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女嬰不小心喝了一口熱茶,當天即被送醫切開氣管

一杯熱茶竟然讓1名1歲10個月大的女嬰轉入了重症監護室, 醫生也讓父母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是上個月29號發生在青島的一件事。

據青島電視臺消息, 一歲多的女寶寶康康當天中午正由爺爺一人照顧, 當時爺爺起身端酒, 才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就看到康康把小嘴伸向了茶壺, 隨著滾燙的茶水流到康康的食道當中, “哇”的一聲從康康喉嚨中發出, 爺爺大吃一驚, 當即送往附近醫務室, 由於只觀察到口腔內部輕微紅腫, 因此便覺沒什麼大礙。

回家以後康康又持續哭鬧了很久, 家人這才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於是當天夜裡即送往市醫院, 最終醫生做出結論:嚴重燙傷。 隨後康康被轉入了重症監護室, 並最終進行了氣管切開手術, 所幸康康手術順利, 目前進食恢復了正常。

對於1~3歲的寶寶來說, 正是最容易燙傷的時候, 這時寶寶開始學走路及肌肉發展時期,

最喜歡跑來跑去、抓東抓西, 因此大人必須緊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 避免發生遺憾。

熱液燙傷的處理方式

在醫院最常碰到的類型就是熱液燙傷, 像是熱水、熱湯、熱飲料等, 由於寶寶在六個月大處於爬行期, 只要媽媽或是主要照護者走到哪裡寶寶就跟到哪裡, 在端熱湯、煮火鍋、泡咖啡、泡茶等多種熱液時, 儘量放置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還要注意是否有桌巾或是電線插頭, 以免寶寶好奇拉扯, 導致燙傷, 注意給寶寶喂熱飲前, 務必確定是寶寶可接受的溫度, 而後再開始進食動作。

謹記“沖脫泡蓋送”口訣, 在熱液燙傷第一時間, ”家長及周圍人員必須立即動作, 游家孟說明, “沖”是迅速使用流動自來水做沖洗動作或把受傷部位浸泡冷水,

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脫”是充分將受傷部位泡濕後, 再小心除去寶寶身上衣物, 必要時可使用剪刀剪開衣服, 若衣服黏連住皮膚, 則先不要處理, 並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泡”是持續浸泡於流動冷水30分鐘, 若擔心寶寶體溫下降則可使用溫水;“蓋”是使用乾淨的床單、布單或紗布覆蓋患部, 可避免傷口感染;“送”是立刻送往鄰近醫院處理, 傷勢嚴重則最好前往有燙傷中心的醫院進一步治療。

(轉自好孕媽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