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總投資約544億元,棚戶區改造41946套……許昌即將發生哪些大變化!

4月19日起, 為期兩天的全市重點產業項目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觀摩評價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據瞭解, 去年, 我市共謀劃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565個, 概算總投資1999.56億元, 計畫年度總投資733.35億元。

今年, 我市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402個, 專案總投資約544億元, 目前已開工專案230個, 完成投資161.4億元。 其中, 中心城區謀劃項目191個, 年度計畫完成投資315億元, 目前已開工109個, 完成投資88.5億元。 4個縣(市)謀劃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專案211個, 年度計畫總投資約229億元, 目前已開工121個, 完成投資約72.9億元。

如今的許昌, 城市“顏值”驚豔巨變,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正以全新的面貌躍然而出。 老舊社區、背街小巷華麗變身, 湖泊濕地、綠樹紅花常伴左右, 遊園廣場、文化場館遍地開花……城市“顏值”驚豔巨變、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正以全新的面貌躍然而出。

這一切, 得益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強力推進。

變化一、社區換新顏

在我市去年的前期排查摸底中, 老舊社區、老庭院、老廠院、老市場、停車位等問題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出行條件。 為此, 自今年起, 我市開始實施中心城區“四改一增”提升工程, 逐步對中心城區391個老庭院、31個老廠院、12個老市場和88條老街道進行改造提升,

並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措施新增一批停車位, 計畫到2020年全面完成“四改一增”工作任務。 屆時, 這一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工程, 將讓44000多戶15萬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給老百姓帶來“穩穩的幸福”。

變化二、市民住新樓

棚改是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舉措, 也是惠民安居的民心工程。 我市牢牢抓住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政策機遇, 以棚戶區改造為突破口, 全力推進城市建設提質。

2017年, 省政府下達我市棚改新開工任務31620套、基本建成任務20000套, 全市實際開工50768套, 基本建成38802套, 超額完成了省定新開工和基本建成目標任務。

今年, 我市棚戶區改造工作計畫新開工41946套。 截至3月底, 已新開工8977套, 開工率為21.4%。

變化三、推窗見綠, 推門進園

去年, 我市大力實施“綠滿許昌”行動計畫, 先後建成154個公園、遊園和廣場, 打造82公里沿河綠色長廊、38公里外環防護林帶、96公里環城防護林帶、30公里“兩高”生態廊道, 新增4處總面積10萬畝大型生態林海、5個高檔觀光農業生態園, 發展花木面積90多萬畝, 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6.46%、綠化覆蓋率40.6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4平方米, 實現了“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

今年, 我市堅持以創增綠,

中心城區將新增綠地1487.74畝,

提升改造綠地2201.39畝。

概算投資32372萬元,

綠化總面積3689.13畝, 立體綠化9.3公里。

其中,道路提升工程33項、景觀節點提升工程13項、公園遊園廣場建設工程10項、立體綠化建設工程21項、林蔭停車場建設工程4項、庭院社區美化提升工程5項;新增綠地面積1487.74畝,提升改造綠地2201.39畝。

變化四、曹魏古城成為許昌新名片

我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亮點之一,便是與其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相結合,謀劃實施了曹魏古城專案,著力打造活力與魅力兼備、古韻與新風並存,集文化展示、旅遊休閒、商業服務、特色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帶動老城區與周邊區域的協調發展。今年春節期間,南大街日最高接待遊客量達7.7萬人次,遊客的暴增還帶動了南大街周邊多種業態的繁榮。同時,開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通過保護、修復、利用好古村落、古街區等現有歷史文化遺跡,打造了襄城縣明清古街、禹州市神垕古鎮、鄢陵縣溫泉休閒小鎮等特色鮮明城市亮點。

變化五、全域展新顏

全域創建,是我市的“提質發展”思路。我市以禹州、長葛納入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試點縣(市)為契機,進一步擴大建設範圍,推動中心城區和4個縣(市)全部納入省級盤子,實現了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市域全覆蓋。

在建安區,北海公園、北方周莊水景迷人,南山公園已現雛形,生態廊道建設、縣鄉廊道綠化更是遍地植綠;在禹州,“依水規劃、擁河而建”,潁河林水生態長廊、中心城區濕地公園、城市森林植物園裡,林水相依、移步換景;在鄢陵,“依景建城、景城相融”,建設了五彩大地、唐韻園林、建業綠色基地,著力打造“全域花海”為載體,實現“綠滿鄢陵”……

變化六、許昌工業競爭力居全省第3位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產興城、依城促產,強化產業支撐,加快產城融合,不斷做大做強產業,使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和人口集聚相互促進,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目前,許昌工業競爭力居全省第3位元,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18家,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居全省第2位,培育了許繼、森源、黃河、眾品、瑞貝卡、遠東傳動軸和西繼迅達等全國知名企業……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提質,讓家園更宜居。

隨著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推進

堅持“內外兼修”的許昌必將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其中,道路提升工程33項、景觀節點提升工程13項、公園遊園廣場建設工程10項、立體綠化建設工程21項、林蔭停車場建設工程4項、庭院社區美化提升工程5項;新增綠地面積1487.74畝,提升改造綠地2201.39畝。

變化四、曹魏古城成為許昌新名片

我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亮點之一,便是與其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相結合,謀劃實施了曹魏古城專案,著力打造活力與魅力兼備、古韻與新風並存,集文化展示、旅遊休閒、商業服務、特色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帶動老城區與周邊區域的協調發展。今年春節期間,南大街日最高接待遊客量達7.7萬人次,遊客的暴增還帶動了南大街周邊多種業態的繁榮。同時,開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通過保護、修復、利用好古村落、古街區等現有歷史文化遺跡,打造了襄城縣明清古街、禹州市神垕古鎮、鄢陵縣溫泉休閒小鎮等特色鮮明城市亮點。

變化五、全域展新顏

全域創建,是我市的“提質發展”思路。我市以禹州、長葛納入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試點縣(市)為契機,進一步擴大建設範圍,推動中心城區和4個縣(市)全部納入省級盤子,實現了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市域全覆蓋。

在建安區,北海公園、北方周莊水景迷人,南山公園已現雛形,生態廊道建設、縣鄉廊道綠化更是遍地植綠;在禹州,“依水規劃、擁河而建”,潁河林水生態長廊、中心城區濕地公園、城市森林植物園裡,林水相依、移步換景;在鄢陵,“依景建城、景城相融”,建設了五彩大地、唐韻園林、建業綠色基地,著力打造“全域花海”為載體,實現“綠滿鄢陵”……

變化六、許昌工業競爭力居全省第3位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產興城、依城促產,強化產業支撐,加快產城融合,不斷做大做強產業,使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和人口集聚相互促進,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目前,許昌工業競爭力居全省第3位元,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18家,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居全省第2位,培育了許繼、森源、黃河、眾品、瑞貝卡、遠東傳動軸和西繼迅達等全國知名企業……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提質,讓家園更宜居。

隨著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推進

堅持“內外兼修”的許昌必將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