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BATJ四巨頭除了騰訊都要集體回A股,騰訊是被“孤立”了嗎?

據可靠消息人士透漏, 在美上市的阿裡巴巴(NYSE:BABA)、百度(NASDAQ:BIDU)和京東(NASDAQ:JD)三家互聯網巨頭, 最快將於今年6月份以CDR(中國存托憑證)方式回歸A股, 成為首批回歸A股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騰訊並不在此列。

為更快地回歸A股、減少流程, 阿裡、百度和京東三家都不發新股, 均由老股東減持, 賣一部分老股在A股流通。 這種利國利民、于人於己都好的事情, 在中美貿易劍拔弩張時放出消息, 可謂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可在國內第一梯隊的互聯網巨頭中, 為啥就騰訊這麼“不識趣”不給國家面子呢?

其實早在兩會期間, “回歸A股”就已經成為熱門話題,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都表示:“如果政策允許, 非常願意回來”,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卻是謹慎的表示:“條件成熟了會考慮”, 而大佬馬雲則沒有表態。 而到了實際行動的時候, 其他三人均積極回應國家號召, 唯有馬化騰在那“猶豫不決”。

其實首批之所以沒有騰訊, 是因為股權結構的問題。 因為要儘快回歸, 會造成老股東的持股較少。 由於百度、京東均採用的是AB股架構, 賣一點股票不會影響李彥宏、劉強東對公司的控制權。 而對於阿裡巴巴而言, 其採用的合夥人制度更不會受到大股東減持的影響。

而騰訊沒有AB股架構, 此前騰訊在香港上市採用的是同股同權, 馬化騰大幅減持可能會動搖其對騰訊的控制權。 另外, 已經有港股通了, 這麼著急回A股意義不大。 所以, 騰訊不在第一批當中。

而股權結構問題, 也是當年逼得各大巨頭背井離鄉的主要原因。 一般的上市公司, 是同股同權, 一股就意味著一票。 但現在的創業公司在上市之前, 為了快速發展, 可能會經歷多輪融資, 那麼創業團隊的股權就不可避免地會被稀釋, 有時甚至可能大權旁落, 失去控制權。

當年的A股和港股市場, 都不允許A/B股制度, 巨頭們出走美國的最大原因就是紐交所允許A/B股制度存在。

A/B股制度, 說白了就是同股不同權。 公司在發行股票時有兩種,

A股和B股。 A型股票就賣給我們這些普通的公眾, B型股票由管理層持有。 B型股票的投票權是A型的10倍, 也就是咱們是一股一票, 人家是一股十票。 這樣一來, 創始團隊能夠用較少的股份來控制公司。

A股市場為了接回“出門在外”的孩子, 不僅為其開設了CDR的快速通道,

更是在股權結構甚至是盈利要求上面, 都做出來了調整和讓步。

今年年中, 小米也將在A股上市, 加上巨頭們的諸神歸位, A股市場要變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