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經濟面臨“雙重約束”帶來的下行壓力

儘管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平穩, 且投資內生動力增強, 但總體向好中隱憂顯現, 短期宏觀經濟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展望2018年全年走勢, 中國宏觀經濟面臨“雙重約束”帶來的下行壓力。

上述觀點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4月19日發佈的。 在當日發佈的宏觀經濟月度資料分析報告中,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認為, 一季度GDP增速的平穩變化, 說明中國經濟已經轉向“穩中趨緩的調整期”, 增速換擋的力量從“趨勢性力量”轉向“政策性退出”與“趨勢性力量”的疊加。

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8%, 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均下降0.1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 短期中國經濟走勢存在四方面不確定性:一是工業雖然擺脫蕭條, 但近期出現警示信號;二是投資總體企穩, 但是低水準分化局面尚未扭轉;三是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正轉負, 一季度淨出口對增長的拉動由2017年的0.6%轉為-0.6%;四是消費持續下滑後潛藏深層次結構問題。

“四個因素將從供需兩個方面影響短期走勢, ”報告執筆人劉曉光指出, “其中部分影響已經在3月份資料中有所體現, 儘管一些信號還比較弱, 但發展勢頭值得高度關注。 ”

與此同時, 中國正面臨“兩重約束”。 一是內部約束下, 貨幣融資緊平衡, 財政政策難發力。 在結構性去杠杆背景下, 廣義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或形成“雙緊”局面, 給短期中國經濟走勢帶來下行壓力。

2018年, M2與社會融資規模的“雙回落”局勢, 可能會對中國宏觀經濟短期運行產生非常明顯的緊縮效應。 再者, 去杠杆從金融領域轉向實體領域, 意味著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廣義財政政策調節功能將受到極大程度的掣肘, 難以針對短期經濟形勢發力, 2018年一季度基建投資的全面下滑或許就是一個注腳。

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3%, 較去年全年增速回落6個百分點。

二是外部約束下, 前期外需的改善難以為繼, 金融衝擊或將加大。

報告認為, 高頻資料顯示, 美日歐均出現復蘇放緩跡象, 且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和資金成本升高, 世界經濟復蘇動能或將弱於2017年。

不僅如此, 脆弱的全球復蘇將在2018年遭遇貿易戰升級, 對中國出口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可能更大, 再加上地緣政治乃至局部戰爭頻發, 此前出現的外需復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改善可能在2018年難以持續;

與此同時, 全球資產泡沫同步化, 國際金融風險加大, 2018年出現外部金融衝擊的可能性加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