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紹興三缸九門十橋

紹興三缸, 即紹興的酒缸、紹興的醬缸、紹興的染缸, 泛指紹興的酒、醬製品和紡織三個行業。 僅從目前紹興城鄉所開辦的酒廠、釀造廠、印染廠來說就達數百家之眾, 至於紹興人在全國各地開設的這類工廠那就更多了。 可以說“紹興三缸”為紹興的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紹興城舊有九門, 據尹幼蓮《地志述畧》所舉俗稱如下, 即東郭, 都泗, 昌安, 西郭, 偏門, 南門, 稽山, 五雲, 雷門是也。 前六門皆是水門, 平時拜歲掃墓都曾走過, 餘乃是旱門, 雷門早封閉, 今只餘地名羅門阪耳, 五雲俗呼作吳市門, 茹三樵雲即梅福故跡,

稽山門則是至禹陵會稽山之要道, 出入尤頻繁。 不佞居越中不甚久, 十八歲後流浪於外, 近來且有二十餘年不曾歸去, 然而城門卻都已走遍, 即此可以傲丁君矣。 此諸城門中最繋懷念者為東郭, 不但與祖居相近, 時常出入, 其地亦特僻靜, 每當黃昏時入城來, 城樓半廢, 牆上滿生薜荔, 四望荒涼, 城內與城外如一, 頗有詩味畫意, 非南門等所能有也。 昌安偏門等水門外別有旱門通行, 南門獨否, 出城者須趁渡船, 官設不取資, 東郭則沿城門有石墈, 可以步行, 出門即渡東橋, 相傳第三洞下流水是神仙水, 又為明末余武貞先生殉難處, 唯後人都已不甚了了, 只于大旱時至橋頭取水以供茶飯而已。

01 大木橋

在勝利西路紹興飯店門口,

是一座石拱橋。

02 凰儀橋

在魯迅西路水溝營口, 年代久遠, 嘉泰(1201年)之前始建。 “鳳凰來儀”寓意極好。 紹興方言“儀”和“二”諧音, 所以排行老二。

03 三腳橋

始建在昌安立交橋附近, 曾經橋把丁字形河的道三方連在了一起, 但是在昌安填河擴街的時候被拆了。

04 螺絲橋

原來在局弄進去的筆飛弄, 年份已經不可考, 現在已經不在了, 只剩下幾塊石板留在路面上。

05鯉魚橋

位於勝利路上比較有名的西小路路口, 舊時每年春汛要發大水, 城外的鯉魚紛紛遊到這裡, 這橋就被叫作鯉魚橋了。 紹興方言中的“魚”和“五”諧音, 所以排在第五。

06福祿橋

位於日輝弄口與小校場弄之間, 跨接丁家弄與新河弄之間, 解放後新河弄填河為路時被拆。 “福祿”代表了百姓們樸素的期冀。

07蕺坊橋

又叫七坊橋, 位於蕺山街東側。 這座橋就建在蕺山下, 連接東西兩岸的作坊, 所以叫蕺坊橋。 紹興方言“蕺”和“七”諧音, 所以排進了十橋。

08八字橋

在八字橋直街, 太有名了, 改天專門說。

09酒務橋

在人民路倉橋直街路口, 過去是石砌拱橋。 宋代在橋邊有專管酒業的酒務署, 顧名思義, 這座橋就被命名了, 可見歷史之久遠。

10日暉橋

原在勞動路和解放路口, 現為平地, 下面是暗河。 五代時錢鏐稱王越地, 但是患了眼疾, 於是在城中挖了日月兩池, 希望眼睛恢復明亮, 池上的其中一座橋寓意“日之光輝”, 就叫日暉橋。

十座橋, 也抵不上一座外婆橋

作者:@yongan199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