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力爭煤炭去產能1.5億噸左右 “十三五”後三年重點處置“僵屍企業”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畢陸名

4月20日, 國家發改委等6部委發佈了《關於做好2018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明確鋼鐵方面, 2018年退出粗鋼產能3000萬噸左右, 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間壓減粗鋼產能1.5億噸的上限目標任務。 煤電方面, 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

此外, 煤炭方面, 力爭化解過剩產能1.5億噸左右, 確保8億噸左右煤炭去產能目標實現三年“大頭落地”。

值得注意的的是, 在推進煤炭去產能上, 處置“僵屍企業”將作為重要抓手。 《通知》要求, 將長期停產停建、連年虧損、資不抵債, 沒有生存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僵屍企業”, 作為“十三五”後三年煤炭去產能的重點。

金融機構壓縮“僵屍企業”貸款

在處理“僵屍企業”方面, 《通知》要求, 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 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後不再延續, 進一步簡化程式和要求,

推進去產能關閉煤礦的採礦許可證註銷等相關工作。

在處置僵屍企業上, 也有一些“難點”引起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神火集團董事長李煒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 處置“僵屍企業”的難點在於“僵屍企業”存在很大的資產存量, 涉及債權債務, 還涉及職工安置, “這些涉及的資金都比較大。 ”

李煒建議, 利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 一企一策, 穩步推進, 從根本上解決僵屍企業的歷史遺留及失業人員安置問題。 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專項資金”, 專門用於僵屍企業的處置, 在資金上做好保障。

李煒還表示, 要最大限度挖潛剩餘資產價值, 指導企業進行“騰籠換鳥”, 推進產業置換和轉型轉產, 充分利用已經盤活釋放的土地、廠房、設備等資源,

進行新的招商引資, 戰略重組或合資合作, 最大限度減少資產損失, 提升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

在煤礦產能退出標準上, 《通知》提出, 適當提高南方地區煤礦產能退出標準, 有序引導退出30萬噸/年以下(不含30萬噸/年)煤礦, 嚴格安全、環保、能耗、水耗等方面的執法關閉一批、實施產能置換退出一批、通過改造升級少量提升一批。

並且, 屬於開採範圍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疊的30萬噸/年以下(不含30萬噸/年)煤礦, 以及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南方地區9萬噸/年及以下(含9萬噸/年)煤礦, 納入2018年去產能範圍。

主產區加快產能釋放保供應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 煤炭2017年化解2.5億噸, 2016年化解2.9億噸, 兩年時間累計化解5.4億噸。

若順利完成2018年力爭化解過剩產能1.5億噸左右的目標, 意味著共可實現煤炭去產能6.9億噸左右, 距離“十三五”期間去產能8億噸, 還有1.1億噸目標任務量。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總經理淩文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前兩年, 煤炭行業去產能已經完成了大多數任務。 今年的去產能任務完成後, 階段性去產能的任務主體上就差不多完成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 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三去一降一補”, 指的不僅僅是去產能, 還有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 這也都是我們要做的。

淩文指出, 煤炭行業有很多短板要補, 比如普遍生產效率低就是典型。 所以, 對煤炭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言, 未來的主體是另外“一降一補”, 特別是補短板, 這是企業不可回避的問題, 很多企業要苦練內功。

去產能的同時, 煤炭保供也是各界關注的重點。 《通知》明確了西南、華中地區、東北等地的保供措施。 同時要求晉陝蒙等主要產煤省區要加快釋放優質產能, 做好組織生產, 不得集中停產, 避免影響煤炭穩定供應。 煤炭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的產煤省區要建立健全煤礦生產線上監測平臺, 及時掌握生產供應情況, 解決突出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