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合資股比放開,不是狼來了!

南方網紅

南方名記

郭小戈工作室出品

取消股比限制的市場反應已經開始醞釀!

4月18日, 國內汽車股集體大跌, 北京汽車一度跌幅超過15.68%, 華晨中國也一度跌幅超過10%。

為什麼汽車股集體大跌?無非是發改委發佈了股比開放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 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也就是通過5年過渡期, 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而資本市場對現有車企未來利潤的擔憂。

那麼, 放開合資車企的股比限制, 對大部分車企有沒有壓力?肯定有!

畢竟, 現有主要大型汽車集團中, 合資品牌都是利潤的奶牛, 依靠外方導入的車型與技術, 日子便可以過得很好。 一旦股比放開, 就會存在這種假設:外方為了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依靠技術和車型, 將要求更大的占股比例。

這種假設可能性大不大?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這需要車企認認真真做好挑戰的準備。

不過, 放開合資車企的股比並非狼來了, 大家也不用過於緊張。 縱然有壓力, 但仍然可從平穩過渡到最終超越。

首先, 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階段。 廣汽傳祺、上汽榮威、吉利等一批自主品牌的高品質發展, 已經具備了參與全球化競爭的能力。

過去兩年, 這些品牌市場向上屢屢取得突破,

不斷擠壓部分跨國品牌的市場空間。 這從廣汽傳祺身上看到十分明顯, GS8、GM8與GA8三款高端車型的成功突破, 突入了傳統合資品牌的價格區間。 同時在完成國內高速發展之後, 傳祺主動挑戰全球標準最高的北美市場, 並一步一步扎扎實實的為最終進入打基礎。

次者, 中國汽車技術的研發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 國內大型車企的研發投入正在大幅加大, 全球化的研發網已經逐步成型。 4月17日, 廣汽集團旗下廣汽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正式揭牌運營, 這是繼去年成立矽谷研發中心後, 廣汽集團在北美再度佈局的研發機構。 而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也都在歐洲、北美、日本等地設有定位不一的研發機構。 如今,

在市場上, 主流自主品牌都是以正向開發為主, 逆向抄襲已經成為歷史。

再者, 中國車企的實力也不像以前那樣羸弱, 已經具備了對話的能力。 2017年全球500強排名榜中, 我國汽車企業占6席, 分別是上汽集團(41位)、東風集團(68位)、一汽集團(125位)、北汽集團(137位)、廣汽集團(238位)、吉利控股集團(343位)。 並且, 在合資車企中, 中方開始導入技術與車型平臺已經開始實現, 廣汽三菱便在去年實現了導入廣汽集團的車型進行生產銷售。

更為關鍵, 放開股比之外, 國外新技術的加速流入, 將會推動和促進自主品牌的進步, 譬如新能源產業的快速形成, 這將推動在更高層面的超越, 而非只是盯著現有業務的發展。

回顧歷史, 當年加入WTO之前, 也有相關人士憂心忡忡,

融入全球產業鏈之後, 中國汽車產業會不會遭受沒頂之災, 中國汽車產業是否會在全球化過程中被湮滅。

然而, 15年來的結果告訴我們, 主動開放、加速融合, 通過製造業全面開放, 支持中外企業在公平競爭環境下實現共同發展, 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更廣泛更多元的資本、技術、管理、人才交流合作, 反而倒逼自主品牌更好更快成長。 南方日報記者 郭小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