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侯方域真跡書法扇面回歸故里說起

侯方域書宋高宗趙構《羲之懷仁書贊》行書扇面。 (資料圖片)

侯方域是商丘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 也是明末清初之際名滿天下的著名文人,

人稱侯才子。 孔尚任的文學巨著《桃花扇》, 既是寫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愛情故事, 更是反映南明一代興亡的歷史劇。

4月17日, 為紀念侯方域誕辰400周年, 商丘市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專業委員會、商丘博物館主辦的“侯方域文學成就及其書法藝術研討會”在商丘舉行。 此次研討會上, 侯方域的真跡書法扇面首次亮相商丘, 這也是明末清初之際名滿天下的“侯才子”的書法真跡首次回歸故里。

商丘的地域文化, 我們又稱作商宋文化。 回顧和探討一下侯方域與商宋文化的流傳, 當下來講, 是有意義的。

一、侯方域的真跡書法扇面回歸故里

侯方域, 明末清初歸德府商丘人, 散文家、明末“四公子”之一, 生於1618年, 卒於1655年, 今年是侯方域誕辰400周年。

今年4月, 我市“泉舜美術館”在蘇富比香港拍賣會拍得一幅珍貴的侯方域真跡書法扇面。 此書法作品為侯方域所書宋高宗趙構《羲之懷仁書贊》行書扇面。 扇面題識內容為:“暮春稧飲, 暢敘幽情。 文稿粲然, 雲遊龍驚。 繼觀仁師, 綴集瓊瑛。 諦玩無斁, 神骨具清。 宋思陵羲之懷仁書贊。 臨似懋翁年台正, 侯方域。 ”鈐印兩方:“侯方域印、朝宗”。

4月17日, “侯方域文學成就及其書法藝術研討會”上, 30余名專家、學者進行了相關學術研討, 盛況空前。 商丘商都畫院院長、南湖詩社社長李書偉評價說:“侯方域是商丘千百年難遇的文學大家, 既是文學家也是書法家。 侯方域真跡扇面回歸故里堪稱商丘的一件文化盛事。 ”中國書協會員、河南省書協理事、我市著名書法家王小樓評價說:“見到此幅侯方域書法作品,

我很震驚。 ”

二、歸德侯氏家族, 從軍戶到邁入歸德府“八大家”之列

侯方域出生在商丘歸德古城的一個世族大家。 侯方域其父侯恂為明末戶部尚書,叔父侯恪為明朝南京國子監祭酒,祖父侯執蒲為明朝太常寺卿。

侯方域這一支歸德商丘的侯氏家族, 最初是戍籍, 就是軍戶。 商丘侯氏家族的始遷祖侯成, 原是開封杞縣(當時屬開封府祥符縣)人, 明初奉詔以軍籍隸屬歸德衛, 在商丘古城西南侯老家村居住下來, 後世遂為歸德商丘人。

侯家與歸德府“八大家”之中的沈、劉, 三家原來均為明初的軍戶。 清初商丘文人劉榛在回憶沈氏與劉氏起家之艱難時說:“予與沈氏皆以軍戍來歸德,

創造之艱難與有同焉;而三世、四世之間不過三數人, 又不顯, 兩家亦同。 ”由此可見, 普通軍戶在前幾代生活艱辛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商丘侯氏家族, 在侯執蒲和侯恂等一代代的努力下, 延師教導子侄、經營釀酒業、進行家族建設、參與地方事務、成為寄籍軍戶等一系列措施之下, 培育出兄弟進士、父子進士等高級士紳, 成功邁入歸德府“八大家”的行列。

三、侯方域, 從歸德府“小才子”到名滿天下的文學家

侯方域6歲時開始讀書,8歲時就會寫詩做文章,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小才子”的美譽。

民間傳說侯方域一次到寺院門前玩要,被一群正在葫蘆架下乘涼的和尚拉住,讓其作一首詩才肯放行。 侯急中生智,遂吟出一首“葫蘆架上葫蘆藤,葫蘆架下葫蘆明,葫蘆碰著葫蘆頭,葫蘆不疼葫蘆疼”的葫蘆詩。

和尚聽後哈哈大笑,待他們反應過來是在嘲笑自己時,侯已逃之夭夭。 侯方域13歲隨父親來京參加童子試應考,得“輒冠一軍,為文若不經意,下筆千言立就”的稱讚。 19歲,其父侯恂因受閹黨陷害下獄,他對腐敗的明末王朝產生極大的失望與不滿。 21歲,他去南京應試不中(因他不去應試就有坐牢被殺頭的危險, 所以他就不得不去南京應試),更清醒地認識到當時官府政治的黑暗。 22歲(1639年),他在南京結識了江南名人陳貞慧、吳次尾等人,並參加了進步學社——複社。 正是在這裡,經張天如的介紹,他來到了秦淮河畔的媚香樓上,與李香君相識。 此時的李香君已憑她的才、藝、貌,而成“秦淮八豔之首”, “四方之士,爭以識面為榮”,她還有極其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正義情感。而侯方域出身官宦世家,已是有名的江南四才子之一,二人郎才女貌,一見鍾情,成為知音。方域以詩相送,香君以歌唱之,侯生將一把宮扇贈予香君,以定終身。侯方域還在眾人的慫恿下在扇面上題詩一首:“秦淮橋下水,舊是六朝月。煙雨惜繁華,笙歌夜不歇。”李香君視扇為生命,與扇朝夕相處,從不離手。

