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也會因壓力而多尿 神經精神性尿頻是個病

小明是個3歲半的男孩, 剛上幼稚園不久。 最近媽媽發現他總喊要“尿尿”, 一天能尿20多次, 而每次尿又沒幾滴, 而晚上一覺能睡到天亮, 也不尿床。 媽媽一開始以為他是故意的就訓斥幾句, 可是總不見好就帶孩子來醫院就診。

經過查體, 小明一切正常, 包皮和尿道口不紅腫, 尿常規、泌尿系B超檢查也都正常。 醫生考慮小明患的可能是神經精神性尿頻。 可是, 這小小孩子怎麼就神經精神性尿頻了呢?

我們通常所說的尿頻只是個症狀, 不是疾病名稱。 正常成人每天日間平均排尿 4~6 次, 夜間就寢後 0~2 次;小嬰兒進水量較多而膀胱容量小,

日排尿可達20次左右, 1歲時日排尿15次左右, 至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則日排尿6~7次, 如排尿次數明顯增多, 超過了上述範圍, 就是尿頻。

尿頻的原因很多, 首先要排除泌尿道感染。 如果尿頻同時伴有尿急、尿痛, 則是患了尿路刺激征, 也可伴有全身感染症狀如發熱、寒戰, 尿常規白細胞數明顯增多可以診斷。 另外, 局部因素如包皮過長、包皮炎、外陰炎、蟯蟲刺激陰部、內褲太緊身等, 也會引起尿頻。 此外, 季節因素如冬季多尿也是正常現象。 同時, 有一些特殊疾病如高鈣尿症、尿路結石、膀胱占位性病變、膀胱輸尿管反流、隱性脊柱裂等等也可引起尿頻, 需要查尿鈣、泌尿系B超、腰骶椎X線等除外。

除了上述病因外,

還有一類疾病稱為神經精神性尿頻, 即白天尿頻綜合征, 這是兒科一個獨立疾病。 患兒年齡一般在2~11歲, 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 其發病特點為尿頻, 每2~10分鐘一次, 而且每次排尿量很少, 有的時候可能就是幾滴, 在睡眠後則無尿頻。 這樣的尿頻症狀經常在上床睡覺前、吃飯時、上課的時候加重。 患兒多尿急, 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 較小患兒經常為此尿濕褲子, 但多次化驗尿均正常, 常被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療, 但效果不佳。

小兒神經精神性尿頻的原因一方面是小兒大腦皮層發育尚不夠完善, 對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差, 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響而出現障礙;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緊張、對精神狀態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

例如生活環境的改變, 孩子對剛入託、入學心理準備不足, 被寄養給他人撫養, 父母的突然分離、親人的死亡, 以及害怕考試或對某種動物的懼怕等。 這些都可能使小兒精神緊張、焦慮, 使抑制排尿的功能發生障礙, 結果表現出小便次數增多。

神經精神性尿頻的診斷包括:1.小兒夜尿不增加;2.精神集中時小便次數減少;3.有便意時, 可因其他事件轉移注意力而暫時忘記上廁所;4.無發熱等全身不適;5.多次化驗尿均正常。

對於短時間的神經精神性尿頻患兒, 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 家長只要找出引起孩子心理緊張的原因, 如不願意去幼稚園、怕老師批評、父母吵架等, 並針對性地進行安慰和心理輔導,

不要訓斥打罵, 應創造輕鬆愉快氛圍, 解除其焦慮和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另外可以加強膀胱訓練,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忘記去小便, 並鼓勵兩次排尿間隙的時間盡可能延長。 在飲食方面, 可以適當控制孩子食鹽的攝取量, 少喝糖水和高熱量飲料, 少吃橘子和柑等具有膀胱刺激的食品, 晚飯少喝湯和粥類。 經過上述干預治療, 大部分患兒會自愈。 對於個別持續尿頻時間較長, 且影響日常生活的孩子, 可以適當用藥物進行干預。 (季麗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