接。

展會經濟:打造石獅發展新引擎

石獅是泉州紡織服裝產業的重要基地。從改革開放之初的邊陲小鎮,歷經30年發展,石獅及其紡織服裝產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優勢。2017年,石獅完成生產總值772.7億元,紡織服裝企業全行業實現產值566億元、增長9.5%。石獅企業製造的童裝、運動服裝、優質面料在國際市場大受歡迎,產品逐漸走向高端化。石獅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600億元,全國每10米的紡織品中就有1米產自石獅,每年有11億件服裝從石獅銷往世界各地,覆蓋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紡織服裝主導產業的發展,得益于石獅對展會經濟的堅守與創新,海絲品博會、海博會、時裝周等大型展會平臺為石獅對接國內外產業要素,配置全球產業資源架起了牢固的橋樑。

第二十一屆海博會4月18日至20日在石獅國際輕紡城舉行。今年海博會展出面積65000平方米,設置A、B、C三個展區,A區為流行趨勢館、石獅品牌館、臺灣館、電商展區、面料展區、產業集群展區、童裝展區、男裝展區、休閒褲展區;B區為紡織機械展區、染整企業面料展區、紡織新技術創新展示區、產學研合作及產業服務專業院校展區、產業集群展區;C區為輔料展區。服務產業、服務發展是每年海博會的共同初衷,今年的展會更加凸顯對當地產業和經濟的拉動作用,形成幾個亮點:

國內紡織服裝板塊同台競技。展會不僅囊括石獅本土特色紡織服裝企業,同時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紗、織造、漂染、成衣加工、服裝設計、面輔料、機械、電商等領域的企業,包括上海、浙江、江蘇、江西、廣東、瀋陽等十幾個省份,屆時有全國6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帶來特色展品,陣容強大。

突出市場化及辦展實效。泉州、石獅兩級政府積極推進展會市場化改革,突出市場化及辦展實效。今年海博會轉為專業市場及行業協會聯合辦展,由石獅服裝輕紡名城運營公司和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聯盟共同承辦。石獅服裝輕紡名城運營公司是2017年石獅市深化國有企業實體化改革應運而生的市場運營機構,專注于石獅市產業經濟核心石獅服裝城、石獅國際輕紡城兩大專業市場的招商運營;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聯盟成立於2017年的海博會期間,理事成員近400名,覆蓋超過4000家中小紡織服裝企業,實現石獅紡織服裝產業最全、最強整合,是目前全國首個縣市級紡織服裝產業聯盟。聯盟構建了石獅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的公共服務平臺,開啟了資訊諮詢、技術培訓、橫向聯合、交流促進的“共用”發展新模式。今年專業市場與行業協會共同承辦,使海博會更加貼近產業市場、貼近行業需求,凸顯實效。

集中辦展,取消分展區。展會今年不在主展區外設置分展區,而將男女童成衣、面料、輔料、機械、電商、產學研、產業集群、科技創新、貼牌代工和臺灣館、流行趨勢發佈區統一集中到石獅國際輕紡城展出,壓縮展館面積,凝聚行業精華,銳意打造交易型專業展會。

主辦方還將舉辦多場行業論壇和供采對接會,包括校服及職業裝產業商貿對接會、休閒及運動男裝產業商貿對接會、紡織機械及輔料產業商貿對接會、紡織服裝產業電商專場推介會,以及閩粵紡織服裝行業交流會暨新材料、新技術研討會、服裝服飾品牌貼牌加工OEM/ODM產業對接會、最新國內外紡織品環保要求及功能印染技術研討會等,提升展會對經濟拉動作用。

論壇聚焦新零售和全球市場。4月18日至20日舉辦的石獅電商大會將以“創新共用 智慧零售”為主題,邀請眾多業界精英聚焦“質/智”造轉型話題,為電商企業分享成功的新零售經驗,探索縣域電商發展的新格局,展望2018電商行銷新趨勢。主辦方還在石獅國際輕紡城打造了一個占地1350平方米的電商體驗館,展區進一步深化新零售時代電商線下應用的場景概念,表達“新電商帶來新生活方式”的線上核心思想。

時尚共用:築就本土文化新理念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走出國門的泉州企業開始思索品牌與文化的力量。當前中國元素逐漸成為全球時尚界的重要標籤,李甯、太平鳥、七匹狼相繼登上紐約、米蘭時裝周,發源于石獅的計文波、楊紫明、蔡美月等本土設計師及其作品,頻頻出現在世界頂尖時裝周的舞臺。對原創設計的堅守與專注,開始不斷強化設計師對本土文化的自信。今年時裝周近20場秀的精彩演繹,將本土設計力量推上新的高峰。

本土品牌亮相開幕。昨日舉行的2018中國石獅國際時裝周開幕秀第一次出現本土品牌的聯合秀,覆蓋商務男裝、時尚潮裝、女裝、童裝等多個領域,季季樂、愛登堡、金苑、斯得雅四個品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連袂演奏的“四重唱”再現石獅品牌的多元魅力。

以秀為媒挖掘人才。今年“石獅”杯“福建省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活動”在昨晚的時裝周開幕秀上做終評展示,足以說明石獅在服裝設計界的影響力。除了福建省十佳服裝設計師連袂石獅面料聯手打造發佈會,石獅服裝設計師協會也舉行聯合發佈會,展示石獅本土設計力量的時尚風采。“服裝城”杯第二屆石獅十佳服裝設計師、優秀服裝設計工作室評選活動,為石獅和“閩派服飾”挖掘更多的設計人才和更豐富的設計資源。

名師月臺演繹潮流。北京服裝學院前院長劉元風和金頂設計師武學凱、房瑩、劉薇等服裝設計界大咖齊聚石獅,助力昨晚的開幕秀。同時,石獅也迎來自己的老朋友楊子和曾鳳飛。出生于裁縫世家的楊子不僅是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還是歐洲流行趨勢副主席,他帶來了“順時空”2018新品發佈會。第16屆中國時裝設計師“金頂獎”獲得者曾鳳飛,將在時裝周閉幕大秀上呈現其2018春夏《述錦》系列作品,運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將民族圖騰和色彩繪於其上,以獨特的設計剪裁出中國風格。

石獅潮牌電商時刻。近年來,石獅電商基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非同尋常的成績,阿裡巴巴、京東、唯品會、拼多多更是爭先搶灘石獅市場。伴隨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電商品牌也逐步將目光聚焦到品牌延伸和自主設計。今年古由卡、傳奇保羅、踏普時尚運動、諾凡希等線上當紅品牌,將用石獅時刻詮釋石獅電商令全國業界矚目的真正內涵。

原創為本院校為源。石獅已連續舉辦六屆“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從2012年首屆大賽的49所高校、159位參賽畢業生,到2017年的90所高校、1012份作品,六年時間使“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成為展示大學生原創設計和創新精神的舞臺。第七屆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今年將繼續舉辦。

此外,泉州師範學院將聯合東華大學、廈門大學、臺灣亞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帶來科技感十足的高校科技服裝聯合發佈會;石獅童裝與兒童產業聯合會將用心打造“校服專場發佈”,艾尚國際時尚商務正裝新品發佈會等也將精彩登場。

從改革開放之初一座海濱小城,成長為名揚四海的時尚文旅之都,石獅立足本土,自強不息,開放共贏,相容並蓄,最終影響世界,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產業和城市不斷崛起的真實寫照。未來它也必將在開放共贏的時代主題下,以展會為載體,助力泉州、福建打好“海絲”牌,推進經濟與社會的高品質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