相傳侯方域和李香君還有這樣一段愛情故事:侯李分手後,田仰想娶香君為妻,願出三千金求見一面被李回絕,田十分惱火,派人到媚香樓搶親,李墜樓自殺未遂,在養母照料下又蘇醒過來,但已血濺宮扇,當時正巧畫家楊龍友在場,拾起宮扇以血為基礎畫了幾枝桃花,始有“桃花扇”之稱。清代戲劇家孔尚任根據這些情節,十年數易其稿寫成了著名的戲劇《桃花扇》,成為我國戲劇史上的一顆明珠。

孔尚任的戲劇《桃花扇》中,侯方域、李香君出家入道。李香君是否真的到過商丘?歷來皆有爭議。而侯方域之墓李香君之墓均在商丘。

相傳,李香君在經歷了這場生死劫難後,追尋侯方域的足跡,千里迢迢來到商丘侯府,住在壯悔堂西側的香君樓上。哪知,由於她的身世低賤,招致侯氏家族的歧視,被侯家趕到距商丘城南7公里的侯氏莊園居住。香君終日鬱鬱寡歡,日久成疾,含恨而死。李香君死後也不被允許埋入侯家的祖墳,而是葬在侯氏莊園(今李姬園村)。

清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侯方域37歲卒,初葬于侯氏祠堂中,到康熙二年(1662年)又移葬于侯氏南園東南角侯氏墓地,即今商丘古城南十裡的侯小園村東南。

四、侯方域及“雪苑六子社”與商宋文化的淵源

1640年,侯方域從金陵回到商丘。當時商丘文風很盛,提倡詩文創作,侯方域常邀文人一起會詩改詩,遂和當時的著名文人吳伯裔、吳伯胤、賈開宗、徐作霖、劉伯愚等形成了雪苑六子詩文社。

崇禎十五年(1640年)三月,李自成破歸德,雪苑社中堅吳伯裔、吳伯胤、徐作霖、張渭、劉伯愚皆死難,賈開宗、侯方域也流落四方,有明一代之雪苑社事遂告結束。

清順治九年(1652年),侯方域35歲,他回想起入清後數年中的坎坷遭遇,除了有詩文以外,卻一無所成,悔恨交加,就給書房取名“壯悔堂”,從此,他下決心在文學上做一番事業,編寫了《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等,並整頓雪苑六子社,前六子已有四人作古,便充實當時名流徐作肅、徐鄰唐、徐世琛、宋犖,加上原來的賈開宗、侯方域稱後雪苑六子。

“雪苑六子社”的“雪苑”兩字來歷,就根植于商丘梁園,也根植于商丘地域文化——商宋文化。

雪苑,本是西漢梁孝王在梁國都城睢陽所築造的東苑,也稱梁園或者梁苑。南朝宋著名文學家謝惠連游至此地時,大雪紛飛,作《雪賦》一首,始有“雪苑”一稱。侯方域作為歸德人士仰慕昔日梁苑風景,加上又欽佩謝惠連的才氣,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與同裡吳伯裔、吳伯胤、賈開宗、徐作霖、劉伯愚等組織“雪苑社”,為文人騷客賦詩論文會聚之所。他們談古論今,評點詩文,廣結名流雅士,因而有“雪苑六子”之稱(此為雪苑前六子)。侯方域主盟雪苑社,使中原成為大江南北風起雲湧的一個文學勝地,與東南文士遙相呼應。

商丘,不但有舉世矚目的商文化、火文化、宋文化,還有始祖文化、根親文化、聖人文化、漢梁文化、木蘭文化、書院文化、古城文化等眾多文化品牌,至今熠熠生輝,在中華文明起源及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在眾多的商丘文化品牌中,哪一個才是商丘文化的主脈?商丘應該叫響、主打哪一個文化品牌?鑒於商丘是商文明之源、周代宋國的授封地,商文化和宋國文化是商丘在全國最知名的地方文化,且二者之間還有密切的傳承關係,因此用“商宋文化”來命名商丘的地方文化不僅恰如其分,而且具有唯一性,應該是商丘地方文化最恰當稱謂和科學命名。中華文明之源的商文明源於商丘;數千年來薪火相傳不斷,商丘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商宋文化;商丘古城,是商宋文化核心載體之一。

