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我國保險業首例英國海事共損案勝訴中國保險“走出去”增添了信心

作者:記者 肖揚

策劃人手記

2018年3月22日, 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收到最後一筆由國際保賠協會支付的費用賠款。 至此, 這標誌著耗時7年之久的“CAPE BONNY”共損索賠案件最終完美收官。

此案的勝訴, 不僅使世界重新審視中國保險業的專業實力, 為中國險企在面臨重大海事案件時, 如何應對海外訴訟、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利益, 提供了寶貴的場景案例, 同時也為中國保險公司“走出去”增強了信心。

2018年3月22日, 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收到最後一筆由國際保賠協會支付的費用賠款, 標誌著歷時7年的“CAPE BONNY”共損索賠案件最終完美收官。 經2017年12月英國高等法院判決, 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勝訴, 同時免於承擔共損分攤金額及原告律師費用約523萬美元並獲得原告費用賠償約128萬美元。

“CAPE BONNY”的勝訴, 是共同海損領域不可多得的案例。 此案判決後, 國外知名海事媒體TradeWinds很快作出了相關新聞報導,

評價中國平安是一家實力強大的企業。 業界認為, 此案的勝訴, 不僅使世界重新審視中國保險業的專業實力, 為中國險企在面臨重大海事案件時, 如何應對海外訴訟、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利益, 提供了寶貴的場景案例, 同時也為中國保險公司“走出去”增強了信心。

時間追溯

2011年7月, 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承保了中國貨主從阿根廷進口的97萬桶原油, 保險金額為1280萬美元, 由“CAPE BONNY”輪承運。 該輪在航行途中因躲避熱帶風暴“馬鞍”, 主機發生故障失去動力, 船方宣佈共同海損。

2013年3月, 國外理算人提交了總金額288萬美元的共損理算報告, 其中貨方需分攤金額256萬美元。 就此, 憑藉長達20多年水險案件的專業積累, 平安北分理賠人對損失原因和繞航行為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然而德方船東均不予理睬, 並於2013年9月在英國高等法院起訴平安, 同時要求平安承擔共損分攤及利息並承擔相關訴訟費用共計523萬美元。

英國是海上保險的發源地, 是海商法的鼻祖, 是共同海損理算規則的制定者之一。 《金融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 “CAPE BONNY”輪是哥倫比亞船舶管理公司提供專業輔助, 能夠收集、整理並提交給法庭充分有效的證據材料, 完成庭審, 證人也能按時按要求接受法庭的質詢, 完全可以取得境外的勝訴結果。 第三, 在與國外當事人有關聯的業務進行中, 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法律意識, 當爭議糾紛發生時, 要有能力辨析出爭議糾紛的性質, 合理提出自身主張,

並圍繞爭議糾紛焦點, 收集準備相關證據, 能與專業的法律代理人士進行有效的溝通互動。 在案件證據以及專業法律人士提供的法律意見支援案件有勝訴把握時, 要有信心和勇氣將案件進行到底, 取得最終勝利。 第四, 案件勝訴也與中國國力以及中國企業自身實力的顯著提高分不開。 在英國進行的訴訟案件, 案件所產生的法律費用相當可觀。 即使是勝訴方, 要想挽回更大更多的損失, 避免更高金額的賠付, 必要的成本和費用仍然需要有自身承擔的能力。 同時, 還需要有一旦敗訴, 將會付出更大代價的風險承受能力。 此外, 英國是國際上最主要的海事司法中心, 英國法也是適用最廣泛的海事糾紛適用法律。 但事實上,
中國企業, 包括保險企業, 對於英國海事法律法規以及仲裁、訴訟規則等的瞭解還十分有限, 更缺乏足夠的實戰經驗。 因此, 對於一些經常遭遇涉外爭議糾紛的財險企業, 要加大對英國法律以及仲裁、訴訟規則的學習和瞭解, 這也是中國保險企業走出國門融入世界的必修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