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血脈親情,是世間最大的緣分!

近日, 《廣西8歲男孩欲捐造血幹細胞救父》的新聞在網路上廣泛傳播, 這個害怕打針卻又倔強地想救父親的小男孩讓人覺得心酸又感動。

2017年10月, 34歲的嚴鋒被確診患上急性B淋巴白血病。 主治醫生建議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可是, 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 嚴鋒卻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型者。 無奈之下, 希望最終寄託在了只有56斤的兒子身上。 “兒子又瘦又小, 擔心他太受罪, 此前遲遲不願意讓他捐獻。 ”嚴鋒心疼地說。

事實上, 如果仔細找找, 你會發現, 這樣的新聞並不是個案。

《為救父親一個月增肥12斤, 武漢14歲少女捐髓救父》

《14歲中學生捐髓救父:只要爸爸回來, 幹什麼都願意》

《徐州8歲男孩捐髓救父, 把12歲捐髓救母的邵帥當偶像》

我們常說,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而父母又何嘗不是孩子一生的寄託?

在新聞中, 每一個孩子都會說:沒關係, 我可以。

但是如果有別的方法,

哪一個家長願意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承受這樣的痛苦和壓力?

那麼, 真的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麼?

2017年7月, 江濤(化名)被醫院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 身為醫生的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但是,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 江濤的病情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而是進一步轉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通過血液科醫生的聯合會診, 考慮到骨髓移植可能要面臨的排異風險, 最終為江濤制定了“ATG+臍帶血移植”的治療方案。

聽到治療方案後, 江濤和家人才猛然回想起當初女兒出生時, 由於一時遲疑, 沒有將臍帶血保存下來。 沒想到, 如今, 它竟然成了自己的治療關鍵。 無奈, 江濤只有等待公共庫捐獻臍帶血的配型機會。

幸運的是, 很快就有一份臍血經過檢測,

與江濤配型成功, 並於2018年3月27日輸注入江濤體內。 目前正處於恢復觀察階段。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最短時間內從臍靜脈中採集的血液, 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 而造血幹細胞的運用, 配型是關鍵。 相比于其他來源的造血幹細胞,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幾率更大。 而孩子自存的臍帶血應用于孩子本身無需配型, 與父母配型也至少是半相合。

2017年夏天, 45歲的王先生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 病情發展很快, 醫生建議他要抓緊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幸運的是, 王先生5歲的兒子出生時保存了一份臍血, 由於兒子臍血與父親配型為半相合, 許醫生當即就決定使用王先生兒子的臍血。 手術成功後, 王先生的妻子表示:“感恩當初的接納和決定, 才有了今天的幸運。 ”

40歲的莊先生, 于2016年8月被確診為急性髓性白血病。 雖然經過一系列的化療後病情得到緩解, 但是, 在綜合考慮復發風險等問題後, 主治醫生決定為莊先生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然而就在尋找配型相合的骨髓造血幹細胞的兩個月裡,

莊先生就出現肺部感染的情況, 病情危急。

所幸的是, 患者在2008年為女兒留存了臍帶血。 主治醫師在瞭解此情況後, 果斷選擇使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 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有人說, 臍血量少, 不適合成人使用。 但是,大量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是不確切的。根據生命銀行2018年第一季度臨床應用資料顯示,在臍血的使用人群中,成人占43%(年齡>18),體重超過50kg的患者占50%,其中最大體重患者95kg。

臍帶血

新生兒臍帶被結紮後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幹細胞。與骨髓幹細胞和外周血幹細胞相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已經越來越廣泛用於臨床治療。世界臍帶血庫聯盟資料表明,臍帶血已成為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術的新選擇。

不僅救自己,更能救家人

無關供體間配型相合的幾率僅為15-20萬分之一。自體臍帶血儲存,對同族親屬來講,有1/4-1/2配型相合幾率,而且自存自用的臍帶血是不需要配型的,並且沒有免疫排斥反應。

但是,大量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是不確切的。根據生命銀行2018年第一季度臨床應用資料顯示,在臍血的使用人群中,成人占43%(年齡>18),體重超過50kg的患者占50%,其中最大體重患者95kg。

臍帶血

新生兒臍帶被結紮後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幹細胞。與骨髓幹細胞和外周血幹細胞相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已經越來越廣泛用於臨床治療。世界臍帶血庫聯盟資料表明,臍帶血已成為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術的新選擇。

不僅救自己,更能救家人

無關供體間配型相合的幾率僅為15-20萬分之一。自體臍帶血儲存,對同族親屬來講,有1/4-1/2配型相合幾率,而且自存自用的臍帶血是不需要配型的,並且沒有免疫排斥反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