“四方之士,爭以識面為榮”,她還有極其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正義情感。而侯方域出身官宦世家,已是有名的江南四才子之一,二人郎才女貌,一見鍾情,成為知音。方域以詩相送,香君以歌唱之,侯生將一把宮扇贈予香君,以定終身。侯方域還在眾人的慫恿下在扇面上題詩一首:“秦淮橋下水,舊是六朝月。煙雨惜繁華,笙歌夜不歇。”李香君視扇為生命,與扇朝夕相處,從不離手。

相傳侯方域和李香君還有這樣一段愛情故事:侯李分手後,田仰想娶香君為妻,願出三千金求見一面被李回絕,田十分惱火,派人到媚香樓搶親,李墜樓自殺未遂,在養母照料下又蘇醒過來,但已血濺宮扇,當時正巧畫家楊龍友在場,拾起宮扇以血為基礎畫了幾枝桃花,始有“桃花扇”之稱。清代戲劇家孔尚任根據這些情節,十年數易其稿寫成了著名的戲劇《桃花扇》,成為我國戲劇史上的一顆明珠。

孔尚任的戲劇《桃花扇》中,侯方域、李香君出家入道。李香君是否真的到過商丘?歷來皆有爭議。而侯方域之墓李香君之墓均在商丘。

相傳,李香君在經歷了這場生死劫難後,追尋侯方域的足跡,千里迢迢來到商丘侯府,住在壯悔堂西側的香君樓上。哪知,由於她的身世低賤,招致侯氏家族的歧視,被侯家趕到距商丘城南7公里的侯氏莊園居住。香君終日鬱鬱寡歡,日久成疾,含恨而死。李香君死後也不被允許埋入侯家的祖墳,而是葬在侯氏莊園(今李姬園村)。

清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侯方域37歲卒,初葬于侯氏祠堂中,到康熙二年(1662年)又移葬于侯氏南園東南角侯氏墓地,即今商丘古城南十裡的侯小園村東南。

四、侯方域及“雪苑六子社”與商宋文化的淵源

1640年,侯方域從金陵回到商丘。當時商丘文風很盛,提倡詩文創作,侯方域常邀文人一起會詩改詩,遂和當時的著名文人吳伯裔、吳伯胤、賈開宗、徐作霖、劉伯愚等形成了雪苑六子詩文社。

崇禎十五年(1640年)三月,李自成破歸德,雪苑社中堅吳伯裔、吳伯胤、徐作霖、張渭、劉伯愚皆死難,賈開宗、侯方域也流落四方,有明一代之雪苑社事遂告結束。

清順治九年(1652年),侯方域35歲,他回想起入清後數年中的坎坷遭遇,除了有詩文以外,卻一無所成,悔恨交加,就給書房取名“壯悔堂”,從此,他下決心在文學上做一番事業,編寫了《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等,並整頓雪苑六子社,前六子已有四人作古,便充實當時名流徐作肅、徐鄰唐、徐世琛、宋犖,加上原來的賈開宗、侯方域稱後雪苑六子。

“雪苑六子社”的“雪苑”兩字來歷,就根植于商丘梁園,也根植于商丘地域文化——商宋文化。

雪苑,本是西漢梁孝王在梁國都城睢陽所築造的東苑,也稱梁園或者梁苑。南朝宋著名文學家謝惠連游至此地時,大雪紛飛,作《雪賦》一首,始有“雪苑”一稱。侯方域作為歸德人士仰慕昔日梁苑風景,加上又欽佩謝惠連的才氣,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與同裡吳伯裔、吳伯胤、賈開宗、徐作霖、劉伯愚等組織“雪苑社”,為文人騷客賦詩論文會聚之所。他們談古論今,評點詩文,廣結名流雅士,因而有“雪苑六子”之稱(此為雪苑前六子)。侯方域主盟雪苑社,使中原成為大江南北風起雲湧的一個文學勝地,與東南文士遙相呼應。

商丘,不但有舉世矚目的商文化、火文化、宋文化,還有始祖文化、根親文化、聖人文化、漢梁文化、木蘭文化、書院文化、古城文化等眾多文化品牌,至今熠熠生輝,在中華文明起源及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在眾多的商丘文化品牌中,哪一個才是商丘文化的主脈?商丘應該叫響、主打哪一個文化品牌?鑒於商丘是商文明之源、周代宋國的授封地,商文化和宋國文化是商丘在全國最知名的地方文化,且二者之間還有密切的傳承關係,因此用“商宋文化”來命名商丘的地方文化不僅恰如其分,而且具有唯一性,應該是商丘地方文化最恰當稱謂和科學命名。中華文明之源的商文明源於商丘;數千年來薪火相傳不斷,商丘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商宋文化;商丘古城,是商宋文化核心載體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