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養老目標基金申報鳴槍 工銀瑞信等公司拔得頭籌

近日公募基金參與養老金業務接連迎來政策利好。 4月2日, 財政部、國稅總局、人保部、銀保監會和證監會5部委聯合發文《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

試點結束後公募基金有望成為個人稅延養老帳戶的市場主體之一。 緊接著, 備受關注的首批養老目標基金開啟申報, 根據證監會官網資訊, 截至4月13日, 共有包括工銀瑞信、華夏、易方達在內的21家基金公司申報了42只養老目標基金。 由於養老目標基金審批是普通通道, 預計首批產品將於今年10月問世。

據證監會官網資訊統計, 首批申報的養老目標基金產品採用目標日期策略或目標風險策略, 這也是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養老金預設投資產品的主要策略。 其中工銀瑞信、華夏等基金公司首批申報產品選擇的是目標日期策略型;富國等基金公司選擇的是目標風險策略型。

兩種策略比較, 目標日期策略是為特定退休年齡的投資者設計的養老投資產品, 採用動態資產配置策略進行投資, 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養老投資品種;目標風險策略則預先設定不同預期風險的收益水準, 旨在將基金的風險水準維持恒定。

第一批養老目標基金申報的產品中, 工銀瑞信所申報的工銀瑞信養老目標日期2035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 正是一隻典型的目標日期基金。 據記者瞭解, 該基金精准定位“70後”養老儲蓄資金, 將綜合考慮生命週期規律和資本市場情況, 動態開展資產配置;生命週期內, 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同時根據市場投資價值, 將目標下滑路徑由線型點狀拓展為通道型帶狀, 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會以下滑路徑為中樞,

在上下限區間內調整。

長期來看, 國內養老基金發展空間巨大, 預計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規模將超20萬億。 從發展方向上, 有政策的全力保駕護航, 包括養老基金運作形式限定為公募FOF、後續稅收遞延優惠政策落地等等, 都將拉開養老投資的大幕。 業內人士指出, 公募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 關鍵還在於投研能力。

作為業內極少數擁有養老金業務全牌照的基金公司之一, 工銀瑞信自2005年成立就開始為養老金客戶提供投資諮詢服務, 積累了豐富的養老金投資管理服務經驗, 不僅擁有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社保基金境內外、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人資格, 旗下養老金產品不但類型豐富而且業績優異。

截至2017年末, 公司已通過備案的養老金產品有38只, 是市場上發行類型最全的機構之一;管理的養老金類資產總規模逾2000億元, 居行業領先水準, 其中社保和企業年金規模穩居基金行業第四。 根據人社部最新公佈的2017年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資料包告, 工銀瑞信基金含權益類組合單一計畫企業年金平均業績達到了8.87%, 位列21家管理機構第一, 含權益類組合集合計畫也憑藉7.68%的業績排名第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