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展覽預告」入戲——羅彬水墨人物畫展

展覽前言

文/樊楓(武漢美術館館長)

水墨和戲曲這兩種中國傳統藝術, 有著漫長而特殊的發展歷史, 既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

也是人類自身的主觀感受和情感表達。 水墨是一門造型藝術, 戲曲是一門綜合性表演藝術, 它們在時間和空間的處理上有極大的相同相似之處, 都是以超脫時空的方式來觀察事物、表現事物, 這樣就給戲曲和水墨繪畫的結合提供了可能性。 羅彬的“戲畫”將這兩大意趣相通的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 因此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作水墨戲曲人物畫, 與羅彬熱愛戲曲是分不開的。 羅彬年輕時便迷戀於戲曲, 在戲曲薰陶和生活積累之中對戲曲舞臺上的每個細節早已發熟於心。 與關良等前輩讀戲的方式不同, 羅彬作畫常常是直接讀戲本, 援文作畫, 筆下所畫戲曲人物簡約賦形, 人物形態寥寥數筆, 卻栩栩如生;戲曲人物的裝扮、服飾等也都以高度概括乃至抽象的手法來表現,

並不拘泥於對細節的描摹。 同時, 羅彬的創作並非是將水墨畫與戲曲這兩種傳統藝術簡單的疊加在一起, 而是在一墨一戲之間, 借戲裡的生旦淨醜, 闡釋人間的人情冷暖。 戲曲舞臺中, “舉步千里, 轉眼老少”;水墨宣紙上, “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 羅彬的水墨戲曲人物作品就是這樣, 通過唱念做打, 通過筆墨濃淡, 向觀眾訴說著現實的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 使人餘味無窮。

武漢美術館一直致力於對湖北地域文化進行梳理, 通過個體藝術家的創作活動構成整個湖北的藝術脈絡。 羅彬作為湖北地區藝術家群體中極富思考和創造力的一位, 自然成為重要關注的對象。

觀羅彬的畫既會被梨園妙境所感染, 也會被酣暢的筆墨神韻所感動。 本次展出的70餘幅作品, 共分為5個部分, 儺儀系列、扇面、戲曲人物、鄉人儺系列以及18米長卷。 這些作品, 戲中有畫, 畫中有戲, 人物生動而不輕狂, 一招一式, 各臻其妙, 頗合戲曲舞臺上的板眼節奏。 在對水墨和戲曲這兩種藝術形態思考與領悟背後, 是羅彬以其畫家身份對傳統、對歷史、對藝術、對自我的一種筆墨釋懷。

此刻, 我們正試圖在咫尺之間窺見羅彬品戲、畫戲及其中所蘊含的人文情懷。

藝術家簡介

羅彬, 1960年生於湖北沙市, 1983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國畫專業。

現為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院長, 中國美協會員, 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 湖北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作品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美展及首屆、第二屆中國畫院雙年展, 首屆、第二屆中國畫展, 獲第七屆美展銅獎、文化部歷史畫展優秀獎等。 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筆法維度》展、“新中國美術家系列-湖北省國畫進京十人展”等專題聯展,

“讀戲”、《扇裡乾坤》等個展, 2016年獲湖北省首屆少數民族文化政府獎。

展覽資訊

開幕時間:2018年4月20日下午4:00

講座時間:2018年4月20日上午10:00

講座主題:中國水墨人物畫(主講人羅彬)

講座地點:武漢美術館中庭

展覽時間:2018年4月20日—5月13日

展覽地點:武漢美術館1、2號廳

主辦單位:武漢美術館

部分作品展示

△《阿彬戲筆》 45.5×97cm 紙本水墨 2011年

△《阿彬寫儺》 51×96.5cm 紙本水墨 2013年

△《風調雨順》35×70cm 紙本水墨 2018年

△《紅鬃烈馬》59.5×30cm 紙本水墨 2016年

△《花和尚演武》 57×68cm 紙本水墨 2014年

△《劉伶醉酒》59.5×30cm 紙本水墨 2016年

△《穆柯寨》 45×97cm 紙本水墨 2018年

△《儺祭天地》 45×98cm 紙本水墨 2012年

△《儺人圖》 51×97cm 紙本水墨 2013年

△《鄉人儺》50.5×95cm 紙本水墨 2013年

△《鄉人儺系列》 75×60cm 紙本水墨 2018年

△《阿彬戲筆》 45.5×97cm 紙本水墨 2011年

△《阿彬寫儺》 51×96.5cm 紙本水墨 2013年

△《風調雨順》35×70cm 紙本水墨 2018年

△《紅鬃烈馬》59.5×30cm 紙本水墨 2016年

△《花和尚演武》 57×68cm 紙本水墨 2014年

△《劉伶醉酒》59.5×30cm 紙本水墨 2016年

△《穆柯寨》 45×97cm 紙本水墨 2018年

△《儺祭天地》 45×98cm 紙本水墨 2012年

△《儺人圖》 51×97cm 紙本水墨 2013年

△《鄉人儺》50.5×95cm 紙本水墨 2013年

△《鄉人儺系列》 75×60cm 紙本水墨 2018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